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猪瘟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解析

古锋,张玉钏

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  四川 泸州  646100

摘要:猪瘟是病毒性传染疾病,如果在养殖场内爆发,会造成养殖户的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生猪养殖的发展。猪瘟的传播特征为快速性、高致病性,虽然现阶段我国对于猪瘟流性病症已经提出一系列较为科学的防治手段,但是针对其流行症状的措施仍然有待完善,才能够减少猪发病的可能性,帮助养殖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猪瘟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瘟;流行现状;防控措施

前言:猪瘟具有发病速度较快、高热不退和细小血管壁变性的特征。不仅如此,感染猪瘟的生猪还会出现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和脾梗死等相关问题。猪瘟病毒是黄病毒科属、瘟病毒属,具有一定的泛嗜性,在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均有存在,如果是自然感染只会对猪造成损害,最终引发败血性感染。猪瘟病毒核酸单股正链RNA,是二十面体球状病毒,包括囊膜、含类脂类,对乙醚、氯仿以及脱氧胆酸具有明显的反应特征。

一、猪瘟的流行现状

猪瘟也被称为烂肠瘟,欧洲地区称之为古典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发的具有高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性疾病。猪瘟是致使猪感染瘟疫的主要病毒,病猪免疫抑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猪瘟病毒吞噬了机体的淋巴组织,致使猪免疫系统受到影响。猪瘟主要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等多样化的类型,不同类型表现的具体症状也并不相同[1]。一般来说,最急性是猪瘟流性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病猪会出现发热和突然发病的问题,具体症状表现为高烧难退、体温急剧上升、四肢抽搐、全身痉挛,全身伴随着多个部位出血或者血斑的情况,病程周期为5d左右,死亡率高达90%。其次,急性型猪瘟是较为常见的类型,感染急性型猪瘟的病猪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的情况,后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皮下出血点或者血斑。亚急性型猪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猪的体态急剧下降,逐渐会受到身体器官衰竭的影响而死亡。对病死的生猪进行病例剖析,能够发现其肾脏和淋巴结等部位的病变特征较为明显,不仅如此,还存在不同程度出血的症状。慢性型多是由于急性型转变而来,具体表现为温度忽上忽下,食欲减退,出现便秘和腹泻的双重症状,猪的身体状态较差,不断产生贫血、衰弱和四肢无力的问题,病程可达一个月,身体器官衰竭而死,慢性型死亡率是所有死亡率中最高的一种也是近年来,猪瘟流行现状。

二、猪瘟的防控措施

畜禽传染病的流性需要借助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联系较为紧密的条件,才能够构成疾病传染的渠道,因此需要从这三点内容入手,对猪瘟问题进行防控。控制传染源,避免易感动物、隔绝传播途径,都是猪瘟防控中较为重点的内容,能够合理防控畜禽传染病,保障畜禽健康生长。

(一)传染源控制

传染源控制可以借助临床试验诊断的方式进行,首先,需要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掌握,对病情进行定期的监督,对已经感染致死的病猪,及时进行处理。对未发现病猪的猪群采用隔离监管的手段,及时淘汰质量不够优良的感染猪。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猪群的净化管理,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养猪场,需要定期对种猪进行检测,以此规避可能存在的猪瘟病毒风险问题。如果猪场受到猪瘟的侵害,需要逐步检测所有种猪和后备种猪,对于那些亚健康猪及时进行处理[2]。如果猪群尚未出现猪瘟病毒案例,需要以半年为期限进行一次普查,反复处理。如果猪场未受到污染,就需要积极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培育那些健康且无猪瘟携带的猪种。新引进的猪种,需要进行一个月左右的隔离饲养后,才能够放入猪群之中。

(二)阻绝传播源

一旦出现猪群猪瘟病毒,就需要立即采用消毒措施,对猪舍、猪栏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饲养用具和养殖场的周围环境也进行处理。定期更换消毒药物,这样能够确保消毒的彻底性和有效性。种猪引进时,需要确保当地部门对种猪进行了相关检疫,并提供了合格证明,这样便能够避免病毒的传入。最后,还需要保障产房和保育舍配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这样能够避免过多接触,减少仔猪感染疾病的风险。提升饲养管理质量,为生猪提供良好的水源条件,规划好饲养密度,实现人工对环境的干预,以免出现应激现象。

(三)提升生猪免疫

现阶段,在所有猪瘟易感动物中,较容易采取的保护措施就是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前,需要对养猪场的环境以及猪群的健康状态、养猪场规模以及猪瘟情况进行系统化的调查,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措施,根据具体的标准流程进行免疫。同时,需要使用超前免疫和重复免疫手段,确保仔猪能够受到相应的保护,以免增加疫病传播的风险。一般来说,三周龄的仔猪需要进行第一次免疫,二月龄的仔猪需要进行第二次免疫,直至养成商品猪后方可停止免疫,直到出栏。对于种猪的免疫,需要半年左右进行一次。处于非安全区的仔猪可以提前一些进行免疫,免疫结束后的一个小时,需要为仔猪提供母乳,二月龄帮助母猪进行第二次免疫。具体免疫的实际过程中,需要结合猪的实际生长状况,适当调控免疫剂量,帮助猪增强抗体水平

[3]。除此之外,需要政府给予养殖户专业的指导。区域政府需要结合猪群的不同,有针对性的为养殖户提供疫苗程序。

(四)猪瘟的防控措施

进行猪瘟疫苗的接种,在非猪瘟肆虐的地区,对60~70日龄的仔猪需要进行接种;在猪瘟肆虐的地区,需要在20日龄的仔猪身上进行接种,等到仔猪生长到60日龄之后,还需要再次接种,种猪群需要每年一次,促进免疫能力提升。在病毒肆虐时,若存在无法判断是否患有病症或者其他遭受威胁的猪,可以使用猪瘟疫苗作为预防疫苗进行接种。在接种猪瘟疫苗之后,可以适当配合甘草剂、黄芪多糖以及维生素B12等进行结合防控。

在出现猪瘟大面积侵袭的问题时,养殖者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利用捕杀和填埋的方式对病猪进行处理,切忌将猪肉流通到消费市场中,以免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处理完病猪的尸体后,需要对其居住地区进行全方位的消杀,以免病菌残留,影响其他生猪安全。对曾在一个猪舍的生猪进行隔离,隔离30日左右,确保无疫情传播,再进行放养活动。最后,可以利用火烧的方式,对病死猪尸体进行处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病菌存活,对于生猪质量有良好的保障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猪瘟的防控以及处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但是,无论猪瘟的情况多复杂,只要养殖者加强对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合理的对猪瘟问题进行控制,养殖者需要加强防控力度,以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建明. 非洲猪瘟流行特征及检验检疫预防方法[J]. 中国畜禽种业,2021,17(3):84-85.

[2] 杨威君,赵静,邹秋萍.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征和应急策略[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0):10.

[3] 莫亚华.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征及检验检疫预防措施[J]. 农村科学实验,2020(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