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浅析

吴昊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浙江 舟山 316000

摘要:电网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意味着电网系统智能化变革势在必行,也是电网体系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分析了一种智能电网信息系统;首先阐述智能电网系统的构成和划分,随后阐述系统设备的组成。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引言:智能电网信息系统是电网体系与信息化、智能化理念结合的产物,对于电网体系的升级具有决定性意义。鉴于电网体系升级革新的强烈需求,有必要分析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具体方案。

一、系统体系构成

1.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系统的兼容性通过分布式电源实现,通过分布式电源实现多种能源接入效果,为新能源、清洁能源接入奠定基础;即便是集中式的能源输入,也可以采用分布式电源方式,体现能源接入兼容性的原则。应用分布式电源提升智能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掘智能电网系统的潜在价值。例如电网体系发生供电中断现象,通过分布式电源实现紧急供电效果,保证医院、交通等敏感行业的正常供电,最大限度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

2.骨干网架。建设骨干网架有助于提升电网建设的协调性,也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电网系统的骨干网架以特高压电网为主力,充分保证用电需求扩张或者大规模用电需求场景。骨干网架提升电网系统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助于开展电网体系的协调规划工作。特高压电网主要提供1000kV级别的交流电,通过提升供电功率满足大功率级别的用电场景,例如水电、核电发电场景中大量应用到1000kV交流电,促进水电核电的有序集中开发,实现电网范围内的资源优化协调效果。

3.配电自动化体系。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转需要配电自动化体系的支撑,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智能电网的监控和管理效果,满足智能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交互需求,是维系智能电网监控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用电负荷管理和电价调整机制中,同样体现配电自动化体系的作用。由此可见配电自动化体系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提升智能电网系统体系的协调性,有效降低电网系统的线损。

4.电力设备通讯体系。智能电网系统的实现电力设备的双向通讯效应,相比于传统的单向通讯模式有很大提升,信息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体现智能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效应。电力设备内部的信息交互更加顺畅频繁,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进一步优化,最大限度降低电网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

5.电网监测。电网监测是电网运行体系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可以发挥传感设备的优势并建立电力传感系统,体现智能电网系统的自动控制优势。对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安全问题可以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问题的影响,发挥实时监测的作用。降低电网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于断电现象,应用电网监测机制可以及时监测并处理断电故障,降低断电现象的不利影响。

6.互动终端。智能电网系统的突破点之一在于与用户的智能交互,互动终端的设置有效促进用户与电网系统的互动,进而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用电行为。提升电力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促进用户交互,用户在优质的交互环境中可以表达服务诉求,提升用户的满意程度。智能电网系统收集用户的用电行为信息,掌握用户用电规律并确定用电负荷,实现电力负荷的合理调节效果。电力企业可以根据智能电网系统反馈的信息建立供电方案,兼顾用户用电和资源分配双方面要求。

二、系统体系划分

1.传感测量系统。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行需要用户信息数据支撑,整理用户信息数据并确定后续供电方案。传感测量系统面向个人用户以及电网运行两种场景,前者主要服务于个人用户的用电测量,后者服务于电网运行维护体系。传感测量也是智能电网系统的核心理念所在,例如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应用的SCADA系统就属于典型的传感测量系统。

2.数据显示存储系统。电网系统通常具有结构复杂、设备类型多样的特征,来自于不同厂商、适用于不同标准的设备应用在同一套电网系统中,对电网系统的设备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数据的实时传输与显示,由于不同电网系统设备遵守不同的数据标准,显示的数据很难真正统一。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数据存储模型的作用;例如建立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存储系统,也可以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在数据显示存储体系中,发挥数据存储的作用。XML关键词存储方式的应用,有效节省存储空间并达到良好的数据存储效果。

3.智能决策系统。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转必须要有决策体系的支撑,由于智能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产生大量数据信息,如果要用好这部分信息,需要开发智能决策系统。例如通过智能电网系统获取到用户需求后,需要分析用户需求并给出电力系统运行的决策。应用决策系统并结合云计算技术,有效保证电网稳定性并发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提升智能电网系统决策的精准性。

4.控制系统。完整的电网系统包括配电、用电等多项环节,对于每一项环节都要做到精准度控制和执行,确保电网系统处于高效运转状态。控制系统的应用,提升电网系统的参数控制效果,保证电网系统各个环节的频率、相位、负荷等指标处于正常运作范围,提升电网系统的控制能力,确保电网系统工作节奏正常。

三、系统设备组成

1.总体分析。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主要关注到控制体系和测量体系两部分,同时还要包括网络通讯模块,为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行提供优质的网络环境。关于智能电网系统的网络环境,又可以根据实际用途划分为多种类型,例如面向个人电力用户的个人用户网络、服务于整套电网系统的主干通信网络;与此同时构建智能电网系统的完整网络指标体系,针对智能电网的上层部分建设网络。

2.控制测量设备。控制设备和测量设备在智能电网系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保证智能电网系统运转的重要基础。智能电网系统的根本目标在于“智能化”与传统电网体系的融合,对于传感器的应用需求相对迫切。因此在控制测量设备体系中注意传感器的应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并部署在恰当的位置。目前可以应用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传感器包括电网运行维护、用户个人测量等多种类型,为开展用户个人测量和电网整体测量奠定基础。智能电网系统需要完成的测量控制任务相对繁重,需要监测电网的运行频率以及电流、电压等常规参数;针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电网系统参数异常现象进行纠正,体现电网参数乃至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效应。

3.通信网络。通过总体分析,可见智能电网系统的网络体系涉及到主干通信、上层应用、网络指标等四个方面。首先是智能电网系统的个人网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星型结构或者网状结构;通过局域网连接个人网络,通过广域网实现个人网络与智能电网系统的对接。骨干通信网络关注到电力网络和信息网络两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可以构建两者结合的网络体系,也可以采取电力与信息网络相分离的方式。针对上层应用网络,可以考虑引入覆盖网络技术,发挥覆盖网络技术的信息化效应;对于智能电网系统网络的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电力网络的延时效应,同时要兼顾网络自身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为智能电网系统提供足够的支撑。

结束语:智能电网系统的作用和价值不言而喻,在电网升级改造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作用,通过布局智能电网系统,将更多智能化、信息化因素融合其中,从根本上推动电网系统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宋志伟. 智能电网的系统规划技术应用[J]. 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6):184-185.

[2]李建勇. 浅析智能电网系统的发展与市场前景[J]. 电力设备管理,2021,{4}(04):31-33.

[3]王浩然,王涵,魏玮. 传感器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21,29(02):54-55.

[4]闫嵩琦. 智能电网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实现[J]. 微型电脑应用,2020,36(10):161-164.

[5]吉银.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项目安全管理研究[J]. 决策探索(中),2020,{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