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穿刺术在肿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2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行传统穿刺法留置PICC导管,观察组则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穿刺术,对比两组穿刺时间、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偏短(P<0.05),总穿刺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患者不适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轻于后者(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通过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穿刺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超声引导;塞丁格PICC穿刺术;肿瘤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我国得到首次应用。因此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及适于长时间留置等,因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现阶段,我国在进行PICC穿刺置管时,大多选用两种方法,即超声引导、肉眼观察,于超声引导下行PICC穿刺置管,需具有PICC穿刺资质认证的护理人员进行。PICC穿刺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最多,但传统的PICC置管耗时长、失败率高、患者局部受损严重,不利于长期给药[2]。而基于超声引导下,采用经过改良的塞丁格穿刺技术实施PICC置管,对于局部血管条件较差者,有着比较好的置管成功率。本文采用此术为肿瘤患者输液,效果突出,现对此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4年10月-2018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来院后,均进行CT或者MRI检查,都被明确诊断为肿瘤。另外,将存在免疫障碍患者排除掉,另将血液系统异常者也一并排除掉。针对所选取的这些患者,采用当前普遍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围绕患者进行分组,一并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均为16例,对照组中,男6例,女10例,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为72岁,平均(44.8±3.4)岁;乳腺癌5例,肺癌5例,肝癌2例,胃癌1例等;观察组中,男7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33岁,年龄最大者70岁,平均(44.1±3.5)岁;乳腺癌5例,肺癌3例,胃癌2例等。两组年龄经系统化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观察组 用血管超声仪、导针器、改良塞丁格穿刺套件及21G穿刺针。首先将各置管用物备好,取平卧位,外展上肢,使之与躯体之间呈90°,在目标静脉处,置入超声探头,使目标静脉的走行与探头相垂直,显影血管,使之位于屏幕中央,调整图像,维持其最佳;对静脉中有无血栓进行细致查看,把血管与体表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并测量血管内径,原位旋转探头(90°),对血管方向、走行进行细致观察,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导针器;将穿刺点标记好,对导管置入体内的长度及左右臂围测量出来,并记录好。操作者将穿刺位置固定好,并对屏幕中的进针点进行观察,自导针器把穿刺针置入,见回血后固定;经穿刺针芯把导丝柔软端送入15cm;对穿刺点进行轻压处理,将导丝固定,将穿刺针撤出;于穿刺点边缘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2%),用扩皮刀沿着穿刺点实施扩皮处理,把扩皮鞘沿着导丝旋入静脉,将导丝及内鞘固定好,并同时撤出静脉;然后将导管沿着外鞘送至血管,达既定长度后,便可将外鞘撤出;超声探头检查有无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若有异常,及时处理,将支撑导丝撤除,对导管进行修剪、固定。完成置管后,经X线摄片,记录导管位置。(2)对照组 采用16G、14G穿刺针与4F三向瓣膜式单腔导管,依据传统PICC穿刺方法进行操作,固定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渗血、肢体肿胀、局部感染);另比较两组舒适度情况。(1)根据相关资料表明静脉炎评定。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即0级。如果穿刺部位发红,且伴有或无疼痛,即1级,若穿刺部位疼痛,且伴肿胀或(和)发红,即2级;如果穿刺部位疼痛,伴有肿胀或(和)发红,形成条索样物,能够触及条索状静脉,即3级;如果输液部位疼痛,且伴肿胀或(和)发红,能够触及条索状静脉,有脓液流出,即4级。(2)舒适度。采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3],对两组舒适度展开评定,轻微不适:1-4级,中度不适:5-7级,重度不适:8-10级。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 X2检验;若组间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则由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对比
观察组穿刺成功16例,成功率100.00%;对照组穿刺成功13例,成功率为81.25%,观察组明显偏高(X
2=3.65,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为(30.12±15.65)min,对照组(43.75±10.12)min,观察组明显偏短(t=4.12,P<0.05)。
2.2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见表1.
表1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 例数 | 机械性静脉炎 | 穿刺点渗血 | 肢体肿胀 | 局部感染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16 | 1 | 0 | 0 | 0 | 1(6.25) |
对照组 | 16 | 1 | 1 | 1 | 1 | 4(25.00) |
X2 | 3.71 | |||||
P值 | <0.05 |
2.3两组舒适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适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轻于后者(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舒适度对比
组别 | 例数 | 轻微不适 | 中度不适 | 重度不适 |
观察组 | 16 | 10(62.50) | 2(12.50) | 0(0.00) |
对照组 | 16 | 14(87.50) | 5(31.25) | 1(6.25) |
X2 | 3.37 | |||
P值 | <0.05 |
3.讨论
改良塞丁格技术实际就是借助小号针头或套管针,实施静脉穿刺,待进血管后,利用穿刺针或套管,将导丝送入,且用手术刀刀鞘将皮肤微扩张,沿着导丝方向,把插管鞘组件送入,把导丝拔出,并将插管鞘留下,把PICC置入的技术形式[4]。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PICC穿刺置管,最终结果得知,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穿刺术相比传统PICC置管,不仅提高了插管成功率,而且置管后并发症也得到大幅减轻,因而有助于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5]。需要指出的是,应用PICC穿刺技术为输注高渗液体、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药使用及肠外营养支撑等,均提供了一条无痛且高效的治疗途径,不仅能减少机械性静脉炎、感染、肢体肿胀等并发症,而且还能有效控制医疗风险,提高整个操作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志云, 李兰, 韩秋英. 超声引导下二次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在1~12月龄患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6):96-98.
[2]李爱敏, 张莹, 孙巧枝,等. 不同切口方法对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减少渗液的效果观察[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 30(1):49-51.
[3]吴孝妃, 曾冬阳.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研究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2):29-31.
[4]雷静, 黄剑平, 黄玉葵,等. B超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肱静脉置入PICC导管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8, 32(4):611-613.
[5]宋文静, 朱艳飞, 刘娟莉. 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在携带心脏起搏器患者PICC置管中的护理体会[J]. 社区医学杂志, 2017, 15(5):75-77.
作者简介:王德丽,女,本科,主管护师,(1986.2-)。
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邮编: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