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熊苗

武汉市第五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224008

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本院神经外科共3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为行介入治疗手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神经外科共7例患者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处于43~74岁之间,全部接受数值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经检查证实,2位患者均为后交通动脉瘤,1位患者为前交通动脉瘤,3位为脑中动脉瘤,1位为椎动脉的基底动脉瘤。根据Hunt-Hess的分类,1名为 I型,1名为 II型,3名为 III型,2名为 IV- V型。全部患者在医院3天内均进行了血管栓塞术。

1.2方法

1.2.1介入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了全身麻醉,并进行了股动脉导管的插管和全脑血管造影术。要全面认识动脉瘤;微型导管探针经过导向导管,以超选方式插入到动脉瘤腔之内,再由微型导管将电释放的弹簧片送至脑室进行栓塞。

1.2.2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

手术前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度。为了确保手术前的护理质量,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护理人员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护理评估。大部分的临床资料表明,有效的护理评估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掌握患者的生活体征、营养状况、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护理需求,从而确保患者在进行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期间可以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第二,基础护理。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特别是在出血后,其疗效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手术之前要保证患者住院环境的舒适、安全、整洁,尽量减少家属的探访,保证患者的绝对卧床。并根据患者的咳嗽、打喷嚏、排便等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预防再次出血。另外,对于需要在手术中安支架的患者,必须在手术之前服用双抗药,以避免出现血栓[1]

第三,心理护理。由于年龄因素、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疾病及其治疗认知因素、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导致手术前产生各种消极的心理因素。为此,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为患者解疑解惑,建立对疾病的信心。陈美娜对62名颅内动脉瘤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手术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较高,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病人的消极情绪得以缓解。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遵从程度明显提高。

第四,病情观察。有研究指出,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意识、皮肤、瞳孔、血脂等指标,基于这些指标来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确保患者在最适合的情况下进行治疗,确保手术的顺利和成功。根据病人的情况,可以早期诊断出病人的动脉瘤。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确保了手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

(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对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反应有很大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做好手术器械准备、药物准备、静脉通路建立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工作之后,要主动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合作,防止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有文献报导,对于没有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出现血管爆裂的机率约为2%~3%,采用适当的止血、降压药,保持血压平稳(100~110 mmHg/60~80 mmHg),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术后严密监测对比液流量的改变,可准确地判定血管痉挛的情况,提高血容量,及时使用抗痉挛药,保证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3]

(3)术后护理

第一,一般护理。将床头抬起15~30度,有助于促进静脉的循环,减少脑部的浮肿,减少颅脑内压力,用针刺一侧的四肢固定6~8小时,预防穿刺处出血;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躺2~3天,要有3~4个星期的活动,以预防弹簧片的脱位;晕厥合并呕吐时,宜选择侧卧或侧躺,这样有助于排泄和呕吐液,避免误吸。保证呼吸顺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保证大便畅通,并多喝水。有助于造影剂的清除。放置导管后,必须保证导管畅通,定期进行尿路冲洗及尿道消毒。预防各种合并症。保持肌肤及口腔清洁,定期翻转,并对被压迫的地方进行按摩,保证动作的轻柔。

第二,病情观察。手术后1~2天继续进行心脏电图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的情况,尤其是对患者的血压,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和四肢的运动,注意观察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现象,注意不要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用力排便、感冒等,如果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齐。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头痛、呕吐等情况,如对光的反映减少或消失、血压骤降、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要及时就医,并对 CT进行复查,找出病因,经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第三,穿刺部位护理。术后在针刺处进行20~30分钟后进行压力包埋,挤压8小时,同时将针刺一侧的肢体固定24小时。重点检查针刺的位置是否渗血、肿胀、温度、颜色、末梢血供及足后血管的搏动;在针孔位置应注意消毒,防止感染;应加强对皮肤的压迫和绷带的弹性,以避免局部皮下出血[4]

第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在此类介入手术中,脑部痉挛是最普遍的一种并发症。手术后应注意病人的神经反应,如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如果病人有头疼、低血压、短暂的知觉丧失、四肢麻痹等临床症状之时,护理人员需要立即向医师汇报,并由医师协助治疗。我们一般采用尼莫地平2-4 ml/小时的静脉注射,持续24小时,持续7天。之后服用的是尼莫地平片,促使患者的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其保持在稍微高于正常人的范围内,这样可以减少到最小限度的收缩。提高了脑部的血液供应。经护理,本研究中合并脑血管痉挛的病人全部痊愈。尼莫地平作为一种独特的钙拮抗药物,可有效防止和清除多种血脉中的活性成分或代谢产物所致的血管紧缩。尼莫地平有降低血压、头痛、头晕、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使用尼莫地的时候要注意滴速度。要避免阳光照射,要留意血压的改变。脑梗的护理。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要注意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语言、四肢的运动等,注意有没有肌张力下降、感觉减退等,多与患者沟通,帮助他们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肢体的运动。手术前要进行低分子量的肝素类治疗,之后需要口服一些对胃有刺激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比如肠溶阿斯匹灵、波利维等。通常是在早饭后吃。应尽量减少使用酒精饮料、复合维生素、维生素 K等对抗凝剂的作用。抗凝药物会导致出血,需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口腔粘膜出血、是否有出血点、淤青等情况。要经常进行血液检查,确定凝血时间。若发现有大范围的脑梗塞,可考虑使用亚低温治疗,以减少组织内的氧气消耗[5]

2结果

本研究全部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之后,所有患者的生命指征均趋于平稳,合并发生脑部痉挛、脑栓塞等并发症的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及康复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均得到改善,康复出院。另,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讨论

总而言之,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介入治疗中,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需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术前、术中及术后,通过护理协同治疗来提高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致残及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潘文龙, 赵浩, 周染云,等.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20, 35(10):3.

[2]杜雪文.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

[3]杨晓燕. 分析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4]郭军.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30例围手术期护理报告[J].  2022(18).

[5]丰秀娟.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43例围术期护理干预[J].  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