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糖尿病的防治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浅析糖尿病的防治及护理

马志豪,黄磊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摘要】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模式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在逐年增加。糖尿病是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在许多国家中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8年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1994年就已达20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指出,由于目前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植物型向动物型转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正越来越多地充斥我们的生活,加.上糖尿病知

【关键词】  糖尿病;公共健康;科技

尽管中国糖尿病发病趋势严峻,但防治状况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目前我国专业糖尿病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不足,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相适应,致使中国整体糖尿病诊治率还相对较低。据统计,我国糖尿病专科医生仅约1万多人,而在2008年的糖尿病确诊率仅为15%,治疗率为77%。

第二,许多公众和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存在治疗不及时、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擅自停药、频繁换药、忽视饮食、运动等误区,从而使得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心脑血管、肢坏死、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发展严重。

以及健康生活理念不够普及,都对中国糖尿病防治能力以及糖尿病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糖尿病相关知识普及率低,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最终的糖尿病诊断率只占23.6%,其中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治疗的比例更低,将近90%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急需进行持久的糖尿病宣传教育工作。自.我血糖监测(SMBG) 情况令人堪忧,自我血糖监测的平均频率为4.5次/月,胰岛素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仅为2.8次/月。

另外,我国在糖尿病营养学和运动领域几乎还是空白,绝大多数医院目前尚无专业的糖尿病营养和运动医师。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护理人员糖尿病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较肤浅。另外,由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无暇对糖尿病人进行教育。

许多糖尿病发生于病毒感染后,例如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能与病毒性胰岛炎有关。当然是每例病毒性感染均发生糖尿病。

如破坏了大部分胰岛组织的胰腺为和胰腺纤维束性变,肾_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功能性垂体腺瘤,嗜铬细胞瘤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即症状性糖尿病。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塞、皮质激素、肾上腺能药物等均可能导致或促使糖尿病加重。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下Turner综合征等也容易合并糖尿病。

诱因

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无明显关系,而与食物组成相有关,如精制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高。由流行病学分析,高蛋白饮食与高脂饮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主要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肥胖是食物的热量超过机体的需要所致。过量进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且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可能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有什么

1、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这是糖尿病的危害。

2、对肾脏的危害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 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1I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这也是糖尿病的危害。

3、糖尿病的危害都有:对周围血管的危害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对神经的危害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五类:

1.遗传因素:与1型糖尿病- -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年龄因素: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护理措施

1.对已确诊的糖尿病应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眼底、尿微摄白蛋白、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有效地治疗。

2.对已确诊的糖尿病并发症应采用综合治疗可见,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健康教育,即大力的进行糖尿病宣传教育,尽量使糖尿病及其预防手段家喻户,使全民动员起来与糖尿病作持久的斗争。第二就是健康促进。即尽快的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及利用各种手段,对整个人群,特别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筛查。

不可否认,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会如何控制与调节糖尿病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超,张会欣,邢邯英,等. 氧化苦参碱抑制 p38MAPK 通路减轻高脂喂养胰岛素抵抗小鼠氧化应激[J].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 15) : 2872-2876. DOI: 10.4268 / cjcmm20161521.

[2] 胡波,许珏,陈忠诚,等. 2 型糖尿病患者 IL-2,IL-6 及 TNF-α 水平检测[J]. 广东医学,2006,27( 5) : 735-737. DOI:10.3969 / j.issn.1001-9448.2006.0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