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理论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理论思考

罗文涛

崇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61123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科技日益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积极转变传统观念与工作模式,加强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全面收集、储存、分析、处理、管理城市地理信息。另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制订完善的决策方案,做好城市交通、景观、日常服务及防灾系统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工作,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理视角;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引言

引言

目前,各地区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以及数字产业化等,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基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山东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朝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围绕健康、养老和文化等行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智慧城市为建设的主要核心,也是推进数字化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建设的关键。

1地理信息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对城市规划起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分析、处理、储存、管理地表空间信息,并且将地表空间信息转变为图像等形式,从而为后续城市规划与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保证规划管理的规范性和城市建设的稳定性,从而促进现代城市化进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管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输出可视化、信息实时交换及信息快速检索查询等管理功能。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有利于实现城市地理信息处理的数字化、标准化,提高数据共享与管理水平,保证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②预测与规划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在能力,并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式,为后期规划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③分析评价功能。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城市地理信息建立数据模型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当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1.2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和各项建设工程实行的管理,主要包括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和工程建设的规划管理。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促进城乡一体化、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舒适的、和谐的生活环境,从而保证城市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2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优势

2.1节省资金投入

在城市规划测绘中,人工成本是最大的资金耗费之一,比如,针对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管网数量、敷设情况统计报表,若单纯采用人工查阅纸质档案图纸的方式,大概需要10名人员耗费2个月时间完成结果统计,且无法满足管网分布情况直观展现需求。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代替人工仅需2名人员,制作统计报表所需时间为0.5d,且可直观展现管网分布情况,在降低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规避管网改造阶段因分布不明而引发的重复投资问题,节省资金投入。

2.2降低安全事故率

在城市规划测绘方案实践过程中,因相关方对地下管线敷设情况认知不足、操作粗放,导致自然水管爆裂、电线断裂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管网管理者带来艰巨的抢修压力,而且对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系统端展示详实的城市各区域管线情况信息,规避类似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城市规划测绘中人员的生命安全。

2.3提高管理效率

城市规划测绘作业高度复杂,单一凭借人工经验的规划与测绘已偏离现代化城市规划测绘的要求。比如,发生紧急漏水事故后,相关方需第一时间掌握关闭阀门类型及其所在位置、现时运行状态,而现查资料会导致测绘延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经地理信息系统阀门坐标数据,配合地理信息系统现场放样,在十几分钟内定位阀门位置,提高管理效率,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3地理视角下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

3.1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理论

人们的生活与地理空间有关,从地理视角看待城市建设,其实是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在规划与建设时充分考虑时空布局和人地关系等,采用物联网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收集信息,以地理位置为聚合框架,通过地理大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叠合,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城市整体操作运行发展的管理标准,为城市综合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这里所述的地理,主要是地貌和土壤与水文等。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城市自然要素,做好勘测和规划以及分析,深度研究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分析地理大数据,掌握存在的规律。

3.2地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建设要点

基于地理视角进行智慧化城市规划与建设,需掌握要素的空间流动性。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背景下,产生了很多新型地理大数据,例如,人们手机终端的APP可以实时反映人员的移动变化与出行时空规律等。根据人们的出行变化,利用新型地理数据,更好地感知社会与人文经济层面的动态信息,有利于深度研究城市人与物要素的空间流动性城市化背景下,人口流动的基数和形式以及内容等产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流动空间正在呈现几何倍数扩展。推动智慧化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要从地理环境实际出发,做好城市空间流动性的分析,进而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地理位置的合理性。

在湿地生态系统周围开展商业建设,必须要进行地理学论证,若建设工作会给生态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就不可以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只能建设部分必要且小型的基础设施。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人与土地的关系本身就存在矛盾性,智慧化城市的内涵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运用地理学理论做好地理环境的深度研究,从地理环境的实际出发,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通过分析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的动态结构,有效解决人地关系的定量化短板,构建新型人地关系,最大程度上促进人与地理环境的高度契合。

3.3案例分析

某市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在具体建设中,某市搭建了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的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同时能够定位全市停车场分布与车位的空余量。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森林防火区域进行监控,若发现可疑目标后无人机会快速启动侦察,不仅能够掌控全局,而且精准高效。利用管理平台,整合汇聚各级、各部门的数据资源,设置民生服务和政务服务以及生态环境等几个专题内容。

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中采用智慧化手段,实现多个部门数据的共享共用,促使部门之间业务有效协同,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搭建完善的智慧化城市基础支撑系统,达到标准化与集约化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了智慧管廊设施,搭建了综合管理平台,使用智慧管廊APP能够完成管廊的巡检,并且和监控平台有效互动,廊内画面可以直播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达到远程、就地以及移动三方可控。某市的地下综合管廊为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为了保障各类管线稳定有效运行,达到管廊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开发建设了智慧管廊平台,对设备与设施统一管理,有效感知管网运行状态,分析对应的数据信息,达到智慧化管理的效果。

结语

在城市规划与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全面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并且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地理信息共享。另外,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还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分配城市资源,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菅文婷.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2):31-32.

[2]鲍江.传统地域空间的重塑与移民社区旅游功能的融入——以九丘田生态移民安置区建筑规划设计为例[J].江苏建筑,2020(06):8-11+16.

[3]刘元梅,马超达.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