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徐朝霞

身份证号码:370602198312064341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引言

我国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必须把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加强应急管理和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到重要位置。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引。

1防灾减灾的认识

防灾减灾强调对灾害的防治、防止、预防,也明确了减少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害、减轻灾害风险等内容。防灾减灾是反映人类应对灾害的思想认识、行动、过程及目标的综合概念。

2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研究

2.1 强化监测预警

首先是强化监测预警,建立多方参与的灾害形势会商机制,构建涉灾部门、专家团队、属地政府等多方参与的会商平台,科学分析研判灾害发展趋势,提高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报告质量。同时,加快推动重点工程建设,提升防御水平。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坚持社会共治,加大宣传教育,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健全完善应急机制,强化救援力量协同配合,加大物资保障力度,提升救助能力。优化应急救援力量布局和队伍编成,推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2.2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利用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类高频、大破坏力灾害事件的影响,政府、社会和学界对应急避难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此外,安全视角下的可持续街区理念认为应急避难场所构成了应急状态下的城市“街区”,是可持续街区的安全能力表征并提供了构建动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而公园绿地作为其重要的空间载体,成为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应急避难场所的典型场景。从危险区域或预想危险区域转移到可避险的安全区域的过程称为避难。基于公园绿地的室外避难场所称为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近似于日本“防灾公园”概念,可以发挥避灾、救灾并抵御二次灾害的城市功能,并具备泄洪、防风沙等能力,整体提升城市防灾能力。

2.2.1防灾与救灾功能

相关研究基本集中在1995—2010年,当时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工作还刚刚起步,急需基础功能的列举及明晰各功能的用途。相关学者对阪神大地震等典型灾害事件进行灾后思考,并基于不同的避难行为类别总结避险行为特征从而提炼基础防灾救灾功能——重建和复兴的据点、阻隔传染病菌、战争避难地、减缓泥石流等,为未来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提供最基础的功能支撑。近年来,时代背景发生了诸多变革,如安全视角下可持续街区理念的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新时代对于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提出了更多功能需求,如弱势群体就地避难、安全教育、宠物专类场地等,然而该领域暂时缺乏及时的更新迭代及突破性进展

2.2.2规划导则及设计策略

2005年至今,随着中国逐渐开始实地规划设计并建造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详细的规划导则及设计策略越发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最初是侧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的链接关系、防灾绿地的布局原则等零散的切入点,但随着研究的积累,开始构建出系统性且操作性强的的完整公园式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并引入了灾前灾时灾后的时空观。随着学术理论的更新迭代,近年来该领域开始以平灾结合视角、韧性城市视角进行灾后评估,产生了跨界融合的效果。未来将更加注重完善大体系背景且钻研专项研究,尤其是前沿视角的研究。

2.3提升城市电气设施设防标准助力防灾减灾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2021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就提升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完善灾害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灾害风险管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等发表了观点。,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应围绕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率先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随着基础设施与管理创新不断升级,电力将更好守护人们的安全感,增添更多幸福感。

2.4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清醒认识当前各类灾害形势的复杂严峻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近年来,我国气候异常多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多种灾害并发。比如,去年4月底到5月,江苏、湖北、甘肃等多地发生过去少有的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去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汛期南北洪涝灾害可能连发重发。面对严峻复杂的防灾减灾形势,我们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作为最现实的“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把各类灾害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措施部署得更周密一些、底线兜得更牢一些,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

2.5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

在灾害应对阶段,以政府为主导,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创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健全应急救援期社会物资、运输工具、设施装备的征用和补偿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防范风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省市县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加大应急救援、保险救助、以工代赈力度,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协同治安、环境清理、企业生产和小型基础设施修复,缓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

2.6防汛决策支持技术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不断探索新技术在防汛决策中的应用,涵盖数据感知、数据管理、信息展示、决策支持、智慧决策等层面,在不同时期引领了防汛决策支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形成了大量高水平成果。2000 年左右,成功研发黑龙江防汛指挥系统、北京防汛指挥平台等系统,探索了 GIS、网络化在防汛指挥平台建设中的应用。近年来,为有效支撑城市洪涝防治,建成了深圳、北京、成都等城市的洪涝决策支持平台,实现洪涝模型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当前,减灾中心防汛决策支持技术向着数字孪生流域方向大步迈进,先后在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研发智慧防汛系统,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目标,大力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探索数字流域场景中的动态交互、实时融合和仿真模拟。

结语

总之,以城市整体作为规划对象,通过风险管理的综合部署与行动,实现城市韧性、适应、安全的目标,是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整体融合路径。

参考文献

[1]沈清基.韧性思维与城市生态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2018(3):1-7.

[2]秦大河.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精华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

[3]李云燕.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4]仇保兴.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韧性城市设计方法及原则[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0):1-3.

[5]聂高众,马宗晋,李志强.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的国际对比分析及建议[J].灾害学,1998(4):67-71.

[6]刘孝富,蒋卫国,李京,等. 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前景[J]. 灾害学,2018,33(2):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