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心脏内科 四川绵阳 6219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责任制护理制度,对提升整体护理效果的意义。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原则进行研究设计,研究时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研究资料均选择院内患者,共抽选42例,设置组别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21例,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方案,比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期间,做好责任制护理,更利于提高治疗质量,保障长期疗效。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
近年来随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也相应增加了国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冠心病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1]。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主要为中老龄群体,其中老龄患者群体因其机体功能正处于老化、退化状态,因此具有更高的治护监管难度。责任制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以患者为基本点展开护理干预设计,更注重责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引导、监督作用,有利于提高科室整体护理专业性,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环境。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责任制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项目起始时间、终止时间范围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研究资料均为我院患者,依照研究标准挑选42名,分为研究组(n=21)和常规组(n=21)。常规组患例资料筛出男患13名,筛出女患9名,年龄区间为56~79,平均年龄为(67.54±5.32);研究组患例资料筛出男患14名,筛出女患7名,年龄区间为57~79,平均年龄为(67.87±5.37)。两组病患及其家属已了解研究内容,并签订知情协议书,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抽取到常规组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管理,抽取到研究组患者采用责任制干预,措施如下:①成立责任制干预小组,选择科室护理经验超过3年的护士组成小组,由责任护士作为组长展开组内培训,并做好组员工作责任分配,要求每日上报反馈护理工作内容,分析医嘱执行情况,探讨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与问题。②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帮助患者积极认知疾病,保持乐观态度,增加治疗信心。对于焦虑情绪明显患者,应积极做好一对一心理疏导,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因子,并提供针对性疏导或相应的治疗援助,减轻患者治疗压力。③用药指导,治疗期间联合药师对患者在用药进行指导说明,告知各类药物服用剂量、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科学的用药习惯。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帮助其客观认知药物疗效,在用药后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情况,及时识别不良反应进行控制干预。④生活指导:结合患者日常生活喜好、生活习惯制定生活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戒除酗酒、吸烟等恶习,邀请院内营养师定期展开健康生活讲座,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了解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促进疾病康复的影响。为患者制定专属营养食谱,要求患者家属配合,严格控制患者每日盐、糖、脂肪等摄入量。结合患者康复情况、机体耐力制定较为合理的运动计划,要求患者每周运动1~3次,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以轻微出汗为适宜。
1.3观察指标
1.3.1 心功能参数:采用超声心动图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参数,包含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两项。
1.3.2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通过临床观察记录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分析软件:SPSS21.0;计量资料表示:(),检验:t;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X2;判断有意义标准:P<0.05。
2 结果
2.1 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参数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表一.患者心功能参数比较()
组别 | 例数 | LVEDD(mm) | LVEF(%) |
常规组 | 21 | 55.09±3.72 | 60.55±3.48 |
研究组 | 21 | 49.92±3.32 | 65.87±3.24 |
t | 4.75 | 5.12 | |
P | 0.00 | 0.00 |
2.2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表二.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心绞痛复发 | 恶性心律失常 | 心肌梗死再发 | 发生率 |
常规组 | 21 | 3(14.29) | 2(9.52) | 1(4.76) | 6(28.57) |
研究组 | 21 | 1(4.76) | 0(0.00) | 0(0.00) | 1(4.76) |
X2 | / | / | / | 4.28 | |
P | / | / | / | 0.03 |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近年来对我国国民健康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现阶段国内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5亿,且仍有继续上升趋势[2]。冠心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与患者血管内脂质斑块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有关。冠心病的出现会直接影响机体血液循环能力并加重血管损伤,导致心肌组织长期处于供血不足状态,诱发心室结构改变,提高心力衰竭发生风险,因此临床近年来较为关注冠心病的治疗与控制。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责任制护理,发现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参数改善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更低,表明责任制护理,更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这是因为采用责任制护理,首先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了解疾病产生原因,治疗控制因素,从而提高临床护理配合能力,积极改善个人治疗态度,促进身体恢复。第二在护理过程中展开各式讲座,从饮食、运动、用药等多方面做好护理指导,也有利于患者养成更为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在冠心病治疗期间,采用责任制护理对控制疾病症状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艳芳,吴萍华,冯秋婷.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对护理质量和心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4):2241-2244.
[2] 徐红雪,张国会. 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生存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5):88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