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交通工具,其自身的安全管理和维护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在电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特种设备很难靠电梯的物理外力运送到高楼层,影响工作和运行。如何从电梯安全的管理模式和保证电梯质量等角度进行措施改善,成为热点问题。
关键词:电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因此有必要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电路控制也从最初的低速继电器控制发展到现在的高速集成电路控制。不安全因素多种多样,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主观原因,要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规范各项安全操作,要执行安全技术、执行操作规范还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如何落实执行相关规范,科学地对电梯进行使用运行安全管理,是当前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1、电梯安全运行管理作用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我国城市人口相对密集,电梯长期处于满载、大客流状态。此外,停机和维修时间短,损失严重,使得电梯安全运行的压力越来越大。过去,仅仅对电梯本体进行安全管理和检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电梯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信息,2008 年以来,我国发生的电梯事故总数增长了 5.5 倍;在2016 年我国上半年共发生22 起电梯事故,死亡16 人,和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下降了24 %。电梯安全运行态势仍旧不容乐观。因此,必须重视电梯安全工作,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并控制电梯安全事故所带来的风险,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电梯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保证乘梯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人们更加放心、更加安心乘坐电梯。
2、加强电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2.1、重视电梯质量检查
电梯质量检测涉及很多方面。从用户是否建立了明确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措施、电梯定期检验整改完成情况等方面入手,确保工作的实施在各个方面都符合规定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梯运行中的安全系数,确保人员安全,确保特种设备的稳定承载。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对电梯质检所涵盖的内容理解不全面,人员安排不合理,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电梯质检出现一些纰漏,进而导致电梯整体等级评价过高,延误了设备的及时修正。可见,潜藏的安全性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严重后果。例如,将电梯质量检查问题分为机房、井道、桥箱、电梯定期检验及整改完成情况等内容,并按照每部分的工作项目合理指定分小组主要负责人。小组负责人需要按照工作内容将各自负责的检测重点提出细节检测,为日后工作提供方向和标准。以电梯检测机房为例,主要将其分为 7 部分。机房内部环境是否清洁,门窗是否出现破损;在指定位置上检测手动紧急操作设置是否完善;制动器等各个滑轮处的摩擦情况是否严重,电器开关、编辑器的清洁情况等。负责定期检测人员需要将检测的详细日期和具体情况通过电子版的形式进行详细记录,便于日后复查和审检工作。在检查电梯质量工作过程中,如果某个特定的零件出现问题。例如,使用层门的钥匙打开手动的开锁装置并释放之后,层门的门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动复位工作。
2.2、加强维修保养
首先,由于电梯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应在电梯从业人员中广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如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维护保养工作流程、电梯大修和紧急事故处理工作流程、电梯轿厢救援规则、电梯新装检验和年检规则、操作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等、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岗位,如电梯维修工、安检员、安全主任等,实行“公司经理→安全主任→安检员→电梯维修工”的纵向安全管理,层层落实的安全负责制,保证责任到人。油漆重要的是,电梯必须有具有资质的管理人员专人管理。再次,做好电梯的日常检查,按计划做好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等。
2.3、落实安全管理员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员是电梯使用单位电梯使用安全的直接负责人,对电梯的日常运行安全负有重要和直接的责任。他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完善电梯管理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对电梯的使用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和每月自检等),及时纠正和制止违规使用电梯的行为,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制定电梯安全运行的注意事项或者乘客须知、警示标志,并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对电梯维修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电梯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制订电梯检修计划,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1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及时通知维修单位进行定期检验前的检查调整; 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部件或整机及时提出申请报废;制定电梯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演习。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并及时上报;负责本单位电梯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2.4、加强安全意识
进车前,一定要看清楚车是否停在这一层。电梯不使用时,应停放在基层,关闭并上锁。机房检修、清洁时,应先关闭电源总开关。如需带电作业,应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佩戴安全用具。在轿厢顶部工作时,打开照明并关闭紧急停止开关。电梯运行时,身体不应超出轿厢。电梯启动前,司机和维修人员应密切配合。司机应随时集中精力听从轿顶维修人员的指挥。在坑底工作时,打开照明,断开急停开关。电梯检修速度运行时,身体任何部位不能超出轿箱地坎以外。严禁在梯井外探身到轿箱顶或在轿箱地坎内外各站一只脚长时间工作。机房要随时锁门,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以防发生事故。
2.5、提高检验检测人员水平
电梯应每年检查、更换和维修。所以电梯检测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电梯的“守护神”,能否成为“防护型”取决于检测器的专业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的跟踪能力,在现有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收集检测人员在检测和验证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二,定期组织研讨会或专家论坛,交流电梯技术;第三,建立定期检查和运行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正确捕捉电梯主要安全隐患;四是加强“管理员”的技术支持。保修期内仅按规定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向质检部门报告在保修期内出现的重大安全隐患,不承担保修责任。许多电梯用户和管理单位对国家现行的电梯法规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这也是一个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更深的层面上加以加强。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公共服务,健全法制,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规章制度,突出使用者的主体责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的安全运行不仅包括其自身因素,还取决于使用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保人员的意识和行为。电梯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与其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因此,应规范电梯安全运行,加强电梯维护保养,加强安全宣传,加强对电梯维保单位的安全监管,促使电梯使用单位、个人及政府均参与到电梯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中,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周杰.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8):185-186.
[2]杨帅,王超,朱静.电梯安全监控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搭建[J].装备制造技术,2016(01):211-213.
[3]廖静云.浅谈电梯的使用运行安全管理[J].机电技术,2011,34(0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