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第七中学校,黑龙江 铁力 152511
摘要: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李陵事件牵连,无端遭受腐刑,忍受了奇耻大辱,完成了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伟大的著作《史记》。在《史记》中,他对统治了中国人民很久的天地神祇和君权神授等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并大胆地对统治人们思想的神权君权提出质疑,让那些“礼不下庶人”的布衣百姓走进史册,使他们闪现出历史的尘埃掩不住的光芒。本文结合《史记》原著,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以期为业内教学和广大读者学习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唯物主义思想
前言
两千多年前,一位文人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却“不坠青云之志”,以血作墨,心灵为纸,完成了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作,这就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二十四史风云激荡,但是《史记》却一直高二十四史榜首。不必说他的通史巨作的无与伦比,也不必说他为传世经典的忍辱负重,单是他伟大灵魂和时代碰撞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就奠定了他卓越的历史地位。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始终在探索着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由于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生产力水平和不同的认识能力,使得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呈现着不同的状态。春秋战国之初,人们对天道和人事关系的认识,已渐渐发生变化,虽然超越自然与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彻底动摇,但已出现了改造性解释,出现了重视人事,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倾向,往往在天的名号下,强调人事的作用,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便是如此。至于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则达到了这一时期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最高水准。而司马迁的《史记》更是在前人较为进步的天人关系论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用《史记》的篇目来印证司马迁的进步思想。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其中本记,世家,列传三部分,大多是以人物为中心,或一人或几人或群体,它以人物传记和历史事件相结合的形式,既塑造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形象,也形象客观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状况。
一、对天道神权的大胆质疑
司马迁的唯物思想具体体现在他创作《史记》的目的“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上。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探究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正在天人关系上,较之前人与同时代人具有更多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更大胆地对天道提出了怀疑和批判。
在《伯夷列传》中他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以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后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极施善人,其何如哉?"继而又说:"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免乐,富厚累世不绝。余甚感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那?"他从善恶所报,并非依其德行的事实中,对以往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天道有知的观念提出了怀疑,实际是否定了那超自然与社会主宰一切的天的神格地位。神格的天是不存在的,旧的天道是虚妄的!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引导着他对历史进行着深沉的思考,往往能透过历史的现象看到本质。
在《项羽本纪》中,他在批判顶羽自认为失败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时,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旦年率之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负。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他否定了项羽的天命论,能从项羽本身的行事去发掘成败的人为因素。 在《蒙恬列传》中蒙恬被二世赐死时,以为自己是因修长城犯了绝地脉之罪而获的报应。司马迁则说:“蒙恬所为秦修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关。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疾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手?何乃罪地脉哉?”。司马迁断然否定了绝地脉的荒谬之说,而认为蒙恬之罪在于修长城过分役使民力,在于政治上的过错。
司马迁还在《孝武本纪》和《封禅书》中对武帝求仙、封禅、祀鬼神,进行讽刺和批判。这不仅仅是出于对武帝虚耗资财不恤民力的不满,亦表现对鬼神迷信的科学认识。司马迁在探讨“天人之际”中,体现了一定的唯物倾向,偏重于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旧的天道观中荒谬迷信成份。当然司马迁的”天人之际”也带有时代局限。
二、以客观的角度评价人物功过
所谓的“通古今之变”就是阐明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探求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时,比较注重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及人的作用,具有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他的政治思想受儒家的仁政思想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但并不拘泥于某家,死守成说。史家的求是态度与执着思考的精神,使之对历史的评价更近于客观。如:时人对秦政多所诋毁,而司马迁却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已而后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取道,此与以可食无异。不苟同与世俗之非议,不偏狭于情感,独具史家慧眼,看到了政治变革是历史发展必然,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秦的功过。他评价历史人物以其在历史中的作用为准绳。如:他虽多不喜欢吴起、商鞅等法家人物,并多有微词,但仍然肯定了他们变法的成效及其对秦统一的作用。司马迁承认历史是变化的,也窥到了历史变化的一些原因和规律。
三、批判地继承儒道思想
所谓“成一家之言”,意在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见解,历史观点,社会理想。司马迁的思想体系是在批判继承先秦儒、道等诸子思想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自战国末期随着统一趋势的出现,人们就在思索着思想的统一,至汉代统一局面稳固地形成,使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更具有兼收并蓄的气势。当然学派之争仍在继续。汉初黄老思想得势至武帝时儒家定为一尊,但无论哪一学派都己不“纯粹”,都在不同程发上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这是一种趋势。这种学术思想对司马迁影响至深,他主要吸收了儒道两家思想,又以史家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精神为根基,经过革新改造、融汇贯通,完成“一家之言”,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思考,使得他的思想观念充满生气和活力。《史记》主要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以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反映历史的,因而作者的思想倾向、历史观念,则主要寓于人物的褒贬之中。
结论
《史记》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巨著,在中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史学领域中,《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著体例,它从先秦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和国别体中走出,转向以记人为主的纪体传,辅之以表书等、构成系统、完整、博大的体例。《史记》的进步的历史观,强烈的批判主义精神,“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态度以及具体的治史方法,都对后世史家产生过不同影响。总之,司马迁的《史记》以其深遂的思想性和高俊的艺术性,成为史家绝唱,百代榜样,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史传文学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3]王立群.《王立群讲<史记><之汉武帝>》[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4]张浏森.试论司马迁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与传承[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8)
[5]樊丽沙,杨富学.司马迁“行国”史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社会科学文摘.2021(07)作者简介:孙建英(1969.5—),本科学历,铁力市第七中学校教师,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