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外包的探索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外包的探索与思考

林智杰

武汉大学财务部 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关于审计全覆盖要求的提出,高校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审计资源供需关系矛盾现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高效采取了业务外包的形式,管理者需要重视经济责任审计这项常规业务。本文重点分析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关键词: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外包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环境日益成熟高效,审计需求持续增加,为外包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数据调查还是数据分析都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因此,倘若没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就可能导致审计环节无法有效落实。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外包的路径选择

(一)内部审计外包的主要方式

内部审计外包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全外包,比较适合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替代则是指将现有内部审计机构的具体工作职能被外部机构所替代。替代又分为部分替代和全部替代。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外包形式主要以部分替代为主。内部审计机构在外包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用外部人员能够有效解决因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专业意识不够或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存在问题等现象,以此来帮助工作人员更快的达成内部审计目标。通常来讲,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与外部专业人员共同成立审计组。除了以上几种内部审计外包形式,还可以采取部分外包的方式。例如,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将部分同类的审计项目交给外部机构进行处理,以此来解决因内部审计人员紧张而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开展的问题[1]

(二)经济责任审计外包方式的选择

我国部分高校为了解决因内部审计人员人手不足,无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现象,选择了与外部审计机构签订合同,聘请专家临时加入高效审计队伍的方式,或者要求审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担任审计组成员,以此来提高高校内部的审计力量。这样就能够保障多个审计项目能够同时进行,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2]

其次,管理者需要根据委托审计项目地预算金额大小,确定具体的审计服务采购方式。倘若项目金额达到招标限额以上,那么即可招标,需要向学校采购中心提出采购需求,通过拟定招标文件的方式办理各项手续。倘若采购金额没有达到招标限额,那么则不需要进行招标,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比对价格的方式确定科学合理的服务供应商。最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不需要派人直接参加委托审计项目的审计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组的人员组成以及相关方案的决定需要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参与[3]

以我国某高校为例,领导干部任期为三年,在每个任期结束后,大多有45个审计对象。根据全覆盖的要求,领导干部需要在任期三年后,必须将这45名审计对象审计完毕,平均每年需要审计15名领导。但是该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两名,并且还需要处理诸多其他工作内容。倘若再要求这两名财务审计人员单独完成15项审计工作,那么就会导致原有工作内容无法得到开展[4]

所以,该高校采取了补充形式的内部审计外包,通过聘请外部审计人员的方式,将短期内所有审计项目依次完成。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虽然该高校聘请了外部审计人员,但是由于二者之间没有形成较好的沟通渠道,外部人员的参与,不仅导致了该高校成本过高,而且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最终,该高校管理人员结合当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采取了部分外包的审计外包形式。例如,管理者将每年15个审计项目分成两部分,其中十个项目需要自审,另外,五个项目需要打包交给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在年度预算过程中,为这一环节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5]

二、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外包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事前准备

首先,高校工作人员应结合高校实际运营情况,选择具备一定资质和规模的中介机构,重点关注各类中介机构审计经验,通过分类整理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人选。此外,还需要根据业务敏感程度、被审计单位复杂程度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的选择外包方式,例如全部外包或合作外包等等。其次,还需要根据审计项目的难易程度划分工作要求与工作时间等等。只有科学合理的配置,才能够保障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充分调动审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最后,工作人员还需要高度重视审计外包合同的签订。例如,签订内容除了需要具体规范审计范围双方的责权,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审计人员落实质量要求、考核方式、保密条款等等,还需要考虑到倘若审计人员因自身工作意识以及工作能力不足,对高校带来不良影响时的处罚问题等等。所有内容均需要在合同中得到明确的体现。

(二)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为了促进外部人员向内部人员的转换。在审计外包过程中,中介机构人员与内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审计组,审计组的主审由内部人员担任,以此来掌控好整个工作重心。同时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分配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在审前调查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则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对于高校审计要求较为熟悉的这一特征,与外部人员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

在审计实施阶段,内审人员则需要把握好审计的重点与方向,积极与中介机构和被审对象之间开展良好的沟通,倘若遇到困难,那么内审人员则需要尽心尽力的帮助,最终能够实现定期工作汇报等形式,以此来提高工作扎实度。

在出具审计报告阶段,内审人员需要加强审计结果的转化。同时,内审人员还需要结合中介机构提出的各项问题对其进行整理,增加审计环节的价值。

(三)事后考评

事后考评是指为了进一步提高考核效率,需要结合主观标准以及客观标准构建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审计项目开展的各项环节进行综合评分。客观标准主要是指验收和合同的遵循,以及审计文书的规范性、工作完成时限、审计内容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而主观标准主要是根据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准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并且还包括被审计单位和学校管理层对整个审计过程以及审计评论的总体评价等等。内审部门需要将此作为动态管理的考核目标。总的来讲,建立考核标准是为了更好地监督审计工作环节,也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条件。

结束语:

总的来讲,这种外包审计方式虽然能够为高校减轻一定的审计工作负担,但管理者也应落实好各项管理决策,以此来保障审计过程中风险发生概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欧阳卓平,陈丽婷,宋文贺,陈嘉伟.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外包的探索与思考[J]. 现代审计与会计,2022(04):19-21.

[2]刘晓晨.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外包质量问题研究[J]. 审计与理财,2021(02):15-17.

[3]邱栎翰.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协力式外包模式的研究[J]. 会计师,2019(23):51-52.

[4]林吉棠. 关于高校内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外包的思考[J]. 财会学习,2020(16):155-156+166.

[5]钱金金. 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选择与分析[J]. 财会学习,2018(1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