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应熟知幼儿年龄特征,采用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歌唱是幼儿探索学习音乐艺术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练声则是歌唱的基础。人的嗓音是柔韧的,3至6岁年龄段幼儿的嗓音未经开发则是更加的娇嫩。运力过猛或不科学的地歌唱,不利于幼儿嗓音的保护,严重者还会造成声带负荷过重变成“公鸭嗓”。因此在歌唱前,有目的地练声是非常必要的。经过一定时间的练声,不仅可以提高幼儿歌唱的技能和技巧,更能激发幼儿对歌唱兴趣。
关键词:幼儿;歌唱教学;练声
练声又叫吊嗓子,是歌唱的一种基本功训练。练声不仅要训练孩子的嗓音,发展他的歌喉,还要扩展他的音域,使他的声音优美动听、发声自如圆润、气息深沉流畅、吐字清晰干净。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技巧训练。“练声法”是笔者基于一线幼儿歌唱教学经验及从业后不断积累而研究的一套专门针对各阶段幼儿歌唱前的练声方法。根据幼儿的嗓音特点系统性的在气息练习、咬字练习、音准练习、节奏练习、练声曲练习和仪式感练习六个方面有的放矢地来进行训练。
一、幼儿嗓音特点
(一)幼儿嗓音发育特点:
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幼儿的声带和其他发声器官在6岁之前都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男孩女孩的声带长得相仿,发出的声音区别不大,统称为“童音”。幼儿喉腔较窄,声门窄而短,声带短小而柔弱、细薄、不够坚韧,因此幼儿的声调比成人要高而且清脆明亮,所以我们往往会特别喜欢听幼儿稚嫩清脆、富有朝气的声音。但是幼儿的音域较窄,声带容易疲劳,如果发音时间过长,发声方法不正确或者经常哭闹、大声喊叫,都会使幼儿的声带受到伤害,声带变厚,唱歌的声音也逐渐沙哑。到了变声期,声带更加容易充血,或出现一定程度的水肿。如果不好好保护待变声期过了之后,声音就会有所改变,部分孩子的声音会因此而变成“公鸭嗓”。
(二)幼儿的音域:
幼儿歌唱教学练声准备的研究对象主要指3-6岁儿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划分,在音域范围上的划分也是不同的。
(1)3~4岁小班幼儿音域范围在小字一组的do到la内。
(2)4~5岁中班幼儿音域范围在小字一组的do到si内。
(3)5~6岁大班幼儿音域范围在小字一组的do到小字二组的do内。
指导教师在幼儿原本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以根据幼儿练习的情况逐步向上或向下做扩展音域练习。
二、练声教学
1.第一阶段(小班幼儿)以绵顺呼吸练习为主,咬字和音准练习为辅。
每天起床后人的声音系统都还处于睡眠状态,通过气息练习和咬字练习可以让声音系统逐渐苏醒。练声时要用较慢的速度和中等音量,发声的位置要上下统一,气息要均匀。幼儿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仔细地听音(钢琴)练唱。
(1)气息练习:初学幼儿重点是需要调整呼吸方式,初步由胸式呼吸转换到腹式呼吸。在每一次的呼吸调节的过程中,都要深吸到底。吸气时,感受两助扩张、膈肌下沉;吐气时,感受所有储存的气息都完全的放松了,直至下一次吸气。运用趣味联想法可以更容易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呼吸的原理及方法。
①吸气方法:
A.闻花香:(鼻子吸气)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象,正在用自己长长的鼻子闻玫瑰花的香气。
B.打哈欠:(嘴巴吸气)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犯困的小猫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C.大吃一惊:(口鼻同吸)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正在开心玩耍的小猴,突然受到了惊吓时的面部表情状态
②吐气方法:
A.蛇吐嘶:蛇在吐芯时会发出“嘶嘶”的声音,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蛇,防守时会发出长音“嘶”、攻击时会发出跳音“嘶”。
B.轻吹纸:将卫生纸作为道具吹纸发出呼气的声音,引导幼儿观察纸被吹动,感受气息呼出的走向。
C.狗喘气:狗在喘气时会发出持续的呼气声,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热的喘气的小狗,正在吐着舌头呼气。(坚持练习可以训练对气息的控制力和持久性)
D.数大枣:一口气里持续输出(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地下一树枣;拿竹竿、打大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E.唇颤音:唇颤音也叫打嘟噜,可以帮助幼儿稳定气息,培养声带挡气的功能。练习时引导幼儿模仿摩托车发动油门的声音(幼儿开始学习时会比较困难,可以由短到长变化训练)。
F.气泡音:吐气时发出长长的打嗝声(有着按摩放松声带的作用,可以经常练习)。
