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松华中心学校 650000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在幼儿生活中由于利益或身体上的冲突,幼儿做出的一系列侵犯型行为,该行为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与小班相比,中班幼儿开始倾向与同伴共同游戏,与大班相比,中班幼儿没有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在此阶段的幼儿,与同伴接触多,但规则意识不强,导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本文将中班的个别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在中班幼儿经常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对该幼儿进行观察,通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具体事例的记录,分析该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针对该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在攻击性行为中的表现
(一)研究对象
刘某,男,5岁,幼儿园中班幼儿。该幼儿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因病去世,刘某的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刘某由祖父看管。刘某的祖父年事已高,很多时候只能保障刘某的起居生活,无暇顾及对刘某的管教。刘某在幼儿园常常独来独往,不喜欢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交流,有时会受到同班幼儿的冷落嘲讽或是欺负,常常与同伴发生攻击性行为。该幼儿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手挠、牙齿咬、或是拳打脚踢。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以个案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为主,通过深入到中班幼儿一日活动的区域中对该幼儿进行观察和调查,记录该幼儿在一周活动中所发生的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次数,并将此记录作为本研究的实践基础。
幼儿在攻击性行为中的表现
观察显示,该幼儿在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中,辱骂和手挠的次数最多,辱骂次数3次持续时间为5秒,手挠次数2次持续时间4秒;牙齿咬和拳打脚踢的次数相同都是1次,但是时间不一样。牙齿咬的持续时间为3秒,而拳打脚踢的持续时间为4秒。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中班幼儿尚处于懵懂状态,容易产生神经冲动,幼儿难以预测到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当幼儿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幼儿只是根据自己的本能反应去做出一系列行动。
(二)家庭因素
刘某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刘某由祖父看管,刘某常年得不到父母亲的关爱与照顾,这是导致刘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学校因素
由于刘某常常会受到同班一些幼儿的嘲笑与欺负,所以刘某便想通过“武力”的方式来消除同伴对自己的歧视。另外,刘某的班主任在刚开始刘某出现攻击同伴的行为时,老师会以及时处理、纠正、讲道理等方式对刘某进行教育。可是时间长了,老师习惯了刘某出手打小朋友的行为之后就只会批评他甚至是体罚他。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策略
1、家长要形成正确的教养态度和科学的教养方式
作为刘某的父亲,首先要及时疏导、教育和陪伴刘某,给予他充分的爱抚,更多的爱护以补偿幼儿失去的爱。其次,作为父亲,首先应想办法转移刘某的消极情绪,可以培养刘某兴趣爱好或者某种特长,有时间可以和幼儿一起听音乐,讲故事或是做游戏等,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然后,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让幼儿接触社会,多为幼儿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在幼儿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了矛盾与摩擦,父亲要及时纠正、教育幼儿,耐心细致的教育幼儿不可以伤害其他小朋友,要与小朋友和睦相处。
2、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由于刘某小朋友家庭情况的特殊,教师应该给予他充分的关爱,多开导、鼓励刘某小朋友。在他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要对幼儿及时进行说教、指导,使之明白攻击其他小朋友的做法是不对的,教导幼儿学会与小朋友们和平友好的相处。其次,教师应该多鼓励、引导幼儿跟同伴进行交往,多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并为幼儿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要热爱、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与幼儿一起交流、游戏、互动;了解幼儿的所想、所需、所感,与幼儿交朋友。
(三)家园结合
幼儿园与家庭形成合力,让双方的教育力量有效凝结,让学生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生活衔接更好,为幼儿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双方做到及时沟通交流,共同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五、结语
幼儿攻击性行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些在一日活动中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坚持正面积极的教育、耐心的疏导;关心和爱护他们、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使其改正在一日活动中的攻击性行为;并让幼儿逐渐学会沟通、分享和谦让,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掌握良好的行为准则,学习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形成与他人分享、合作的品质。教师和家长对于幼儿身上的优点,要给予表扬鼓励和引导;对于幼儿自身的不足的地方,要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使幼儿在尊重、关心、和谐等氛围中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同时,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家长的密切配合、沟通,家庭、幼儿园、社会形成合力,正确对待幼儿一日活动中所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并给予幼儿更多的耐心、时间和改正机会,采取合理、科学的教育措施,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范文翼, 周萌. 矫治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4(4):5.
李冬梅.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6(2):4.
胡珊珊.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000(00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