收益法在应用型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3

收益法在应用型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1


冯丽丽 2 赵雪琦 2


(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 050031)

【摘 应用型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效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应用型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实践情况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特征,运用资产评估方法中的收益法对当前政府在应用型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进而提出改善应用型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建议。

【关键词 收益法 应用型科技项目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1. 引言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项目改革的推进,国家出台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强第三方机构联合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管理工作,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效率和保障预算评价的效果。由于应用型科技项目(以下简称“应用型项目”)有着创造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往往在项目结束时可以产生新技术、新工艺或是新产品,并且随着技术和工艺的成熟最终会带来收益。因而,可以结合第三方机构的资产评估方法中的收益法对应用型项目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展开分析论证,以期更高效的服务于此类项目的绩效评价。

  1. 应用研究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我国一般将科研项目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应用示范型。2016年,国家彻底废除《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该规定的废除说明国家不再强制要求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各评估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理的绩效方法。但在已有学者研究中,相比较基础性项目,应用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更依赖于共性指标,如项目投入、项目产出(王仲梅,2015)、资金带动率、人员数量、资金占研发费比重(田时中,2021),对于如何测算实际产出的流程提及较少。此外,杨水利(2019)、吴寿仁(2019)等人还提出借助专家进行产出绩效评价。但也有人呼吁采用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实施绩效评价,建立分类绩效的评级机制,但其所列举的分类指标中大多是定性判断,定量评价较少(曹沛等,2020)。

现有大部分政府绩效评价机构由政府职能部门自行评价,小部分借助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价。对于借助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价的,使用方法常见的有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应用成本法,需要考虑研发成本、科研人员工资报酬、相关无形资产的购入、知识产权的运用等,由于我国缺乏较为完善的要素价格,具体价格的确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应用型项目毕竟属于科技项目研发,为避免泄露核心机密,对于其核心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成本大多难以做到具体披露,导致评估机构要想做出准确估值比较困难。应用市场法,由于不同的交易对象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不同,导致对资产的价值预估可能相差较大;且市场化定价的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地域限制,如果该地区没有公允的市场、该市场的供需信息不对称、尽管技术和产品相似,但功能和效果却不会完全相同,那么这样的估值可能未必准确。因此,根据应用研究型科技项目成果的特征,本文对收益法在应用型项目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展开研究,以期提高应用型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效果。

  1. 应用型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存问题

(一)应用型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与实际相脱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全国技术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科技成果、专利等资产评估服务,促进技术要素有序流动和价格合理形成。要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率仍较低,远低于预期。

应用型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价值不易确定

项目从立项到完成投产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在立项初期,项目尚处于研究阶段,对于未来预期形成的具体技术、产品没有准确的定位,因此在一些期限设置短的项目中进行绩效评价的结果往往是不准确的;在项目完成后,也会随着当下科研热点产生或多或少的价值差异,当前的绩效评价往往针对于具体某一时点的收益情况进行效益评价,这种评价与实际存在偏差。

(三)应用型科技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据2020年财政部预算报告显示,在科学技术支出项目方面,项目收入结果显示中央超额完成指标106%,但地方科技支出只完成87.4%。可见地方在预算指标的完成度上尚有提高的余地。此外,中科院院士王建宇还表示,地方列出的项都是完成的比较好的,没有完成的项在表格上看不出来,科技资源很宝贵,完不成应该找到原因。如何将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用在“刀刃”上,是落实项目支出完成情况的关键要素。

  1. 剖析应用型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存问题的原因

仅依靠共性指标评价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在绩效评价中,往往过于重视科技项目的开支金额和应用型项目成果的数量作为核心价值的评判标准,虽然这两点固然重要,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应用研究型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以投入社会生产使用为目的的,而关键绩效指标中缺乏对项目成果转化的效果评价,绩效评价的结果将会与实际不符。如果优化绩效评价的过程,可以使项目结果与社会效益更加贴合,对现实生产投入有更直观的体现,更加准确的反映绩效评价的结果,将对应用研究型科研成果的研发和运用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缺乏对应用型项目的长期跟踪评价

应用研究型项目最终成果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机器设备等,最终可以服务于制造业、供应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中。但是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时滞性,其成果的表现往往随着科研项目的进展而逐渐表现出来,往往耗时较长。此外,应用型项目成果价值的时效性强(申铁男,2018),随着科技项目研发的不断探索,必然存在对旧的科研成果的取代和继承,这些都会导致已有的科研成果价值减少或增加。

传统绩效评价在应用型科技项目评价中缺乏边际收益分析

应用型项目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用时较长且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在评价预算结果时应将“性价比”考虑进去,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财政部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试行)》和《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列举了许多共性指标,但对于科研项目具体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的考量没有具体要求。

  1. 改进应用型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建议

运用收益法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共性指标对于一般研究型项目具有高效的分析效果,但对于应用型项目,对实际运用的要求高,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共性指标往往不足以评价一个应用型项目成果的绩效好坏。在共性指标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对于权重也不能完全照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此外,还应多关注一些个性化的评价指标,结合收益法评价应用型项目就是一种新的评价模式,引入收益现值概念,针对不同的项目预期收益做出不同的判断,更贴近项目评价的真实情况。应用型项目最终将会体现实际的运用情况,测算项目的绩效不是一劳永逸的,对于项目结果的重新测算是动态变化的,随着项目工作的进展应当及时做出数据的更新。

运用收益法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重新计量,为提高绩效准确性

结项不等于结果,科技项目成果产生的效益才是最终结果。在项目接近完成时就对其收益额进行预测,可以借助专家的工作对于不同收益额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加权平均后的结果作为最终收益额;预期上市后可以使用的年限作为收益期限;折现率一般由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组成,在确定风险报酬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是否会产生经济性贬值,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等影响因素。而且,在项目完成后也应当定期进行重新计量,由于应用研究型项目的特点,形成可以评估的资产,对于定期资产运用收益法评估做出新的预测,对真实收益情况及时调整、求和或折现,可以使得项目绩效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利用收益边际效用进行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利用收益法将预期收益在收益年限内折现与投入的支出进行对不同项目间的横向比较,可以得知不同科技项目带来的边际效益不同,对于边际效益大的科技项目应当分得更高的数值,例如,增加项目边际效益指标,由边际效益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前10%按10分评价,排名10%至20%按9分评价,以此类推。对边际收益进行评价更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争取实现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9(2).

[2]沙锐.中国科技计划项目绩效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204-208.

[3]王仲梅,仝逸峰,荆新爱.科研项目绩效指标编制分析[J].科研管理,2015,36(S1):361-364.

[4]吴寿仁.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二十五)——新修订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导读[J].科技中国,2019(06):52-57.

[5]杨水利,史童,王春嬉,谭文俊.首席专家能力匹配度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技术创新模式的调节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03):49-53.

[6]邓永权.科研绩效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06):100-107.

[7]刘瑞明,金田林,葛晶,刘辰星.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出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04):5-17.

[8]王红悦,茅宁莹.医药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方法探析——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80-86.

[9]杜军,陈丽琴.十堰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30(06):40-43.

[10]安志,路瑶.科技项目、科技认定与企业研发投入[J].科学学研究, 2019, 37(04): 617- 624+633.

[11]申轶男.基于转移转化的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19): 96-100.

[12]王红悦,茅宁莹.医药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方法探析——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80-86.

[13]施筱勇,杨云,迟计,邢怀滨.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10):39-43+49.


1[基金项目]中评协项目:资产评估在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冯丽丽(1977-),女,河北栾城人,河北地质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价值评估,联系电话:13832105601,E-mail:95362625@qq.com。赵雪琦(1998-),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地质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