③呼吸的方式:呼吸方式共分为四种分别是: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和快吸慢呼。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气息稳定通畅,声音才会松弛明亮。通过对气息不同方式的训练可以帮助幼儿绵顺呼吸,提高肺活量和呼吸稳定性,减少对声带的磨损,让声音圆润好听从而更好的歌唱。该训练对于之后在歌唱中的自由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2)咬字练习:音节在汉语言发音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幼儿歌曲教学中,幼儿对歌词发声上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及错误的发音方式。因此,咬字方式的正确的练习决定着练声是否有效合理。
①张嘴:引导幼儿想象大口咬苹果的状态(稳定下巴,抬高上颚,打开整个牙关节,舌苔放平抵住下牙齿)。
②舌打响:练声让孩子的唇舌力度得到加强从而唱歌咬字清晰。
③开口音: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大部分幼儿是不能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声音变化的,即有的幼儿只会用本嗓的声音,有的幼儿只会用微小的声音,如果无法控制嗓音的松弛和变化,老师的一些错误的引导往往直接导致了幼儿在初学时声音挤压和僵硬。在口腔打开的状态情况下,利用气息稳定的控制练习开口音。可以从(啊/哎/嗷/)向下拓展变化(如:吗/啦),练习时要注意嘴巴要竖起来咬字,使声音更加立体。这个训练,是避免今后在歌唱中出现咬字不清楚的情况,通过开口音的连续发声,找到一个固定的开口位置是该练习的关键。
④闭口音:咬字时舌头两边向上,与下巴、下牙方向协调一致,舌头不要用力抬起,舌尖抵住下牙齿。上牙、下牙要在微笑的状态下自然露出,同时在微笑状态下抬起笑肌,硬腭上部拉紧(如:咦/咪/哩/美)。
⑤半开口音:咬字时嘴巴呈唔状,嘴角放松,嘴唇略微向前噘,唇肌拉紧向上提。鼻翼打开,下牙的力量向后、向下,上颌骨向前,心里要有意识把字说清楚。(如:呜/鱼/绿)
2.第二阶段(中班幼儿)以音准练习和基础节奏练习为主的训练
音准和节奏在歌唱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音高和节奏是一首歌曲旋律的基础,只有准确的把握了歌曲的旋律才能更好的演唱歌曲并对歌唱效果的展现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音准练习和基础节奏练习在练声的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长期持久的练习,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1)音准练习
①基本音节模唱练习:
五度:上行do re mi fa sol 下行sol fa mi re do
八度:上行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高八度)
下行(高八度)do si la sol fa mi re do
②音级构唱:
A.以do作为起始音进行构唱
旋律1上行do-re do-mi do-fa do-sol
下行sol-do fa-do mi-do re-do
旋律2上行do-re-do do-mi-do do-fa-do do-sol-do
下行sol-do-sol fa-do-fa mi-do-mi re-do-re
B.以标准音la作为起始音进行构唱
旋律:下行la-do(高八度) la-si la-la la-sol la-fa la-mi la-re la-do
上行do-la re-la mi-la fa-la sol-la la-la si-la (高八度)do-la
③柯尔文手势:“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19世纪70年代优翰·柯尔文首创。该手势通过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大多幼儿因为不会运用嗓音去控制音高,导致唱不准音,“ 柯尔文手势”的学习可以使幼儿更加直观的利用空间关系识别判断所唱音的高低位置,帮助幼儿更好的稳定音高、音准。
(3)节奏练习:
①幼儿歌曲常用节拍有2/4拍、3/4拍和4/4拍.第二阶段节奏训练内包含的节奏型有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都是基本节奏型比较适中班幼儿学习。
②童谣和手指游戏是幼儿练习节奏非常好的一种律动载体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将其运用到节奏练习中,不仅形式多样且趣味十足,完美的契合了教师对幼儿的寓教于乐要求。
③音乐游戏:简单有趣的音乐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从音高、节奏、音准三个方面共同提升,有助于幼儿自主学习歌曲。教师要根据游戏的性质和内容确定适合小朋友们的游戏,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小中大班的幼儿对节奏游戏和打击乐都是很感兴趣的,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制定适合的乐节奏游戏,才能更好的锻炼到幼儿的认知,乐感,手眼协调,动作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3.第三阶段(大班幼儿)以练声曲和歌唱仪式感练习为主的训练
