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的视角 显儿童的发展—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从儿童的视角 显儿童的发展—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研究

王洁

平湖市乍浦镇天妃幼儿园

主题墙是一面会说话的墙,它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经过良好设计的主题墙,可以起到诱发儿童积极行为的作用。

这种“看得见”不是孩子被动地看到,而是幼儿自发地想去看,看了之后能够在他们小脑袋中形成具体的图像,并且这些图像不是凌乱的,而是有结构顺序的,图像与图像是有关联的。当孩子想说出或者画出这些图像的内容时,能够有序的表达出来。

一、主题内容呈现·幼儿“看得见”

在我们主题墙环境的创设中,一般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1.“够不着”;2.“看不见”。“够不着”是指主题墙的高度不要高于孩子的视线范围,而“看不见”是指孩子对主题墙不感兴趣,也看不懂主题墙呈现的内容。仔细分析,这两个问题都是因为教师在创设主题墙时会融入很多成人的意愿,往往使主题墙的创设失去童趣,我们老师会以自己的视角来构建主题墙的内容,而没有考虑孩子的视角。其实主题墙面对的主体是幼儿,所以必须要让幼儿“看得见”,那么,如何让主题内容的呈现让孩子“看得见”呢?

例如,在《小兔乖乖》主题中,利用区域活动的时间跟孩子探讨“关于小兔子,你想知道什么?”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小兔子爱吃什么呢?” “小兔子都有什么颜色呢?”“小兔子的好朋友是谁呢?” 等有趣的话题。在充分谈论后,让幼儿尝试将想法在白纸上画出来,将自己知道答案用画画或者是黏土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活动结束后,我们把部分孩子的作品进行组合,做成一张立体的翻翻乐,并让孩子粘贴在主题墙上,这就是一个孩子参与的过程,当幼儿再次看见这些的作品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惊讶,并有成功的体验感。

当主题环境有意的呈现幼儿的参与成果后,他们会关注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操作、一个好奇的知识点、一个难忘的场景、一幅涂鸦的作品、一个记录单等等……

(一)墙面立体,与幼互动

小班幼儿通常对普通的、平面的主题墙熟视无睹,所以主题墙的版面造型一定要是巧妙的、立体的造型,这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例如:在主题《一起玩玩具》中,在主题墙中创设了一条马路,孩子们与爸爸妈妈在家里自制了“亲子小汽车”投入到了我们的墙面上,这对于幼儿来说和以往平面的墙不一样,做到了真正的互动,孩子们在互动中,边玩边说,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到“车子”的特点,也链接到下一个子主题《滚圆滚圆的球》孩子们可以在墙面的马路上探索、思考:“什么样的东西能滚”,给予了孩子一定的“留白”空间。
作品呈现,形式多样

现在的很多老师,在呈现幼儿的一个作品时,不仅仅是孩子的一个单一画作,可以将孩子们作品装订成册,投放于主题墙中,孩子们可以随时的去翻阅。呈现的不仅仅是幼儿的一个画作,有的可能是黏土作品之类的,那么我们便可以利用多种材料加以呈现,例如:纸盒、蛋糕盘、透明盒子等,利用这些材料,将作品集中的摆放,在投放时,可以摆放的方式更加的童趣,切合主题,吸引幼儿的兴趣。

二、呈现数据·让孩子“看得见”

通常,我们在主题环境中会呈现一些统计数据表或者调查表。

例如,在《秋天到了》主题中,我们为了统计孩子们秋游想去哪里,我们小班组就发放了一个前期的亲子调查表,让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讨论秋游可以去哪里,随后我们根据孩子们调查表的反馈情况,将地点以图画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并采取贴贴纸投票的方式,直观的将这些统计结果呈现在幼儿面前,同时,幼儿也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当孩子再次看见主题墙上呈现的调查表时,马上就可以回忆起参与的整个过程了。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表征经验,满足幼儿的兴趣与情感,拓展和延伸他们的发现与探索,促进孩子间的交流与分享 (调查表、投票图)。

三、取材教学材料·让孩子“看的见”

我们在创设主题墙时,把平时的教学活动所用到的教具、图谱,都呈现在墙面上,给孩子一个视觉的冲击。

例如:在《秋天到了》主题中,语言活动《小蛇多多》中用到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我们将图画书彩印下来,以拼叠的方式排列,幼儿可以在墙面上自主翻阅,边回忆边讲述这个故事。

绘本活动中,教师会用到绘本的PPT素材,这时候,教师可以将绘本图片彩打出来,创设到主题墙上。

例如:在《抱抱》主题中,绘本《抱抱》和《快乐的拥抱节》两册绘本,都都放到了主题墙上,孩子们在看主题墙时,会不由自主地翻阅绘本,去讲述绘本故事中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分享。

四、主题行经路线·让孩子“看的见”

例如:在十月初,枯萎的树叶纷纷扬扬的落在街道的两旁,也成了幼儿关注的点和交流的话题。孩子们捡到了黄色的落叶、捡到了椭圆形的落叶……,于是我们将孩子们找到的树叶呈现了出来,同时也添加了一个树叶的科普图。那我们就抓住这个契机,抛出我们的问题“哪里还有树叶呢?”“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树叶呢?”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们一步一步的跟随孩子的脚步和课程的预设,在逐步完善墙面。从“发现树叶”——“寻找树叶”——“多维度玩转树叶”,从“秋天的果实”——“萝卜”——“多维度玩转果实”——一步一步,将整个主题的学习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让幼儿看的见。

五、家长互动参与·让幼儿“看得见”

在主题墙创设中,家长是关键的合作者,作为隐形的课程资源家长参与既能体现其教育价值,也能带动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互动,有效地推进课程的实施。在这当中,我们请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树叶贴画,孩子们在过程中不仅仅和父母一起感受秋天,同时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幼儿通过表达、绘画、调查、询问亲人、亲子合作等方式,让孩子们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呈现在主题环境中,将幼儿所了解到的一一呈现在墙面上。

主题墙是主题活动进展的一个直观体现,幼儿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与环境的互动,这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幼儿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展示幼儿学习的各项记录、探究过程、成果和美工作品,使学习的环境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正如马拉古奇所说:“我们的学前学校的墙壁会说话,也有记录的作用,利用墙壁的空间暂时或永久地展示幼儿及成人的生活。”所以,主题墙记录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行为,并对行动进行阐述。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可以在主题墙中看见我们要试着让幼儿在感受多元环境画面的同时积极与环境互动。让生活中的兴趣点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让主题墙成为幼儿学习交流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利芹,幼儿园主题性墙面的创设与利用 [J].科技咨询,2020(06):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