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43005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各种工程的建造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各地区政府部门在以市政工程为代表的相关项目中,充分发挥了其主导及管理职能,各类政企合作的工程也促进了社会进步。新形势下,更多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项目被提上日程,面对新的项目管理模式,需要各个参与单位履职尽责,全面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因此,有必要对EPC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及对现代工程项目建造管理的现状、趋势进行分析,探索持续改良、优化和升级EPC工程的建造管理方法。
关键词:EPC模式;工程建造;管理方法
1EPC模式的基本概念
EPC,即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项目开发中,业主单位将项目设计、施工等内容委托给一家企业完成的项目模式。通常该模式下的委托内容还包括材料采购、设备选型等,是一种业主全面委托、承包商全面承包的项目模式。业主单位在招标、订立合同环节中,以总价合同为基础及依据,考察、确定项目总承包商,由该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总成本负责。然后,EPC总承包商可以采取自行设计或委托设计的方式,完成项目的技术设计工作,再以招标的方式将项目的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施工分包出去。也可以利用自有资源和能力,完成项目的设计、施工。EPC总承包模式是现代工程建设行业经多年总结发展出来的有效模式,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其一,总承包商在项目推进中占有绝对核心地位,在主动经营的同时对总承包商的资源储备、技术能力、行业经验有更高的要求。同时,总承包商拥有更大机遇,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其二,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的权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总承包商工作灵活性更高。这意味着在EPC总承包项目推进中,需要把控好业主和总承包商日常工作管理的界限,在避免业主过多干扰项目建设管理的同时,也要对总承包商的经营管理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监督。其三,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管理水平。EPC模式下业主仅需要进行一次对总承包商的招标,并且将合同责任全权交付给总承包商,大幅度减少业主工作量。而总承包商可以对项目开发流程进行优化,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项目推进效率。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可以实现对各个环节及要素的把控,更有助于建立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这对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建设效率,充分保证项目施工安全、有序推进绿色施工管理以及有效控制项目造价,都有积极的意义。
2EPC模式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组织管理系统不健全
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期间会选择传统的管控方式,在项目运行期间无法加强各环节工作单位的联系,容易出现施工脱节的情况。施工环节众多,不同环节的施工主体不同,会进一步增加各环节协调管理的难度,导致产业链优势很难良好地展现出来,对工程建设工作造成不小的影响。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管理模式针对性不足,大部分项目管理工作难以整合各类资源,无法展示项目的集成优势。
2.2项目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部分项目的总承包单位在管理方面的技术投入不足,还大量采取传统人工审核、监督、沟通等方式,不仅无法很好地完成管理工作,也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比如,在EPC总承包项目设计环节,无论是EPC总承包单位自行进行设计,还是外包设计,在设计环节都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开展设计管理。而工程项目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无论是图纸的绘制,还是工程量的计算,如果管理手段过于落后,将直接影响设计质量。同样,在项目施工环节,面对复杂的工程结构及施工内容,传统平面图纸无论是在共享沟通方面,还是在识别应用方面,都会给相关人员带来不小的困扰,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及效率。
3EPC模式下工程建造管理方法探析
3.1强化工程勘察设计
勘察工作对工程项目设计与后期施工意义重大,使用EPC管理模式控制各阶段施工工作,需要将成本投入与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综合多项工作内容的前提下设计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完成现场勘查工作,防止施工阶段因设计方案不合格,出现大量设计变更的问题。在现场勘察环节需要确定项目地质条件,还应该保证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工程规定进行,减少工程设计变更次数。另外,建立多个设计方案,围绕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比选,从中选出最具可行性、经济性高的方案。在材料选取方面尽可能就地取材,控制材料成本,为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管理提供助力。
3.2完善管理组织体系
面对投资体量越来越庞大的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科学的组织工作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为此,该项目业主通过招标明确总承包单位并签署合同之后,由总承包商统筹整个项目的推进和管理。总承包单位结合业主开发要求,明确该项目的建造施工及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采取项目经理责任制,组建整个项目的设计责任组、施工责任组,再将各项工作细分下去,基于责任制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面对这类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矩阵化组织方式的应用价值非常高。这是一种基于职能的组织模式下,设定一些跨职能部门,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协作水平。在该架构下,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内各类信息的接收者和发布者,对多个职能线的活动进行协调,并将项目责任落到实处。基于项目经理责任制,在项目设计、施工环节,开展有序的组织设计工作,将标准化管理机制落实到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最后,针对项目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所有管理环节都有据可依。在矩阵式的管理组织体系下,不仅对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内容进行有序划分,同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内部竞争关系和协作关系,有效实现组织资源的平衡。
3.3优化对人力资源的培养
工程建设质量与人力资源配置关联密切,总承包单位应该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采用科学方式提高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可以高效、可靠的开展,减少项目成本,加强工程风险管控力度。一旦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需要快速锁定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控制风险。总承包单位需要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能力,确保工作可以在专业人才的推动下高效进行,达到工程建设要求。
3.4施工阶段深化管理
在落实设计方案之后,EPC总承包单位组织业主代表、监理及各个板块负责人,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完成技术交底。制定符合各个管理要求的施工计划,并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做好项目参建部门及人员的专业化考核,确保其达到要求之后投入到正式施工之中。在项目建设施工环节,除了基于项目经理责任制进行各环节的审核监督以外,还对各个分项工程及施工流程的管理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多部门、多岗位的高效沟通,结合数据分析发现隐藏的问题和风险,快速锁定责任人进行处理。针对项目现场的管理,结合监控系统、传感器监测系统及施工管理系统,对材料、设备、人员进行实时管控。例如,针对工程材料的进场及领用管理,通过全面信息化的流程管理,做好材料质量审核、材料消耗追踪、施工质量验收等工作。
4结论
在建筑工程领域EPC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建筑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管控思想,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调整管理方式,将EPC管理模式的优势展现出来,建立健全的EPC工程管理制度,组建人才队伍,确保工程施工按照要求进行并达到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建跃.EPC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理论与运用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19,152(10):168-169.
[2]陈蓉.基于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对建筑经济管理的发展研究[J].广东经济,2020,284(3):74-77.
[3]成远刚,杨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运作模式及其适用性的思考[J].工程建设,2020,3(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