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和防控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和防控措施分析

滕忠羿

来宾市农业科学院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草地贪夜蛾也被称作秋黏虫,是跨境迁飞性的害虫之一,在迁飞扩散与国际贸易中传入到我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迁飞能力,且繁殖速度较快、暴食量相对较大,严重危害了玉米与棉花等多种农作物,降低农作物产量甚至是致死,不利于农民增收与粮食的稳定供应。基于此,文章将草地贪夜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对于玉米的危害,并提出可行性的防控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玉米;危害;防控措施;分析

草地贪夜蛾是近几年进入国内的新型病虫害,通过合理采用防治手段并加大干预力度,可有效规避虫害的大范围蔓延,并减少虫害所引发的危害。为此,有必要正确认知草地贪夜蛾防治的必要性,尽早发现与防控,从根本上消灭病虫害。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以及防控措施十分有必要。

一、草地贪夜蛾特点阐释

第一,寄主植物广泛。草地贪夜蛾可将高粱、大麦、玉米和花生等几百种植物作为寄主。以寄主植物适应性为依据,可将草地贪夜蛾划分成“水稻”单倍型与“玉米”单倍型两种。两种害虫在外部形态上的差异不明显,但抗药性、寄主植物范围以及交配行为等的差异十分显著。其中,“玉米”单倍型害虫一般寄生于甘蔗、棉花与玉米等植物上,而“水稻”单倍型害虫则以石矛和水稻等为主要寄生植物。草地贪夜蛾以植物为主要食物,其幼虫还会同类相食。通过种群竞争可使其获取优势,更利于其生存与繁殖[1]

第二,具有较强繁殖能力。草地贪夜蛾的成虫存活时间是7-21天,雌虫在此期间会多次交配并产卵,一般单头雌蛾一生的产卵量超过2000粒。特别是高温条件下,会加快其繁衍速度。若温度偏高,那么一年的繁衍代数可达到4-6代,即便温度偏低,每年繁衍的代数也能够达到1-2代。只有在温度低至特定值的情况下才会停止发育。

第三,具有较强迁飞能力。草地贪夜蛾成虫夜间迁飞的距离超过100千米,在风力作用下可定向迁飞至超过1500千米之外的区域。即便此害虫无法在低温地区越冬,亦可在温度回暖的情况下乡更适合生存的区域迁移。很多学者认为,草地贪夜蛾具有极强迁飞能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原产地与栖地间气候变异显著。只有具备较强的迁徙能力才能够找到更适合生存的环境。

第四,危害严重。草地贪夜蛾会严重危害多种作物,特别是玉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发现,非洲很多地区玉米作物因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产量下降25-67%。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此虫害对于玉米的危害更为严重。

第五,防控困难。草地贪夜蛾的生存温度在11-30摄氏度之间,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与繁殖能力,而且对于化学药剂的抗性十分明显。像是高龄幼虫对于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就很强,直接增加了防控草地贪夜蛾的难度。

二、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

草地贪夜蛾为迁飞性害虫,于近几年入侵我国,会严重威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等)与经济作物(烟草、果树等)。在我国,玉米种植时间主要根据温度差异确定,且由南到北依次递推。时空补足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富足食物来源,更有利于此种群迁移与繁殖。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间呈聚集状态分布,且聚集程度与玉米种植密度呈正比例增长关系,而环境则是影响聚集与分布的主要原因。

对作物造成危害的主要时期就是草地贪夜蛾幼虫期,特别是6龄期。此害虫对于玉米危害时期的范围十分广泛,一般集中于苗期到穗期。而对于低龄幼虫,则在玉米叶片背面隐藏,对叶片进行取食,最终使叶片呈现出透明薄膜状“窗孔”,甚至会吃光玉米心叶,将玉米种苗与幼小植株茎切断,直接降低了玉米产量而遭受极大经济损失[2]。而高龄幼虫对玉米的危害会更加严重,在对玉米叶片取食后导致叶片呈现不规则的长形孔洞,甚至会将虫粪排泄在孔洞周边,亦或进入心叶对尚未抽出玉米雄穗与果穗取食。高龄草地贪夜蛾被发现难度较大,实际防治难度也更大,会直接威胁玉米授粉,甚至使生长点死亡。随后,草地贪夜蛾会向周边成群迁移继续危害植株,容易出现烂心与授粉不良等情况,最终使玉米减产或者绝收。

