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3

论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吕颖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立项编号,2018LZYR13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化的今天,高职的思想政治课程亟待吸取养分,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学府,而《论语》则是其生生不息的来源。《论语》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都是有利的。《论语》注重提升师道,注重师道素养;实行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倡导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很好的学习价值。本文结合实际,探讨了《论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论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

前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生机性等特征,同时有着其独特的教学目标,《论语》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论语》里面的东西很多,充满了前人的智慧和智慧。“因材施教”的思想,“教无类”的思想,启发式的思考,这些都是当今的老师们应当了解,却常常无法实现的。《论语》对学生的学习心态的重视,既要做到“知之”“好之”,又要做到“乐之”[1]。要想好好地学,有一个好的成绩,就得有一个严谨、执着的心态。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学思并重,温故而知新。如何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论语》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均有巧妙的解答。

一、高职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在意识、情绪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自觉与执着。他们能自主地做出决定,自觉地战胜一切困难,具有自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特点;但是,他们的意志常常会因感情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在遇到困难之后,会产生各种负面的情绪,甚至会产生一种盲目的狂热和不顾一切的冲动。有时候,他们还会做出一些特殊的事情,以彰显自己的成熟和强大,甚至将冒险和勇气相提并论。而这种情感常常会造成偏激、轻率、逆反等心理。所以,也应该继续强化他们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自制力,以便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意志力,克服一切困难,并有创造性地完成各项挑战。

二、论语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人格发展,这就要求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需要,为了满足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在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发展潜力,设计出多种不同的课程,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人的多样性构成了人类存在本身的真实性,而从学生的成长历程来看,这一点在职业教育中日益凸显。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在十六岁到二二岁之间,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内容比初中的要复杂、深刻得多,在升学、就业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快,对他们的认知发展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在人的生命中,这是最宝贵的、最有特色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人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黄金时期。

孔子以天道观、人性论、政治伦理为基本理论,提出了较为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并就其目标、内容等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孔子认为,“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以“仁”为中心,以“仁”、“礼”、“义”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仁”的一个重要涵义是“爱人”,即上有爱下,下有忠,有良好的等级关系和社会秩序。其次,要自律,恪守“礼”,以“礼”来约束自己[2]。第三,也就是“忠恕”,忠恕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对外部的一种道德情感,也就是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3]。君、臣、父、子都要遵从本位、尊卑、长幼次序,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教育为基础。”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教育资金相对匮乏、学校的办学环境、管理制度整体素质较差。由于高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在录取时没有设置最低标准,致使学生质量出现了很大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大量的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学习热情低、品德素质不高、心理问题突出等方面;高职教育肩负着为亿万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服务的重任,特别是在当前“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工业化进入中期、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大环境下,高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论语》等传统文化中,积极发掘其德育理念,强化其研究,对于提升高职人才素质、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语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中,没有把它抽象成一种理论。北宋时期的程颐最先讲授“因材施教”[4]。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主要指: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日常的教学实践,而程颐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和孔子的方法又有些许的区别。

在进行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认识到其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教师要从孔子的“因材施教”两个层次入手,一是根据不同的材料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二是要从学生的性格出发,分析和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高职生的教育实践,使教育更加具有实际效果。

(二)坚持表扬与批评结合

孔子很擅长把赞美和批判的结合起来。孔子以“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关爱和赞扬[5]。他也经常夸奖自己的学生,尤其是颜回。孔子赞扬他的学生,他一方面要重视他的小成就,另一方面又要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一个典范。孔子还主张,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有恰当的批判。《论语》中有孔子对学生的批判28次。他批评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不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的问题和不足,而是从旁指点他们,纠正他们的错误。近几年,由于生源竞争的原因,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在招收学生时,更注重“质”而不注重“量”,这给高职德育工作带来了困难。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缺乏自信,自我贬低,缺乏文化底蕴,不喜欢读书,追求物质享受,缺乏吃苦耐劳的企业家精神。在教育这些孩子时,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积极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的错误,而不会觉得丢脸。孔子批判是让思想政治教育贴近每一个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他们的内心,滋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孔子开创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说,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6]。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它需要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原则,使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影响,逐渐树立起自己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四)注重启发教育

孔子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注重启迪,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提高自身的素质。《论语·里仁》有一句话:“知贤者,知其者,而内自省之。”见到不贤者,就要自己反思,更加强调内在的自省,才能取长补短。“不贤”,也就是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可以参考一下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是一种内在的反省,也是孔子对人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孔子擅长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再进行指导,循循善诱。比如对子贡的教导,子贡曰:“穷而不卑,富而不骄,何也?”子曰:“但也,不如穷而喜,富贵而好礼。”孔子在对待学生的过失时,也有自己的看法。《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句话:“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在此下下了“过”的定义,认为自己犯了错误而不改正,就是错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可以不去深究学生的小过失,即使有错,只要懂得改正,也不能称为“过”。

要形成一个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从反省中汲取正确的思想,抛弃一切不合理的想法,从而实现“齐贤”之道。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讲道教育,但它必须与受教育者自身的反省相结合。讲道是外在的原因,内省的作用是外在的,外在的因素和内在的因素的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育。对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已基本定型,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见解,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自己的计划。如果只讲道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启发,使其完全相信,并主动地引导他们进行反省、认识和纠正。

(五)重视学习实践相结合

《论语》非常重视“学以致用”。《论语·学而》提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此,我们强调学习对人的重要意义,要注重实践,即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孔子非常注重实践,实践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社会行为,一种是道德行为。外在的是社会的实践,内在的是道德的。孔子教导他们要“四教”:“文、行、忠、信”。“行”即为社会实践;“文”“忠”和“信”即是当代道德实践的内涵。孔子相信,品德的培养也是必须的。《论语·泰伯》有言:“守死善道,忠于心。”。这就是要我们对自己的“道”深信不疑,要刻苦钻研、坚持“道”。“真正的道德是对道德的追求,而在学校里,德育就应该变成一种实践。”所以,当前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学而行”,既要克服“学”的盲目性,又要使“学”和“行”相结合。

结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要靠人才和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今天,要做好高职学生这个庞大的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工作,就必须汲取《论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发掘《论语》的时代意义与价值,深化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教学手段、培育优质人才资源,以打造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后发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岩, 顾涛. 《论语》所见君子概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探析[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2, 24(4):6.

[2] 姚萍, 林燕.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思政思维探析——以《论语集联韵译》课程为例[J]. 作家天地, 2020(10):2.

[3] 顾涛. 品格教育:课程思政在文科课程中的探索[J]. 北京教育:德育, 2021(2):5.

[4] 纪威俊. 今天,我们如何树人——借助《论语》精心育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28):4.

[5] 梁云. 《论语》的人格论述及思政教育价值分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8(4Z):2.

[6] 王雪莹, 张琳. 《论语》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8(4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