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设计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设计关系研究

熊磊

421022198502260333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显著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施工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没有岩土勘察工作为前提,建筑工程的施工就无根据可寻,不但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更严重的是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造成人身财产的伤亡。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岩土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已成为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岩土;勘察;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相关研究表明,为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勘察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良好的数据,保证岩土工程设计方案得到更好的实施,减少施工资源浪费。

1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

1.1 地质勘察

技术人员对地质勘察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后,应实施深入评价与结果分析,对于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的地质环境,勘察人员在现场需要及时拟订应对方案,确保建筑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固。此外,地质勘察人员还应做好工程地下水的分布调查工作,针对水流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前做好基础加固处理和相应防水措施,避免后续施工出现基础结构坍塌等问题。地质勘察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及时将勘察设备撤离施工现场并妥善储存管理。

(3)坚硬类岩土。

主要包括砾石土、中等密实黏土、干黄土等类型,此种岩土的硬度较高,坚硬系数范围在0.8~1.0之间。技术人员在实际勘察过程中,根据勘察结果将岩土进行界限划分,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处理依据。

1.2 勘察步骤

(1)初步勘察。

建筑工程进行岩土勘察第一个步骤就是初次勘测,技术人员先对工程现场周边岩石分布状况进行调查,获取相关基础参数,勘测完成后实施数据分析,总结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岩土结构类型和属性,编制初次勘测报告。

(2)具体勘察。

建筑工程勘察人员完成现场初次勘测工作后,需要在确保初次勘察报告精准度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细致勘察,第二次的勘察工作与初次勘测有所差异。重点工作内容在于地质类型和岩土分布情况的详细深层次调查,对于工程现场中土质相对松软、施工处理难度较高的区域还应进行有效标识,便于后续技术人员绘制精准的施工图纸。

1.3 技术要点

(1)地质测绘技术。

工程地质测绘技术是建筑工程进行岩土勘察工作中的常用技术类型,该技术指测绘领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实施地质调查勘测,依照测绘中的标准测绘比例将获取的数据呈现在测绘地图中,图纸包含地层结构、地貌类型、岩土构造等重要信息。

(2)地下岩土勘探与取样技术。

地下岩土勘探与取样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多种类型的勘探设备,主要用于勘察建筑工程的地下岩体、岩体所在岩层的位置以及岩土在一定时间内的地质变化情况等。技术人员在不同岩土层中提取相应的样品,在实验室实施进一步的性质分析,当前在建筑工程中比较常用的勘探手段主要包括物探勘测、触探探测以及钻探勘测等。

(3)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采取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主要目的是提高不同岩土层的勘察参数的精准性,重要参数包括岩土的含水量、岩土坚硬度、岩土的可塑性以及岩土的压缩指数等。原位试验是在施工现场进行露天试验,主要测试施工现场岩土的力学属性,此种试验的测试时间不固定,试验位置灵活可更换,能够还原施工现场难以预估的不同突发情况,尽量确保试验状态不受外界干扰,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的试验结果。室内试验是在室内的专业实验室进行试验,应用多种精密实验仪器和试验技术,检测结果可控性更强。

2 建筑工程施工处理技术要点

2.1 桩基础处理技术

桩基础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强化建筑基础结构的承载性能,应用该技术能够将建筑结构上方的压力分散,分别作用在基础结构深处土层,尽量抑制地基结构出现沉降等问题,最大限度缩减建筑工程可能出现的沉降量。如果以基础结构的荷载类型对桩基础处理技术类型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端承型桩基础处理技术和摩擦型桩基础处理技术。

钻孔灌注桩处理技术是常见的一种桩基础处理技术,技术人员进行打孔操作时应用钻机装置,钻孔完毕后在现场铺设钢筋笼,灌注砼并加固。施工期间技术人员需要注意处理钻孔施工产生的残渣等杂物,避免出现塌孔现象,严格控制钻孔施工的速度,平稳钻进,确保砼施工质量和桩体结构的稳固性。

2.2 添加剂处理技术

添加剂处理技术主要作用是强化建筑基础结构土壤的可塑性,在原有较为松软的基础土体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使得土壤性质发生变化,优化其可塑性及荷载力。该技术多用于软土结构,如果建筑工程中存在软土地基,会大幅度增加建筑基础结构的施工难度,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为避免现场发生塌陷事故,不能强行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在软土中加入适量添加剂,地基土体的结构发生变化,整体强度明显提升,确保机械设备在地基结构中的平稳运行。

建筑基础结构中使用的添加剂类型主要为水泥、生石灰以及熟石灰等添加剂,更容易与正常土壤发生反应,使土壤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实现地基结构的硬化处理目标。应用该处理技术进行施工时,现场施工操作必须咨询专业技术人员,防止添加剂类型选用不当或添加剂过量,影响基础结构土体,造成其能退化或产生毒害物质污染原有土壤环境。

2.3 换土垫层处理技术

换土垫层处理技术主要对建筑工程中原有的不符合建设标准的基础结构涂层进行更换,使用更具承载性能、密度更高且稳定性更强的土体类型代替原有土体,尽量排除原有土层具备的不良属性,避免对建筑施工造成负面影响,保证建筑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换土垫层处理技术的优势在于进行土层更换处理后,土层结构实现了优化,达到工程基础结构强化标准。但更换的垫层材料会增加基础结构施工成本,施工单位需要注意替换材料的用量和选型问题,注重性价比控制。

应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处理时,施工人员需要重点注重施工成本的控制问题,谨慎选择基础结构土层的替换材料,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类型,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控制,现场挖掘出的原有土体应集中清运处理,不可随意堆放在现场。

2.4 静态施工处理技术

静态处理技术主要应用在建筑地基结构的硬化处理中,如果施工前期勘测期间基础结构地基硬度检测不达标,通常选用此种方式实施优化处理。选择基础结构中的软弱区域实施针对性加固处理,对软弱区域进行加压处理,实现土地的压缩加固,土体结构的间隔缝隙缩小,土层中的水分逐渐排出。静态处理技术原理简单且便于操作,施工成本低且效果显著,在实操过程中应注重对压力的施加力度进行把控,根据基础结构土质类型和硬度标准设置加压值。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对建筑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在岩土勘察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要注意避免,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岩土勘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伟.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42.

[2]李勇.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10):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