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桃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层面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作出了要求,其中身体健康是基于身体素质的。然而,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近三十年青少年体质呈现逐年下降的不良趋势,其中肥胖率、近视率逐年攀升且居高不下,国家体育质量监测下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不尽如人意,这其中的缘由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包括行为习惯不健康、教养方式过度保护、饮食结构不合理、学习压力繁重、体育活动不当等都是诱因,在这其中体育锻炼的缺乏、不科学的行为及饮食习惯是导致身体素质低下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体育教学需要优化与改革的一个方向。一直以来,体育课堂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上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要围绕“身体健康”课程目标,多措并举地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身体素质
引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一些运动技能,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缺少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宁愿留在教室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其主要是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更好的培养。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深入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的视角来制订教学计划,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1、氛围营造,奠定参与基础
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以更轻松的状态参与知识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所以,在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指导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做好教学内容的筛选,还要主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切实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有爱的体育教学氛围,从而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使学生可以喜欢自己的体育教师,喜欢上体育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体育课的一开始教师就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迎接上课的学生,让他们能够从教师的教学激情中深受感染,从而也能够带着激情参与接下来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同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善于放下自己的“家长姿态”,尤其是在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时,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待加强,对于一些动作要领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可能需要教师的反复讲解与指导。对此,教师便要仔细为学生做好动作示范,并耐心倾听学生运动中遇到的问题,一步一步、认真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动作,平等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们的运动能力好与不好,都要一视同仁,给予他们进步与成长的机会。这样会让学生深切感知体育教师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尊重,使其越来越喜欢体育教师的同时,可以主动参与到体育知识的学习与运动当中。
2、打造趣味课堂,培养体育兴趣
学习源于兴趣和热爱,但凡身体素质差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爱运动。运动是快乐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小学阶段是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是打身体基础的关键阶段,也是体育兴趣培养和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而只有培养起小学生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才能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铺垫基础。
1)开展体育游戏,提高参与热情。游戏是趣味课堂的“增味剂”,小学生对游戏具有天然的兴趣,游戏化课堂的打造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形成对体育课的期待,使其有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体育学习和运动,在体育游戏中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一是在体育热身活动中融入趣味游戏。热身环节一方面是为体育课做好身体的准备,另一方面是进行体质锻炼和提升的基础。热身运动多以热身操的形式开展,多次下来学生倍感枯燥,态度愈发不端正,热身过程中幅度小、动作不规范、不到位,根本达不到应有的热身效果。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融入对应的体育热身游戏,激发学生热身积极性,提高热身效果。如《立定跳远》的学习热身环节中分组开展“青蛙跳”的游戏,要求学生以蛙跳的姿势从起点跳到终点,竞赛性的游戏瞬间调动起学生游戏热身的热情。二是在体育项目学习中融入趣味游戏。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体能有一定考验,很多学生怕苦怕累,参与积极性不高,将寓教于乐、紧扣教学内容的游戏融入教学,则能够起到激起课堂涟漪、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如3~4年级体育与健康《乒乓球》教学活动中,在练习了发接球动作要领并开展了训练的基础之上,开展有趣的隔空接球游戏以培养学生的球感,学生两两保持三米的距离,并画出四面边界,要求用球拍传接球并保持球不落地、不出界。这一新颖有趣的接球游戏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游戏中接球的力度把控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肢体协调性得到了提升。
2)尊重学生个性,迎合学生兴趣。新时代的小学生个性张扬、追求时尚,他们对新鲜奇特的事物十分感兴趣。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就要呵护学生的自主选择并尽量地迎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让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奇好玩的元素融入体育课中。如千篇一律的热身操调动不起学生动起来的兴趣,教师发挥当代小学生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艺术特长,让他们从互联网、直播平台等渠道学习模仿或者自行编创具有青春活力的啦啦操,再以大家都熟悉且喜欢的《青春修炼手册》等网络流行歌曲作为配乐,如此学生都有兴趣学这套新颖时尚的热身操,做操的过程中学生也更为认真了。
3、模式创新,强化参与意识
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所改革的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认知,还需要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进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个性化、层次化的调整,让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不同身心素质学生的成长需求,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提升和发展,实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例如,对于传统的足球教学,教师是以从理论到实践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足球,当学生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带领学生进行组间或者班级间的对抗,整个教学过程平淡、有序,但是学生的反应也一般,有时候会对传统的足球训练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足球训练又累、又枯燥。对此,我们就可以对足球教学指导模式进行创新,先让学生认识足球、了解足球的历史,并带领学生观看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使其对足球有一定的认知,之后组织班上的学生开展一场足球对抗赛,引导他们在实际的参与当中感知足球运动的乐趣,同时也发现自己足球技能的不足,产生想要跟随教师学习足球技能的“冲动”。这样在改变体育教学顺序、优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切实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身体基础、提升身体素质的关键阶段,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不良趋势,立足于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开展体育教学极为必要。在教授学生基础的运动技能,保证学生体育测量达标的基础之上,应将教学重点倾向于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培养提升上,尤其要抓好学生的体能训练,打好身体基础,再辅以良好的运动习惯、科学的健康与卫生习惯,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开展体育运动,培养学生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永慧.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J].智力,2021(30):46-48.
[2]应昊天.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