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分析

姚玉芳

宜宾市屏山县中医医院   四川 宜宾 645350

摘要:目的:针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7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为胆结石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干预方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35),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n=35),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展开分析。结果:以肠鸣音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作为对比标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胆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发生率对比,观察组2.86%(1/35)低于对照组17.14%(6/35),(p<0.05)。结论:围绕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消化道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胆囊结石发病早期隐蔽性较强,患者往往难以察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将出现发热、胸背部持续性胀痛以及黄疸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影响影响[1]。临床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上,主要以胆囊切除术为主。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胆结石患者7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7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为胆结石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干预方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观察组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n=35),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区间35-65岁,平均(48.86±5.28)岁,单发性结石患者20例,多发性结石患者15例。

对照组中(常规开腹手术治疗,n=35),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35-62岁,平均(48.79±5.31)岁,单发性结石患者19例,多发性结石患者16例。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及左侧上腹部疼痛;②患者入院后经超声探查,显示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壁厚度≤0.3cm;③患者胆囊浓缩与收缩功能正常,脂餐后胆囊体积变化超过30%;④胆囊直径不超过3cm,结石数量不超过3个;⑤符合手术指证[2]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脏、肺部、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②具有肝脏、胰腺、胆道恶性肿瘤史的患者;③合并有食管癌手术、胃大部切除手术等大手术史的患者;④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等不适宜手术人群。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于脐下置入Trocar建立人工气腹,保持气腹压在12mmHg,操作孔定位于右锁骨中线,剑突下及腋前线肋缘,将相关手术器械置入,对胆囊进行三角解剖、剥离及切除,无需保留胆囊。

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气腹建立前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在将医疗器械置入后,首先探查患者胆囊情况,定位切口位置、长度与形状,切开后将1号丝线置入,牵引胆囊,扩大切口,将纤维胆道镜置入,再次探查患者胆囊内情况,取出结石后,利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胆囊内部,后吸出冲洗液与胆汁,将导丝置入,在保证胆囊管畅通后退出,缝合胆囊。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的康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

(2)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胆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皮下气肿。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康复指标

以肠鸣音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作为对比标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表2术后康复指标

组别

肠鸣音恢复时间(h)

胃管留置时间(h)

术后通气时间(d)

总住院时间(d)

观察组(n=35)

11.65±1.34

41.66±2.41

12.33±1.45

8.96±1.33

对照组(n=35)

14.32±1.53

62.07±2.52

18.20±1.65

12.01±1.45

T值

9.2828

41.3892

18.8961

10.961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手术并发症

手术相关并发症(胆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发生率对比,观察组2.86%(1/35)低于对照组17.14%(6/35),(p<0.05)。

3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胆结石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发热、疼痛难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3]

以往临床主要以开腹手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仅依靠开腹手术,对患者存在明显的创伤,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且易发生各类并发症,难以达到临床治疗预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突出了腹腔镜的优势,使得手术视野更加宽广,能够实现在不取出胆囊的情况下进行各项手术操作,降低了对患者胆囊周围组织的影响[4];并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对患者胆囊相关功能做到保留,维持了胆道结构的完整性,使患者能够在术后进行正常的胆汁收缩,储存与排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5]

综上,围绕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作用明显,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圆圆,宋瑞婷,丁燕,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观察[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2):274-276,298.

[2]胡文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146-147.

[3]万波,母齐鸣,贺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血清胆囊收缩素A型受体、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3):56-59.

[4]张岩,郑玉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0,23(12):965-967.

[5]张岩,郑玉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安全性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0,23(11):9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