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史瑶

献血服务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对采血不良反应、采血护理质量与献血者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献血者89例,按照管理模式分组,A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44例,B组(常规护理管理)45例,比较护理质量、采血不良反应、满意度。结果采血成功率比较,A组穿刺一次成功率[97.73%(43/44)]高于B组[80.00%(36/45)](P<0.05);护理质量比较,A组[(99.68±0.31)分]高于B组[(84.41±4.27)分](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A组[0.00%(0/44)]低于B组[6.67%(3/45)](P<0.05);满意度比较,A组[100.00%(44/44)]高于B组[84.44%(38/45)](P<0.05)。结论针对献血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有效提高采血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献血者满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血站;采血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前言:采血是血站重要工作内容,采血护理质量不仅影响血液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献血者和用血患者安全。相关调查显示,献血者常见血肿、头晕等不良反应,与采血技术和患者心理因素有关,影响采血顺利进行。为促进安全采血,必须积极提高采血护理质量。与常规护理相比,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是以持续提高采血质量为预期的护理模式,更具严谨性和科学性[1]。本文从2021年3月~2022年2月血站献血者89例资料回顾分析,说明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观察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89例献血者,护理模式分组,A组44例(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性别:男/女=27/17,年龄(20~59)岁,平均(39.26±8.39)岁。B组45例(常规采血护理),性别:男/女=26/19,年龄(21~58)岁,平均(39.29±8.37)岁。资料可予分析(P>0.05)。

纳入标准:(1)血站献血者;(2)年龄(18~60)岁;(3)自主意识清晰;(4)献血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沟通能力异常;(2)智力障碍;(3)精神疾病;(4)资料不全。

1.2方法

B组行常规采血护理:规范采血流程,采血前核对献血者信息,实施采血前宣教沟通,采血后及时送检样本。

A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1)总结实际采血经验,收集循证资料,积极开展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等,对当前采血护理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全方位分析管理或执行缺陷,设计优化护理方案。(2)由医疗专家与高年资血站护士对执行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明确缺陷诱因,针对性改进护理培训计划,进行责任意识培训,提高采血风险认知,激发采血护士能动性。(3)持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采血护理进行执行监督,及时发现和针对性解决执行缺陷,持续完善护理操作,优化管理流程。(4)对采血护理质量进行动态评价与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定期回顾总结,持续进行环节完善,落实奖惩激励制度,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考核,落实执行监督,提高护理质量。全方位监督护理执行质量,予以持续完善。

1.3观察指标

穿刺质量:统计穿刺一次成功率。

护理质量:管理组自制调查表,从规范流程、采血技术、健康宣教、专业态度、无菌操作5个方面进行评价,(0~20)分/项,总分(0~100)分。

不良反应:统计溶血、血肿、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满意度:管理组自制调查问卷,献血者填写后当场回收问卷,统计评分。评分(0~100)分。(1)评分>90分,优;(2)(81~90)分,良;(3)(71~80)分,中;(4)(0~70)分,差。满意度=[(1)+(2)]÷(本组n)×100.0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血站献血者数据,计量资料(护理质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穿刺质量、不良反应、满意度)以率(%)表示,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穿刺质量

A组一次穿刺成功43例,成功率为97.73%(43/44);B组一次成功36例,成功率为80.00%(36/45);A组成功率率(97.73%)>B组(80.00%)(P<0.05)。

2.2护理质量

A组质量评分>B组(P<0.05)。见表1。

表 1 护理质量[分,()]

组别

A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B组(常规护理管理)

P

n

44

45

专业态度

20.00±0.00

17.03±2.73

<0.05

采血技术

19.97±0.03

17.10±2.65

<0.05

健康宣教

19.95±0.05

16.95±3.02

<0.05

规范流程

19.98±0.02

17.12±2.64

<0.05

无菌操作

20.00±0.00

17.54±2.36

<0.05

总评分

99.68±0.31

84.41±4.27

<0.05

2.3不良反应

A组无血肿或溶血发生,发生率为0.00%(0/44);B组发生血肿1例,溶血1例,头晕1例,发生率为6.67%(3/45);A组发生率(0.00%)<B组(6.67%)(P<0.05)。

2.4满意度

A组满意度(100.00%)>B组(84.44%)(P<0.05),A组差评率(0.00%)<B组(4.44%)(P<0.05)。见表2。

表 2 调查结果[n,%(n)]

组别

A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B组(常规护理管理)

P

n

44

45

29

17

15

21

0

5

0

2

满意度

100.00(44/44)

84.44(38/45)

<0.05

差评率

0.00(0/44)

4.44(2/45)

<0.05

3讨论

当前医学技术水平无法实现人工制造血液,但在临床治疗中,许多患者需要输注血液治疗。临床用血基本依靠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属于公益行为,对于挽救他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保证献血者安全献血和提高血站质量是血站工作重中之重。但是受到管理方法和执行监督不到位等影响,部分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低于预期,影响无偿献血者献血积极性,导致血站血液短缺等。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应用于血站采血护理中,其目的是有效提高献血者献血积极性,改善献血者献血体验,减轻献血者顾虑。在此护理模式执行中,重点是积极发现采血护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全面排查护理缺陷,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积极完善护理措施。在此过程中对采血技术和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加强专业培训,促进采血人员形成积极的服务意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和采血护理等[2]

穿刺质量显示,A组一次成功率较高,显著优于B组,与B组相比,A组多次穿刺情况减少。减少多次穿刺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可降低溶血风险,促进采血安全。

护理质量显示,A组流程规范性较好,采血态度专业,对献血者进行高质量健康宣教,无菌操作和采血技术较好,与B组相比比较符合管理预期。该数据显示,A组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显示,A组未发生显著不良反应,B组中血肿和溶血各发生1例,此外还有1例患者头晕,采血护理质量低于A组。该数据显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可缓解献血者采血时不良反应,促进安全采血。

满意度显示,A组献血者满意度较高,无差评或者中评发生,B组满意度相对较低,此外可见差评。该数据表明,A组护理更符合献血者对采血护理的要求,患者对该组护理执行比较满意。

综上所述,在针对血站献血者实施护理干预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缓解献血者采血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在血站采血护理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彭芳,双莉华,游桂梅等.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血站采血中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5):217-219.

[2]邹惠荣,丁淑荣,李星.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4):2501-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