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备研发的经验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1

关于装备研发的经验之谈

刘常泉,黄峰,范小叶,熊克威,崔亚波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南京 21004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更加深入,在强国推动的工业4.0背景下,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也在向着装备化智能化的方向大步拓展,基础设施领域的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就是机械设备,装备的自有化进展是基础设施快速布局发展的底力。对此,文章围绕装备研发过程中的开展推进实施方式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装备研发;基础设施

IABM智能装配造桥机的研发,作为三公司乃至中建八局内,当属第一次吃螃蟹、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名全程参与研发的工作人员,给我的直观感受的是,研发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这对于整个研发过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研制完成后,再回头看整个研发过程,这里面存在着很多需要总结的内容。

从研发阶段、合作模式和体系联动三个方面,分别讲述对装备研发的影响和管理措施,抓住关键节点、力求事半功倍。

在研发阶段方面,应当重视前期的调研和设计阶段,这决定了后期效果的落成和方向,进一步决定了装备研发的成败。如同高楼地基一般,地基不稳,那接下来造楼的高度和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这就是说,如果前期调研和设计工作不充分,那么这项装备研发的寿命怕是不会太长,出路怕是越走越渺茫,顶层设计对于整个装备研发项目至关重要,而这取材恰恰来自于调研阶段;一旦实施以后,按照预期进行设计,在这设计阶段不仅要匹配各专业厂家,也要找到有实力的厂家合作,设计抓不好,那后面就像脱缰的野马,不要期盼着他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回顾本次装备研发中,由于前期调研到立项的时间太少,导致一手掌握的资料不全,在构建初步方向和目标时,出现了卡脖子,也影响了整个研发的思路发散,乃至后期宣传报导时,装备作为国内外的首次发明具体内容也模棱两可。

在合作模式方面,应当采取适合的拆分,不要将鸡蛋全抛进一个篮子里面,这样不利于把控研发质量、也不利于掌握核心技术,这么说来,多做几次发包,让各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同步研发,但又互相独立,共同为我们课题做事,更利于后期成果总结和应用。但同样存在的问题就是各专业接口多,导致课题组协调工作量加大,若采取此种研发合作方式,那就需要在本课题组内增设各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长期跟踪协调,通过碰头会的方式,从设计到实施各个阶段进行顺利接洽。正是这种方式的介入,才使得这项装备研发课题中的各个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得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再组装成我们八局自己的装备技术。

回顾本次装备研发中,从机械结构设计、电气自动化设计以及监控平台系统设计这三个方面,就产生了接口对接,尽快机械结构设计单位作为电气自动化设计单位的总包,但是其沟通效果也不佳,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毕竟是两家企业,且企业之间基本是利益沟通,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都会导致其内部沟通混乱或停滞。

在体系联动方面,尽管科技研发是技术体系的工作,但是要想落地应用,离不开施工体系和商务体系的协助。甚至从体系内部划分来看,总工办工作人员倾力投入的同时,还需要试验人员、测量人员的现场配合,提供现场数据,不然在后面的工艺推演等工作中将寸步难行。装备研发出来之后,最终都要应用到项目生产中,此时就需要施工管理部在现场的管理;安全部在投入前的报检、投入中的检查验收以及后期的撤场管理;商务部在合同签订方面给予协助和统筹;物资部在现场准备以及辅件工装上的采买等等,所以抓好体系联动,是推进科研工作的关键所在。

回顾本次装备研发中,起初体系联动的不好不理想,各体系积极性不高,但在后面公司的重视以及上层领导给予的行政指令,促进了体系联动的进展,经过几次局级观摩活动,各体系也都产生了默契,以及对科研工作的认可。此类事情务必从上到下跟进,一级压着一级干,不然科研工作的进展将会无限期放缓。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以及此次装备研发的回顾总结,可以看出装备研发的管理要提至一定的高度,从上至下的推进,这不仅仅是某一个体系的工作,内部要做好体系联动,外部要做好专业对接,整体讲求稳中求进、步步为营。

参考文献

[1]杨斌.浅谈特种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4):275+277.

[2]朱雪梅,孙震海.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8):34-35.

[3]夏荣顺.关于机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8):179-180.

作者简介:刘常泉(1991.07-),男,江苏省南京人,工程师,本科,国家一级建造师,从事工作:工程机械运营管理及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