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伊犁州霍城县清水河镇人民政府文化广播站 新疆省伊犁州霍城县 835207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均取得了较高成就。基于这种网络信息化技术大范围普及的前提,图书资料管理服务也随之转变,由传统的人工服务转化为自动智能的信息化服务形式,便于图书管理工作的落实,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鉴于此,本文围绕信息化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检索
1.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及创新服务的优势
(1)丰富了图书检索方式变得更加多样。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图书检索模式而言,信息化图书馆进行图书检索时更加简便,反映的信息量大,具有便于信息的传播、检索画面更加生动和形象、图书检索系统的成本较低等诸多优势。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服务形式,将网络信息化系统融入图书检索系统之中,任意读者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检索相关的关键词,检索到自身所需要和感兴趣的图书,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也能够通过对图书检索系统进行搜索记录的查阅,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图书检索服务。(2)实现了图书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升级。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推动图书管理模式的升级和创新,使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1]。在这个网络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背景下,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图书馆图书资料进行全面且完善的管理和维护、便于资料的组织整合和存储,通过互联网技术终端能够为读者用户提供全面的智能化服务,从而便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2.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
2.1资料检索与分类
部分图书馆受限于自身的基础设施条件,都选择了套路数据的方式,将自建数据作为辅助手段,导致使用进度远远不及编目进展。对此,应当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对资料检索的机制和方法进行改进,这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如运用文献专家检索系统或绘画文献检索系统等,让资料检索更加简单快捷。信息化技术在图书资料分类中的应用需要遵照既定的分类准则,才能实现自动化分类和科学分类的效果。目前文献资料分类专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资料分类混乱的问题,包含中文地质资料和文献资料等系统,文献资料系统可以通过文献向量间的近似度进行计算,当近似度较高时可以将资料进行准确的归纳分类[2]。中文地质资料系统可以根据DOS环境,运用GCLPS软件进行制作,特点便是利用了产生式表示法,类似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思维逻辑和分类准则,可以将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提高管理和检索效率。
2.2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
信息化是当前许多行业的发展趋向,图书资料管理也不例外,甚至信息化建设完美解决了图书资料管理备受“诟病”的各种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料资源的电子化和检索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等。如ACV离散控制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智能小车来完成图书资料的定位与搬运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智能小车的应用不需要考虑图书的位置,小车可以自动行走,其间可以对小车进行精准定位,操控小车完成图书资料的搬运工作。此外还可以在智能小车中加装新标定位,可以避免书架等馆内设施对小车作业带来的影响。通过上述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运行的自动化水平,还能够有效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为现代化图书馆的构建助力[3]。
2.3图书资料积累
传统的图书资料积累大多为纸质资料的收录与管理,但纸质资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易丢失、易损坏、易风化等,若出现破损则可能导致信息的丢失,纸质资料的修复会增加时间与资金成本,变相提高图书资料管理难度。以往图书馆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时,上述情况出现频率较高,且解决难度较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图书资料的积累变得更简易,且避免传统积累形式存在的各项制约,将馆藏的图书资料电子化录入数据库或计算机硬盘中,更有利于长时间存放和资料管理,使其受外部因素影响更小。信息化的图书资料积累形式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工作压力,还可以运用计算机实现图书资料的实时获取,提高资料积累效率。
3.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策略
3.1搭建图书资料综合管理平台
建立图书资料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是将院校内各个专业图书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借鉴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技术,通过开发网页版的管理窗口,实现全校范围内资源和知识的共享,从而达到服务便利和流程优化的目的,进而提升改造效率。因此,在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构建的情况下,应将图书资料纳入并整合至平台中,并且做好基础数据的维护和变更等工作。以国内某高校的图书管理系统建设为例,此系统主要分为学生管理、图书管理、借阅管理、归还管理和管理措施5大模块。其中,学生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增改删查、学生信息查询;图书管理模块包括图书的基本信息登记,图书的在库状态和位置查询;图书借阅管理包括图书的借阅和借阅信息查询;图书的规划管理包括正常的归还登记、超期或者丢失处理等工作
[4]。
3.2严格遵循图书管理系统的建设原则
(1)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和业务流程绑定,要和管理体系兼容。图书资料的管理内容涉及范围广,并且可以将每个资料的特点,按照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相融合,按照专业和区域的内容进行重新分类,并且将此内容融入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2)做好顶层规划。顶层规划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前提,如果缺乏信息化规划则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会散乱,缺少章法。对于图书管理系统建设,应该对数据库平台进行完善,对图书的在线借阅、存储和同级分析等做好统一的内容规划,防止系统的二次业务流程变更,从而对系统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调整。(3)前段控制要严格。信息安全是建设信息系统的第一位。在开展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平台登录的身份识别、访问控制、权限控制等方面比较成熟。国家对于网络安全指标、制度规范等建设相对比较规范,但是有了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并不能代表对图书管理达到了安全级别。图书资料管理应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有机整体,只有从以上两个方面管理,才能够充分提升安全级别。
3.3提高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首先,从图书馆自身角度出发,使用各类高级复杂的智能化分析算法,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损耗,而且能够解决人工录入工作量大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对海量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抓取和智能搜索,可以使节省下来的资源进行专项研究图书馆的建设和优化策略,投入智能化设备,完善图书馆的硬件资源,从软硬件两个方面提升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其次,从图书馆的使用对象读者角度出发,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的不断提升以及新技术和平台工具不断应用于服务实践中,所需要的大量图片、视频、文本等信息将能轻易获取,个体的信息如社交信息、生活数据等大量的非结构、半结构化数据也都能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决策提供参考[5]。最后,从知识流通角度讲,图书馆自身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但有利于知识从单个主体向多个主体流通与传播,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显性挖掘,对知识的重组、挖掘和发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应用资料管理信息化模式及创新服务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图书领域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各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依据自身的情况,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图书资料的管理效率和使用质量进行提升,实现图书资料的有效共享。
参考文献:
[1]武鹏.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21):133.
[2]解昀锋.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J].参花(上),2020,(06):124.
[3]王占梅.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2):173.
[4]汪子艺.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0,(03):46+48.
[5]孙云.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及创新服务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