自草地贪夜蛾入侵后,相关政府部门重视度增强,在发布虫害预报信息的同时,对其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科学制定,并组织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的专项培训,致力于控制此虫害的灾情。

三、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具体措施

    因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等作物的危害较为严重,所以应在防控工作中,综合考虑此虫害的特点,合理采用农业防控、化学防控、物理防控与生物防控等措施,以增强防控效果。

(一)农业防控方法

    应优先选用具有较强抗虫性的玉米品种,像是Bt基因抗虫玉米,能够更好地防控草地贪夜蛾,避免其带来的危害。此外,加大田间管理力度,并定期开展施肥与除草等工作,使玉米植株更耐虫更抗虫。对玉米播种期进行适当调整,尽量避开玉米的敏感脆弱期以及病虫高发期进行播种。以耕作面积为依据对农业防治措施进行调整。如果是规模较大的农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应将可对虫害驱赶的作物进行种植,以免虫害蔓延。如果玉米地块较小,可使用耐抗品种种植,并不断强化田间管理力度,以免虫害出现。

(二)化学防控方法

在防控草地贪夜蛾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化学防控方法。在玉米田地草地贪夜蛾牙口的密度是10头/100株的情况下,可选择氯虫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以及溴氰虫酰胺等毒性较低且效果较高的杀虫剂。毒杀草地贪夜蛾卵的时候,一般可选择使用氯氟氰菊酯乳油(25g/L)、呋虫胺悬浮剂(20%)、甲氰菊酯乳油(20%)等药剂。毒杀幼虫的时候,最常使用的药剂有啶虫脒乳油(5%)、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6%)、乙酰甲胺磷克戎分级(75%)等。

(三)物理防控方法

    草地贪夜蛾成虫期应通过对性信息素的运用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进行诱捕,对其交配行为进行干扰,以降低玉米地成虫的数量与虫卵数量。对此虫害趋光性加以利用,可选择杀虫灯诱杀。将黑白灯当做测报灯,通过对镇流器、光感器以及金属卤化探照灯的运用制作高空测报灯,每隔50米安装诱捕器,构建智能化灯诱检测系统,进而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科学监测。亦可对草地贪夜蛾趋色性加以利用,选择玉米的生长时期将楷黄色诱虫板插好,即可对成虫进行捕杀。

(四)生物防控方法

    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控的过程中,一般可使用天敌与生物农药。在自然环境中,草地贪夜蛾天敌的种类诸多,以蚂蚁、蜘蛛、草蛉等为主,均可对其进行捕食。所以,可通过对田间环境的改善,在生态作用下对天敌进行吸引。此外,可积极引入新型天敌,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投放至玉米田间,达到对虫害控制的目的。我国在对此虫害控制的过程中,使用赤眼蜂的效果明显。为此,在后期研究中,应将重点集中于对赤眼蜂品种的筛选,使虫害基数得以降低。生物防控方法中还有生物制剂,以绿僵菌、白僵菌与真菌等为主,进而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科学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技术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作用,并对此虫害特征加以分析,综合考虑草地贪夜蛾对于玉米的危害,建立并健全虫情监测体系,科学合理地采取防控措施,尽可能降低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保证相关农作物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周晓娟,吕宝乾,卢辉,等. 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品种玉米室内危害级别及种群适合度比较[J]. 热带作物学报,2022,43(4):862-869.

[2] 胡慧芬,贺艳粉,何平,等. 草地贪夜蛾对云南省不同玉米品种及果穗的危害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21(1):39-41.

作者简介:滕忠羿19797月出生,壮族,广西邕宁,农艺师,大专,研究方向:经济作物生态循环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