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3

头颈部动脉 CTA 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魏海钰

隆回县人民医院 邵阳市隆回县 422

200

【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与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88例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患者分组,两组患者检查期间均选用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和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实验组(44例,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对比剂用量)。对比两组对比剂用量、受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对比剂用量(43.31±5.71)ml,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有效剂量(ED)(4.21±0.33)msv、CT剂量指数(CTpol)(16.22±0.73)mGy,较之于对照组,P>0.05;组间各项图像质量参数比对呈P>0.05。结论:将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与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联合应用于头颈部动脉CTA临床检查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达标,同样可减少患者受辐射剂量,检查更安全更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Care Kv技术;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应用价值


头颈部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位,如果出现出血或缺血性病变,则会对患者的机体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务人员提倡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改善患者的病情[1]。而头颈部动脉造影DSA检查是临床诊断头颈部动脉病变的唯一标准,但此检查方式具有侵入性且医源性创伤大,需要患者机体耐受,而且无法重复检查及对病情进行动态性评估,所以临床推广受限。计算机断层影像血管造影手术,属于一个成熟的影像学技术[2-3],已经成为现代临床上神经血管疾病诊断的一个首选项目,现代化的CTA技术具有着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能够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并显示出一些微小的结构,这些结构在以往都需要通过侵入性的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才能够显现。基于64排CT机普及应用,在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中头颈部动脉CTA检查逐渐替代DSA。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方案十分有必要。

1 资料和方法

    1. 基础资料

课题随机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患者88例,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范围在41-64岁之间,中位年龄(50.16±8.25)岁,体重在50-82千克之间,平均体重(65.88±8.49)千克。实验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范围在40-62岁之间,中位年龄(50.13±8.22)岁,体重在50-83千克之间,平均体重(65.87±8.47)千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呈p>0.05,视为可比。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无参与意愿。

    1. 方法

全部患者检查时均使用64排philips螺旋CT机与配套Uirich高压双筒注射器,将碘海醇注射液作为造影剂使用[2]。两组患者均联用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和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

对照组应用常规对比剂用量,对比剂剂量标准为0.8毫升/千克,流速为5米/秒。

实验组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即根据患者体重对对比剂使用剂量进行个性化调整,而对比剂流速为Shape1 。因该组患者平均体重为(65.87±8.47)千克,常规的注射流率是5米/秒,所以Shape2 取值大约为Shape3 ,对比剂注射总量就是Shape4 。S表示的是扫描时间,也就是注入造影剂之前CT平扫期的扫描时间,通常控制在5-8秒之间,而平均扫描时间是6秒[3]

在扫描之前,需对患者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屏气呼吸训练,告知其注入造影剂以后的常见反应,以免患者过度紧张而在检查中心率与心律发生变化。扫描时患者需仰卧位足先进扫描且上肢上举,安装并且连接心电门控装置以获得心电图基线,对心率进行观察与监测[4]。如果患者心率每分钟不低于70次,则要求服用倍他乐克对心率加以控制,直到心率每分钟低于70次后接受检查。临床扫描的范围是器官隆突下方到颅顶,在扫描参数与注射器参数设置完成后,选用对比剂示踪技术触发扫描,在CT值为100Hu的情况下将扫描的时间自动延长5秒[5]。在对原始影像资料获取后,借助滤波反投影方法重建图像,将重建层的厚度设置成0.75毫米,层间隔设置成0.5毫米,向工作站传输重建图像以后实施相关处理,并交由影像科诊断医师负责阅片并诊断[6]

    1. 评价指标

对患者对比剂用量、受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价进行评估。

    1.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3.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量资料为(Shape5 ±s);差异检验:计量资料为t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对比剂用量分析

实验组对比剂用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用量(Shape6

组别

n

对比剂用量

实验组

44

43.31±5.71

对照组

44

54.14±6.54

t


8.2744

P


0.0000

2.2 两组患者受辐射剂量对比

实验组n、ED数值较之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研究实验组、对照组受辐射剂量(Shape7

组别

n

ED

CTpol

实验组

44

4.21±0.33

16.22±0.73

对照组

44

4.16±0.37

16.31±0.71

t


0.6690

0.5862

P


0.5053

0.5592

2.3 实验组、对照组图像质量评价比较

组间各项指标对照,P>0.05。(表3)

3 分析患者图像质量评价(Shape8

组别

n

AO根部噪声

LM近端管腔CNR

RCA近端管腔CNR

AO根部管腔SNR

实验组

44

23.72±1.33

21.44±1.52

17.39±1.13

18.06±0.75

对照组

44

23.68±1.41

21.39±1.38

17.41±0.65

18.11±0.73

t


0.1369

0.1616

0.1018

0.3169

P


0.8914

0.8720

0.9192

0.7521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在进行头颈部动脉病变的检查时,采用头颈部动脉CT进行检查,不仅部位广泛并且灵敏度较高,在进行操作时相对较为灵活,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度,针对头颈部大多数血管病变或异常能够较为清晰的认识。血管壁斑块尤其是软斑块以及部分纤维斑块,相对来说牢固性较差,十分容易脱落,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栓塞的情况,引发患者出现脑卒中,采用常规的检查方式,对于斑块的检测相对来说并不敏感,容易导致其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而CTA检查则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斑块的性质,指导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而由于CTA诊断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三维成像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数据的工作站处理时,能够多角度且全方位的观察血管狭窄部位的状况,直观且准确的描述患者的病变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后续治疗的整体效率。

通过所制作的3D-CTA,图像能够作为路线图,大大降低了主动脉弓造影的操作难度,并且还能有效减少造影剂的用量。动态的3D路线图能够适应C型臂以及造影工作台的移动和调整患者,在接受诊断时,无需重新注射造影或者制作路线图,在3D-CTA路线图的引导下,能够有效将导管和导丝或者弹簧圈置入目标区域,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造影剂和放射线的照射剂量,还能够应用于动脉阻塞的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

总体来讲,将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和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与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联合应用于头颈部动脉CTA检查中的价值显著,可使患者受辐射剂量与对比剂对于机体不利影响降低,使得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更安全更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亚辉,胡文静,刘云福.头颈部动脉CTA评估MB及其相关头颈部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11):89-91.

[2]杨晓瑜,陈伟,谈理.MSCT检查CTA技术对心肌桥-壁头颈部动脉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11):96-98.

[3]卢振明,王倩,周信信.Revolution 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CTA扫描程序的优化[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05):380-381.

[4]郇强,王赛华,王温慧,宁忠平,袁明远,赵志宏.左头颈部动脉窦开口的右头颈部动脉CAG分型及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9):343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