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探讨

涂清香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尚融小学  重庆 402260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中朗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教师提高重视。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强化学生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了发挥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教师要基于学生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科学评价学生朗读,提高朗读效率等方面教学,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作用;意义;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体会到朗读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朗读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部分教师并没有体会到朗读的作用与意义,需要教师在了解这一内容的前提下提高朗读教学效率。

1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通过分析可知,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可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更多采取满堂灌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很有必要强化学生听觉能力。实际上,朗读指的是学生在表达中提高自身语言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种模式,让学生在朗读中认真听自身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错误[1]。此外,学生朗读文章时要思考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在锻炼中逐步发展自身思维。文章不同,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人理解能力不同。学生朗读实际上就是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在理解不同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中主动思考,和自身生活行为比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2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朗读课文时通常都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文章内容,发挥自身想象力理解文章的画面与事件,丰富自身情感[2]。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全面理解文章构思方式与文章结构,自主地模仿文章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此外,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以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为依据赋予合适的感情与语气,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如此,学生在锻炼中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情感,通过对方的语气了解文本内容表达的内涵。对小学生而言,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立竿见影。教师要积极应对学生思考,强化学生对朗读内容的理解。

2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朗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朗读教学效率,可从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2.1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其朗读积极性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相当重要的。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让学生深刻体会朗读的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朗读,强化对朗读乐趣的了解。通常情况下,这就要求教师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通过情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3]。其中,创设情境指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感染力较强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充满情感的氛围中,借助场景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角色扮演指的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朗读角色,通过不同的声音与情感带着感情朗读文章,让学生通过感情深入了解文章中的思想内涵与人物情感。以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较高的朗读积极性。比如教学《开国大典》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给学生重现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将视频当做背景音乐,丰富朗读情感。如此,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文本了解毛主席当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的无比自豪。可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优良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教师要在学生朗读课文时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并以学生年龄特点与知识特点为依据。低年级对词汇量的掌握不足,无法全面理解句子的结构,教师指导学生时要避免掺杂语言分析,给学生提供自主理解与朗读的机会。小学阶段的学生记忆力较好,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有利于学生熟读课文[4]。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图像,教师可以将图片、文字结合,在图文并茂教学方法中提高朗读效率,比如让学生看图片说话,这也是朗读的一种方法。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词汇量更丰富。教师可以基于文体特点,让学生对默读与朗读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重点让学生朗读经典句或优美句,让学生读出之间的感悟与理解。通过分析可知,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文体较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高效朗读,提高朗读效率。以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配角色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小组朗读,小组成员之间自主分配小蝌蚪、乌龟、鲤鱼等角色,在朗读中表达小蝌蚪想要找到妈妈的那种心情。如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产生较高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朗读效果。

2.3科学评价学生朗读,提高朗读效率

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评价的必要性。并在学生表现良好时教师及时给学生鼓励,比如“声音真洪亮”“读出了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受到教师的关爱

[5]。可见,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合适的时机及时鼓励学生。比如教学《将相和》时,教师要加大力度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观察中进一步了解学生。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情感丰富,则可以给予积极的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朗读,从而产生较高的表现欲望,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朗读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可知,教师在朗读中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积极开展朗读教学活动,启发学生思维与智力,培养学生朗读情感,提升学生朗读技巧,这对完成整体教学目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朗读,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给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科学评价学生朗读,对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化推进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央金曲尼.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J].传奇故事,2022(4):27-28.

[2]刘小颖.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江西教育,2022(15):44-45.

[3]郭艳.浅议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3):48-48.

[4]刘广宏.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小学时代,2018(23):95-95.

[5]兰想想.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7(14):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