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3

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

李璞钰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6300

[摘要]在医院中,急诊科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科室,医院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应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对急诊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正常运行。大多数急诊室患者的特点是多主体多重症、病情变化快、工作条件差等情况,他们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急诊护理,以降低疾病风险。本文重点关注院前急救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并提供额外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预防护理风险,旨在减少急性患者死亡人数并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防范进展

院前急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步骤[1]。基本上,患者在进院前先在其发病场所进行急救处理,其治疗的成功与院前急救急诊专业水平密切相关[2]。目前,院前抢救工作的性质要求工作节奏快,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护理风险处理的急危重症患者较多,出现护理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3]。所以,为了有效预防护理风险,应加强防范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并有效实施防范措施。

1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

1.1管理因素

(1)缺乏专门用于院前急救的资源。即使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现行的规章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妨碍了医院进行系统地急救[4]。目前,大多数医院都配备了院前急救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司机和一名护工[5]。但实际上,在医院外,进行院前急救的只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6]。在发生复杂或大规模事故时,救援行动的有效性会降低,因为通常没有足够的救援队伍来满足快速高效救援的要求。为救护车准备的急救物品、药品和设备的数量不足以满足急救的需要,急救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可能会阻碍有效的救援行动的展开[7]

(2)缺乏对辅助医疗规则或条例的执行和监督。尽管医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但部分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监督力度不足[8]。如果设备或药品使用后不及时进行补充,可能无法在出行前检查药品和设备,导致基本药品不足、过期或机械设备故障等问题[9]。此外,还可能存在急救人员未按照急救步骤实施急救,或在不熟悉设备的情况下强制使用急救设备,致使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患者病情恶化[10]

1.2急救人员因素

(1)急救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因进行非常规操作、不熟悉设备等情况,影响院前急救急诊[11]。而且,还由于急救人员资质不足、缺乏急救经验以及对患者病理评估不正确,导致一些情况或细节没有得到充分考虑或忽视,致使患者情况恶化[12]

(2)不明确急救的紧迫性,无法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方式,不知道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对急救的风险、责任和需求的无知和忽略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在交流中因事态严重急迫与患者或家属产生矛盾等情况,致使出现医患纠纷[13]

(3)在紧张、混乱的紧急情况下,因恐慌或不够冷静而容易出错,错过最佳急救时间,对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影响[14]

(4)护理人员不自觉遵守法律责任和义务,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在进行急救时很容易因为突发的事件受到伤害[15]

1.3社会因素

(1)医院的急救工作离不开各项服务的支持。对于急性患者,在第一次干预时及时挽救他们生命是非常重要的[16]。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胸骨加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但是,因为民众对急救措施不熟悉,急性患者中的大多数人只能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采取急救措施[17]

(2)因为遭遇高峰期或不熟悉到达条件或因其他车辆违反交通规则等情况造成的急救车的延迟。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急救车司机和居民宣传院前急救知识,以加强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8]

1.4患者与家属因素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由于患者多数都是处在病情变化快、多器官受损等情况,致使家属和患者在急救时都抱有极高的期望,如果一旦发生急救结果不理想或急救失败等情况,家属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果过激,还可能会干预救治,造成患者抢救不及时[19]。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得出,研究对象为前50例院前急救患者,50例成功率为96.0%,死亡率为4.0%。主要的风险因素是医疗器械操作不合规定或不熟练、缺乏风险意识、转送问题等。对此,对院前急诊科护士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素养,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20]

2风险防范措施

2.1加强护理职业风险防范,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急救人员在抢救病人的同时注重自我防护。护理人员不能为了舒适和方便,在接触治疗期间不戴手套或口罩[21]。此外,还要加强手部消毒和卫生。在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或家属打交道时,护士必须完全有耐心、专业而冷静地对待他们。对于过激行为,应及时通知总值班、保卫科或报警处理,避免与他们发生直接冲突[22]。对发生的事件,医院的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讨论,找出不足之处,积极采取措施。医生还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来保护自己,例如将力学知识应用到他们的急救过程中以减轻对腰部的伤害

[23]

2.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科业务水平

为各水平的护理人员制定技能培训计划,以加强专业业务水平,特别是工作技能方面的培训[24]。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急救知识和实践技能及考核,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准备技能,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及除颤器、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心电图仪等设备的使用,规范急诊病历的编制和处理,组织反复修订“医保书面要求”的版块,规范医学术语和医学数据的使用[25]