(5)练声曲练习:根据幼儿演唱歌曲为幼儿制定合适的练声曲。列如可以用带有趣味性的模拟动物的叫声,结合简单的旋律上下行,找到声音的发力点,从而达到声音机能的练习练声曲可以是连音,跳音,断音等。找到合适幼儿的亮音发声曲,并反复练习,达到连贯熟练。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做准备。练声曲的片段都比较短,旋律也较简单,而且针对性强,便于将幼儿精力(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训练的技巧上,通过练声曲来练声,是歌唱技巧训练的一种有效而必要的手段,也可以说是歌唱的综合性练习。
①小猫叫:我是猫,喵喵喵sol-mi-do(连音)sol-mi-do(跳音)
②蚊子叫:哼鸣(鼻腔)sol-fa-mi-re-do
③小牛叫:哞do-re-mi-re-do
④哩啦哩:sol-la-sol fa-sol-fa mi-fa-mi re-mi-re do
(6)歌唱仪式感练习:歌唱仪式感练习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的歌唱活动中,是正确练声和歌唱的前提。
①歌唱姿态:歌唱中姿态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在歌唱的时候身体要挺拔,呼吸才能顺畅。身体姿态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的配合,不正确的身体姿态,往往发不出正确的声音,就像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态,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正确的发声姿态是:
A.站立时,身体要自然直立,尤其是上半身要保持自然挺立,用脊柱挺立的感觉带动整个身体向上伸展,保持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懈瘫软,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坐着练声的身体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不能靠在椅背上,只坐整个凳面的三分之一面积,两脚分开自然弯曲,不翘腿不交叉叠起。
B.头保持于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两肩自然打开手臂下放,小腹收缩,两脚自然站立分开,也可以站丁子步(脚掌着力,身体平稳,重量分解在双脚上)全身处于积极状态。
C.面对镜头时,要学会表情控制、面部神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眉毛是精神状态重要体现,歌唱时眉毛要上扬使歌唱状态更加积极;嘴巴是声音的出口,歌唱时应当注意口腔控制,张得开、放得松,切忌紧要牙关面部狰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在练声过程中眼睛要集中有神。
D.歌唱的肢体动作可以让儿歌表演的形式更加生活化、丰富化。动作要求适当、简洁大方,切不可让自己的身体产生大幅度的动作,容易造成气息不稳挤压声音。
只有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练声或歌唱,我们的气息和声音以及共鸣才是通畅的,做到不捏不挤不憋。而且身体的放松也会带动心理的放松,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保持一个积极兴奋地状态,演唱出舒展优美的歌声。幼儿坐姿、站姿、表情、手势的培养,还可以使幼儿的舞台形象更加自信大方。
②歌唱形式的问候:将传统的师生问候转变为歌唱形式的互动不仅可以增强歌唱活动的音乐性,更加能够激发幼儿歌唱兴趣,列:
师: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欢迎来到音乐世界。
幼:王老师您好,您好您好,我们进入音乐世界。
旋律:do-re-mi-fa-sol do-sol do-sol sol-fa-mi-re-do
③幼儿起立落座的音乐提示:通过简单的音乐片段引导幼儿仔细听辨,养成有序起立落座的好习惯。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音乐旋律的听记能力。
歌唱学习的流程是了解、学习、坚持、进步、成就。正确的歌唱需要老师认真的引导、需要幼儿自律的练习、需要家长持久的督促,而最终的绽放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系统专业的歌唱学习能帮助幼儿解决很多歌唱路上的困扰,所有的练习都要以培养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多增加趣味性来吸引他们自主的跟随老师学习。
身为教师我们不追求完美,但仍希望孩子们成长的时每一步走得更稳更好,去攀爬他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1]卢婉榕.幼儿歌唱教学探究[J].黄河之声,2020(16):168-169.
[2]胡炬.论幼儿园歌唱教学[J].教育观察,2021.06.28.
[3]王洁.幼儿歌唱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讨[J].成才之路,2021.06.05
[4]冯婉燕; 徐莹莹.3~6岁幼儿歌唱音域发展研究[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11.20
[5]曾淑娟.歌唱教学中练声活动开展的指导建议[J].福建教育,2013.04.15
[6]姜宏幼.专声乐课教学中练声曲的选择[J].参花(上),2017.11.05
[7]张蕾.发声器官训练技巧[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