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总结-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产教融合视域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总结-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为例

程洋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

摘要:对铁道类专业如何做到产教融合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从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探究和总结了“段校协同”在三教改革、专业资源建设、校企双元育人、职工培训、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赢的路径与方法,最终建立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铁道供电技术、双元育人、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基础,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主要突破口,其成效直接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1][2]产教融合,是我国高校结合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教学标准改革、专业教材编写、教学质量考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构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缓解企业用工需求、人才输送链条结构优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3]

1

我校铁道供电技术专业长期开展校企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创造性地解决如何将轨道交通供电生产实际与职业院校供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融合起来,如何实现校企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如何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问题。厘清了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特征、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探索出一种高等职业教育中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路径和方法,并形成一套系统、规范、行之有效的开发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探究出了校企共同参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和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解决了专业资源库只服务于学校,而不能服务于企业的现实问题;探究出校企在三教改革、专业资源建设、校企双元育人、职工培训、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赢的方法,开辟出一种全新的基于产教融合基地的校企合作路径,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依托“产、学、研、训、赛”可推广项目成果的校企合作实践路径,形成了可供职业院校参照的范例。

2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解决铁道类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实训基地建设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校企产教融合突破点欠缺等问题。依托2017年广西高等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对铁道类实训基地建设中实现“产、学、研、训、赛”校企合作的方法与路径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是建立以校企共建、共享、共赢为基础的双元育人合作机制,保障了校企合作的正常开展。结合国家教学标准、职业规范、岗位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失衡的问题。校企协同开展“工电供”班、铁路“2+1”等双元育人模式,实现毕业生与职工“零衔接”,达到学生毕业即可上岗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时具备岗前资格培训合格证、职业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毕业证等四证),有效地解决了校企双方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人才需求错位问题,大大降低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缩短人才适应岗位的时间,也为学生能够快速定职加薪、岗位晋升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制定“产教对接、实岗历练”的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的规范,实现校企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根据企业职培、专业教学需要,利用“云物大智”技术建立在线资源库,校企资源共享,在教育教学、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等方面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校企联动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和企业职工培训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包和实训指导书,有效的解决了学校课堂与企业现场脱节的问题,既有效利用了企业生产经验和规程规范融入课堂,有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学能力融入企业职业培训,达到了双赢。

三是通过“三教”改革解决教师培养,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教学队伍等问题。校企共建企业教师实践流动站,通过校企教师互兼互聘,教师每年可到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学习现场新的工艺和工作流程,又可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到学校教学和科研中;以赛促教(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校企师资教学能力交流),提升教学能力;推动校企师资互兼互聘的“双向双融通”;实施“1313”、“老带新”工程,发挥优秀专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年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面对企业供电岗位知识、技能的需求,校企编写“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新形态教材,推动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满足“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

3

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下成果:

(1)率先实现校企融合产教基地的建设,规范合作运行机制,为企业和学校双元育人架设桥梁。面向企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轨道交通供电发展趋势,以“段校协同”为抓手,校企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建设,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特色鲜明的产教基地。

(2)率先探索与实践铁路“2+1”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实现学生到企业职工“零衔接”。在全国铁路职业院校中,率先实践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2+1”岗前培训模式,引入铁路供电岗位技能标准与规范,达到学生3年内获得“三证”(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合格证和毕业证),毕业即可上岗的培养目标。

(3)率先建立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把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学校教学优势。建立校企共享实训基地运行长效机制,构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共同整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运用“云物大智”技术,实现校企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和规范,联合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包、职工培训包,满足专业教学和职工培训、技能比武、技能鉴定等;共同完成南宁局集团参加集团和总公司继电保护工的选手培训、技能训练;协办中国国铁集团继电保护工竞赛决赛。

4

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联合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职工培训方案,逐步建立了校企深度融合的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丰硕的实践成果。

(1)全面对接企业需求,建设具有区域优势和影响力的产教基地。

建设省级“产、学、研、训、赛”五位一体的铁道供电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同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对标岗位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实训项目,合编教材,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建设专业资源库,融合“云物大智”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累计受益学生1500人次,职工2000人次。

(2)以赛促教,教研结合,校企协同打造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参与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项,自治区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8项,横向课题4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专利授权11个;校企合作出版教材5本,在编2本;教师参加教育教学信息化类技能比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5项,市厅级奖励5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牵引供电技能竞赛获得一、二等奖各1项,优秀指导教师2名。教师职称提升:教师教授级高工 1名,副教授3名,双师型教师5名。

(3)育训结合,“段校协同”开展培训资源建设与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以“段校协同”为抓手,对接岗位标准和规范,围绕接触网工、电力线路工、变电值班员等岗位开发培训包,开展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校企合作开展 “工电供”综合班、铁路“2+1”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近4年累计完成企业培训2000人次,技能鉴定1000人次;承担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继电保护工选手培训和技能竞赛;协办中国国铁集团供电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

未来在师资互兼互聘互通、新形态教材编制、教学课堂进现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尤其是在铁路运营这种特殊行业,如何结合国铁集团改革大改革和职业教育大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拓宽、优化校企双方的合作渠道与政策保障也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概念辨析[J]. 管丹.职教通讯,2016(15).

[2]王丹中.基点·形态·本质: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 [J].职教论坛,2014(34):79-82.)

[3]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Z].2014-06-16.

作者简介:程洋(1988.12-),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铁道供电方向)、专业建设与发展。

项目来源:2022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教改类)《产教融合模式下新形态教材的研究与实践——以接触网工技能培训教材为例》,项目编号:2022-JG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