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水管理模式在农村供水中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集中供水管理模式在农村供水中的探讨

刘磊

陕西省兴平市城乡供水保障中心   陕西兴平  713100

摘要: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自身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针对安全饮水工程来看,做好运行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还能够加强实际运营的效果。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是一项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面对我国国情的不断变化,集中供水方式是我国农村供水一个可行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农村供水效率与水质的提升。并且,伴随我国科技的持续进步,集中供水方式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供水中集中供水管理模式。

关键词:集中供水工程;农村供水;探讨

引言

工程形式采取集中供水、水源集中取水、通过新建蓄水池或管网延伸的方式向用户供水,有利于进行水源卫生防护,集中取水可实现净化和消毒,并使用密闭的配水管网输水,能防止水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污染,保证水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卫生水平。为了使水资源能够不断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相关部门务必科学合理设计、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保证水流量的可持续性利用和水体的可持续性利用。

1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工程建设标准比较低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农村地形地貌、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影响管网入户等工程的建设标准,无法实现联网全覆盖的目标,进而不能达到预设供水保证率。此外,农村很多已建饮水工程主要以水井、水池等小型工程为主,一些偏远山区居民点距离取水点位置还较远,若再出现连续干旱的气象条件时,则会引起居民饮水困难,一些村民只能从江河湖泊或者雨水获取生活水源,而这些水并不符合国家水质安全要求。

1.2地区水源不稳定

由于气候环境变化,部分地区来水量减少,水源保证能力不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融合发展,有的偏僻村庄自然消失,农村人口逐步向聚集提升类和城郊融合类村庄流动,人口流入的地区供水量需求增加,现有水源供给和供水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1.3工程监管力度较小

农村供水管理过程中,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低,管材使用UPVC材料,接口多,“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导致工程设施使用年限缩短。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不善于管理和经营,缺乏对工程设施持续的养护和修理,以致设备的老化等现象频发,导致工程不能长久正常运行。一些工作人员制订的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不合理,现场勘测缺乏严谨性,选址有较大问题,导致方案频繁修改,延误了工期,造成一定的经济或人力损失。

1.4水质检测问题

饮水工程在开工前需要重视水质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进行施工,但是集中供水处理设施落后,采用集中供水的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数设计单一、设施较为简陋,多数供水工程只有水源、管网和简单的沉淀过滤设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多为单户管和连户管网,普遍缺少净水处理设施。

2集中供水管理模式在农村供水中的探讨

2.1加强政府主导

农村供水工程作为实现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及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规划、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制定水价、如何征收水费、如何运行管理、如何监管水质安全等都需要政府决策和有效监管。要组织协调水利、发改、财政、卫健委、农业农村等各个部门,分工协作,统筹负责所辖范围内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管理机构、人员和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经费落实等工作,强化水价监管、水质监测、水源保护执法等行政监督管理职责,提供资金扶持、信息、技术指导与服务。可以说,农村供水离开政府的主导,放任自流,实现发展只能是空谈。

2.2进一步推广集中式供水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改造力度,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进一步推广集中式供水,加快解决农村供水保障问题。为彻底改变兴平市农村饮用水现状,结合各市县乡实际,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改造。专项改造建设经费采取“三个一点”(政府出一点、水厂出一点、用户出一点)的方式,分期实施集中式供水工程。另外,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联系,对准备建设和已建工程进行水质水量安全性评估,制定相应的水处理工艺和管理规定,提高农村饮水卫生合格率,保障水质安全。

2.3加大废水的解决力度

水资源污染主要涉及到地下水环境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两一部分。工业化生产废水如果立即直排,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损害,给人们生产制造、日常生活也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因而,理应对生产制造、生活污水处理开展合理预防。总而言之,大家务必坚决贯彻水污染治理的监管管理规章制度,应该始终坚持谁环境污染谁整治的标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推动公司污水处理工作进行,最后完成水资源综合性利用。在将来的生产制造日常生做起,那样才可以逐渐改进我国当今遭遇的水资源环境污染或水资源急缺的难题,进而推动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一路向前。

2.4进一步改造农村供水设施

第一,需要按照中国建设实现城乡供水系统一体化的总目标要求,更新改造老旧农村供水系统管网和基础设施,解决当前中国农村供水“卡脖子”的相关问题;第二,对于已有大型集中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标准化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巩固拓展农村供水成果。第三,通过全市新建骨干供水管网系统整合实施全县城乡供水配套工程,实现城乡全域供水连通,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全市城乡区域供水安全保障配套工程管理体系。

2.5建立水质监测体系

饮用水水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必须重视水质检测,建立和完善水质监督体系。一是构建完善水厂化验室的设备及技术力量,由水厂化验室对水质进行检验;二是依托市级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饮水工程的水源水质和供水末梢水水质进行检验;三是依靠市级水环境监测中心,对饮用水进行监测,与此同时,由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定期通报相关水厂所在河流和地下水水环境监测成果。

2.6构建全民管护体系

第一,营造全民用水氛围。采取多种方式持续开展以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对安全用水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力争改变部分群众习惯于使用压井水、泉水的落后观念,促使所有群众全部饮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同步提高工程供水量和运营效益。第二,提升全民管理共识。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等涉水法规的宣讲普及活动,进一步提高各级管护主体依法参与、共同管理农村供水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促使广大用水户和各类建设主体“遵法守法”,减少或杜绝对供水管道及设施的损坏,切实保障供水工程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也越来越大,我国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也出现了紧缺的状况。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亿万民生福祉,农村供水工程是一项保民生、得民心、稳增长的惠民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一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工程建设。经过多年扎实推进,我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吕泉.农村供水实施集约化的必要性[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6):29-30.

[2]姚佩.新时期下如何加强镇安县农村供水管理[J].水能经济,2015(11):93-93.

[3]钱荣明,朱嘉俊,廖小龙,等.新时代农村供水探索与实践[J].农村水利水电,2021(3):56-58

[4]侯云芳.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效益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8(6):76

[5]常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特点及管理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