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色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小学美术色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赵立蕊

武汉市江岸区汉铁小学   湖北武汉  430012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基本素质和道德、智力和体质、我们、疲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小学生一些学科的发展,如美术学科、应注重发展多样化和多层次,在艺术、建筑、雕塑、艺术和学习等方面相结合。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色彩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全面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原有色彩创造力的探索,使学生能够捕捉色彩,对色彩有更多的感受和认知,这是美术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基于此,本文阐述对小学美术色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全面的发展和基础能力的提高,学习艺术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艺术已成为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此学科共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这五个层次具有一定的联系。同时教育部明确提出在小学美术课程中,需要对学生学习美术的五个层次给予更多的关注,将其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需要将色彩方面的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整体美术学习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积极追求创新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学习美术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能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美术色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措施

1.通过自然写生开展色彩教学

小学生受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社会经验的限制,在学习色彩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色彩教学时,要与学生能接触到的事物建立联系。以人美版四年级《植物写生》为例本课通过对植物的写生活动,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精细地观察物象,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惯,并将所学的线条色彩造型知识融会贯通,以写生的形式表现植物,从而进一步提高色彩表现的能力。学生的成长与自然界的万物息息相关。美术作为一门具有一定观察要求的学科,可以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自然环境中发展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和感知。

2.在生活点滴中提升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

一切学科都来自生活,艺术也不例外。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脑子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这些都是绘画的原料。但受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缺陷, 人美版《画夜景》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教学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比较来辨别颜色的深浅,理解亮色与暗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运用一些简单的色彩知识,使画面产生强烈、响亮的效果,尝试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二年级学生对夜景的了解是有限的,对于明暗色彩知识也没有系统的认知,本课教学从引导学生从体验夜景的美妙情境入手,认知黄色、橙色的明亮的色彩与深蓝、深紫等深暗的色彩,了解明亮的色彩与深暗的色彩在同一画面出现会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夜景与白天的不同,了解夜景的色彩特征,学习表现夜景色彩,创作出自己熟悉的家乡夜景。

3.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色彩敏感意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巧妙地结合中学生的生活点滴接触到的色彩体验,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色彩的水平。

很多老师抱着固有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认为美术学习的效率和色彩感知的能力更多是依赖先天的能力,后天的培养并不能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实则不然,教师通过深刻把握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意识的。首先教师要重视对色彩理论知识的讲解,立足于基础知识点,学生对于色彩的观察、理解和运用才变得有根据、有意义。

4.在色彩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色彩课的美术课实践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研究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将生活材料融入色彩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的使用。学生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好奇。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特点,深化色彩教学的渗透和应用。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现不同的色彩。因此,教师需要科学的色彩教学建议,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生活之色”,教师可以从课堂上引导学生多站在美术的角度去观察日常的生活事物,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情景,建设活动场地,例如,在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通过观察花草的生长,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自然颜色的搭配,使学生掌握颜色搭配、融合基本概念的认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可以大胆创新的方式绘画,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颜色感知。在学生观察和应用颜色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颜色,同时,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意识。

5.将学生的实际生理以及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

当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及时沟通,避免师生之间出现沟通障碍,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中。同时,加强学生对身边一些事物有相关色彩方面的感知和认识,帮助其更好地运用到美术学习中。在对一些重要的课程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增加教学课程的丰富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的色彩进行认知,将生活中的实物与学习色彩给予有效的结合。比如,对动物、植物方面认识与人们所穿衣服色彩相结合,更容易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度。因此,应促使学生明确此类色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解决学生的问题,并对上课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进行鼓励与支持,让他们多参与、多学习。教师要明确下一步讲课时要注重哪些方面,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自信程度。不要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要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进行积极的鼓励,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消除学生对学习的困惑以及不理解。

6.开展美术欣赏和美术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美术能力进行综合观察,如将一幅色彩鲜艳的美术画放到教室中,让学生对其评价,在此环节则会发现不同学生对这幅画的评价会有所不同,其对色彩的认知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学生在色彩方面均有自己一定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进行讲解时,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用鼓励、欣赏学生的眼光去表扬,从而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美术色彩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在课上开展这项活动,也是对色彩教学的重视。除此之外,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进行绘画,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指出其中好的方面并对其进行鼓励,同时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做得更好,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自己创造美术色彩这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一些小组,由小组合作完成一些色彩教学的作业,然后学生集体点评,教师做总结评价。最后选出一个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色彩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

结束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课堂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和美术课堂整体效果的提高。为了有效地探索更健康、可持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色彩意识、色彩运用能力的建设,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在色彩的运用上尽量营造出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氛围,生动形象,理科生的色彩感,相应拓展绘画练习。

参考文献

[1]王小云.浅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J].江西教育,2020(33):88.

[2]纪树刚.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148-149.

[3]陈扬朝.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尝试[J].新课程(上),2018(4):157.

[4]蔡凤.小学美术色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9(10):1.

[5]钟学玲.对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育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