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 300384
摘要: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乡村社会转型时期,乡土文化自信的重构对乡村民众群体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追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广大乡村民众进行思想观念教育,坚定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信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其认识我国的主流价值,树立健康正向的价值理念,积极投身于文化建设中去。其二,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提升乡村民众的个人素质及知识水平,增强乡村民众群体对信息工具及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力,减轻乡村民众因城乡生活差距过大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其三,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也要警惕消极腐朽思想在农村的蔓延。要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有机结合,遵循大小文化对接规律,建构传统与现代有机衔接、具有包容和开放气质的、乡村民众主动选择的新型乡土文化,为新时代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增添内在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土文化自信;乡风文明;
一、新时代重构乡土文化自信的多重价值
(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动力
从倡导美丽乡村建设到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期间,以树立乡土文化自信为目标的乡村文化建设始终被置于重要位置。乡村文化作为一种在农村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乡村民众自恰自如的根基。乡土文化自信,既是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文化繁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就前者而言,乡风文明是指与乡村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的良好社会风气、风俗、风尚,它使生活于域内的广大乡村民众关系和谐、舆论昌明及举止礼让,因而被视为乡村振兴之“魂”。
(二)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举措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乡土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外延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调整。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乡村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一方面,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而决定乡村民众思想观念的乡村文化发展任务,又是最难完成的。要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思想站位十分重要。唯有广大乡村民众在看到问题之时,不漠视不轻视更不否定优秀传统乡村文化,以坚定的乡土文化自信,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发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推进乡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文化自信,方能积极主动地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乡村发展之中。如此便既能努力消解乡村文化发展不充分表现出的文化生活空心化的问题,又能直接扩大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需求,促进基层政府着力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文化资源供需匹配,缩小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差距,从而助力农村社会均衡发展,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新时代重构乡土文化自信的困境与挑战
(一)城乡发展不均衡造成乡村文化危机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伴生问题也日益显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工作重点调整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中国选择了一条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因就业机会多,如磁石一般吸引着乡村的劳动力,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封闭的内生性乡村发展已无法如常运转了。乡村民众的价值观念发生了缓慢而持久的转变,乡村文化出现了诸多问题,乡村文化危机遂而呈现。
(二)现代化渴望效仿出乡村文化同质化模式
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而无论是政策还是科学,都需要依赖治理的效能,才能见得到成效。按照发展有先后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横向看,国家在乡村的投入一度不如城市;纵向看,国家推出了系列积极政策和措施来推进乡村建设。但就实际效果而言,文化领域中乡村文化治理存在因地制宜意识不足缺憾。比如,有乡村文化建设中多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导致文化建设脱离区域自身资源禀赋状况,呈现出文化治理模式同质化倾向,乡村文化难以得到多样化发展。同时,千村一面的建设风格,也使得乡村独特性日益被遮蔽,人们很难在乡村人居环境中感受到乡味和乡愁,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自然日趋弱化。而这种千村一面的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吸引力。在人们看来,城市地区不仅有高速发展的经济,也有更加先进的科学和文化。况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高速发展的城市文化渐渐包围了传统乡村文化。一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主观上将城市文化作为评判乡村文化的标准,忽视地区的禀赋特征,一味追求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使得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难以得到体现,与城市文化的趋同化趋势愈发明显。
三、新时代重构乡土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缓解乡村文化危机
乡土文化自信的缺失是乡村文化危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其首要原因便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使其缺乏树立自信心的底气。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稳定乡村民众生计模式,尽量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增强乡村民众乡村生活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为重新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创造条件。在振兴乡村产业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建设被置于重要位置。我国乡村民众群体数量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进而产生了更多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二三产业占比仍较低,这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加快推进移风易俗,改变乡村文化治理模式
在城市文化的渗透下,广大乡村民众群体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在文化表达中呈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传统的礼俗秩序已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乡土文化自信缺失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乡村文化建设与现代化进程不符的矛盾。重构乡土文化自信,必然要求乡村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准自身定位,加快实现移风易俗,实现传统乡村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在此背景下,首先要进行乡村伦理道德体系的重塑。这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针对传统文化,要树立正确的继承态度,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二是针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强势冲击,要跳出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发挥公序良俗的力量,改变乡村民众多元价值并存的混乱状态,引导其树立正确文化价值观。与此同时,要立足于乡土文化自身的独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文化教育活动,使乡村民众转变对乡土文化的固有看法,增强认同心理从而助力文化自信的重构。新时代,乡贤群体在乡土文化自信的重构中同样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当代乡贤出身于草根,或为回归农村的知识分子、企业人才,或为留守农村的村庄干部、精英乡村民众。他们一方面拥有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及完善的人际社会网络,对乡村的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有着较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受到优秀现代文化熏陶,能够利用自身知识才干,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因此,各地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广大乡贤返乡,留住优秀人才,发挥其引领与教化作用,助力移风易俗行动的开展及新型乡村社会规范的建立,焕发乡村民众的乡土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1).
[2]欧阳雪梅.振兴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
[3]陈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理论学刊,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