2.3加强护患有效沟通,提高沟通的预见性

随着患者及其家属对了解病情欲望的加强,护士不仅要精通护理操作,还要学会如何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以消除患者和家人的疑惑和不安,并向他们提供及时的信息[26]。在此期间,也需要告知患者和家属抢救过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特定手术方式的优劣等,以让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并在征得同意和签字后进行抢救[27]。在院前急救阶段与患者家属进行详细沟通,可以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事故的影响。此外,为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误解,医护人员也要注意与其沟通的语气等。急诊护士需要接受情景模拟、病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护患沟通培训,这可以让护士知道什么沟通方式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在沟通过程中,及时发现护理冲突的迹象,处理好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冲突[28]

2.4完善院前急救制度

院前急救在临床上对患者安全至关重要,是一个结合了社会和医疗设施的紧密救助系统。此外,医院应做好院前急救准备,确保院前急救设备及药物充足,确保急救的有效性,降低急救风险。急救中心的建立取决于急救设备和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9]。同时,还需加强应急通信设备的建设,这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可以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急救站建设,有效避免急救风险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器械质量[30]

2.5急诊患者分级管理

通过专业培训,护理人员需要使用快速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估工具来有效评估患者的各种症状。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心率等指标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优先考虑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31]

2.6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质量有效率

首先,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团队:定期评估、分析、总结并想出解决措施,做到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急救护理的质量。其次,急救用品和设备的运送和管理:对急救用品和设备必须实施质量控制[32]。救护车上的所有设备、药品和物品都必须进行登记并存放在标记清晰的区域。在急诊科,应急设备必须由专业性高的人员操作,每班交接,定期维护和消毒,时刻保持备用状态。急救药品是完整的、安全的,有清晰的标签和订购系统,使用时应及时补充[33]。此外,每位值班护士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检查所有急救用品和药品,并确保急救物品和设备没有任何问题[34]。最后,实施三级质量控制方法。第一,每天检查药品、物品和设备的库存,以确保它们处于备用状态;第二,每周都要对急救物品、药品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等无问题;第三,护士长随机检查救护车的药品、用品和设备的质量,并每周记录每个班级的相关数据,每月底定期进行管理情况的总结、审查、评价等,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35]

3结语

院前急救急诊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例如急救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社会环境的规范和限制等问题都给急救带来了风险。所以,应改善院前急救和急救护理的风险管理,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和沟通能力,制定相关责任制度,提高专业和法律素养,做好急救物品、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工作,以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急救行动的工作效率,并确保急救操作的快速、准确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燕,陈婷,刘姗萍,等.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17(6):158-159.

[2]王远城.分析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价值[J].心脏杂志,2020,9(2):162-164.

[3]马兰.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21,23(2):178-181.

[4]彭志敏.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24(6):176-177.

[5]沈洁.危象预见性评分护理对于减少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缺陷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0):47-49.

[6]袁玲.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58(20):143-146.

[7]康莹.循证护理干预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21,29(1):81-82

[8]张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基于胸痛中心的优化式院前急救护理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21,42(5):1263-1264.

[9]黄剑飞,李光珍,刘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院前急救防控护理管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2):568-570.

[10]刘知江.优化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20,41(3):317-319.

[11]梁小艺.院前急救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20,31(16):2680-2683.

[12]李秀云.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27(4):491-492.

[13]李晓云.急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护理方法—《急危重症患者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5):230-232.

[14]宋继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730-731.

[15]李伟,种艳秋.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1):41-43.

[16]邹琳琳,胡忠,王进,等.基于MIMIC-Ⅲ公共数据库评价六种重症评分对呼吸重症监护患者ICU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1,20(3):170-176.

[17]李虹,张俊丽,韩强.基于海恩法则的风险防范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8,40(5):479-481.

[18]罗美,赵毅,曾琪,等.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及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61-162.

[19]肖丹.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8,31(2):138.

[20]李俐君.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4):47-49.

[21]魏群,韩红艳.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5):184-186.

[22]黄谨,曹惠萍,邓兴红.层级管理模式在急诊科防范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4):3387-3389.

[23]魏群,李俭萍.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和重要性[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4):171-173.

[24]刘媚英,姚雪仪,梁祺.探究急诊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0):106-107.

[25]丁雨红.120院前急救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8):129-130.

[26]马志英,张香丽.小儿院前急救及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66-267.

[27]李祥启.晕厥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与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2):154-155.

[28]汤璐佳,李雪菁,陈瑛,等.院前急救信息采集程序对卒中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衔接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9):1159-1162.

[29]陈维忠,廖云妹.院前急救对急诊颅脑创伤患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1):51,53.

[30]韩月红,陈红,贺晓楠,等.急诊患者入院前急救探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12):1004-1006.

[31]宗雨晴,彭飞.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9):879-882,885.

[32]唐雪梅.浅谈手提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7):69-70,73.

[33]朱庆军,孙蕾,赵建奇,等.转运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9):40-42.

[34]李丹,邹芳.急救急诊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实现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3):83-85.

[35]殷俊.急诊分诊护理风险与防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5):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