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探究

解海燕

乌鲁木齐市第七幼儿园,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幼小衔接教育指对即将步入小学的幼儿,进行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教育。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及幼儿园都比较重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而忽略了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行为习惯;策略;独立自主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其与日后孩子所接受的中小学教育不同, 幼儿许多行为习惯的养成多半是在幼儿园这一阶段形成的,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就好比盖高楼打地基,地基打的越牢固,楼房才能盖的越高。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对于幼儿步入小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一)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无论是在环境上还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相对轻松活泼、生动。学习和生活设施相对集中,活动室、盥洗室、就餐等紧密相连,幼儿生活起来比较方便。但幼儿一旦步入小学,面对环境的变化,部分幼儿就会表现出焦虑、无法适应等情况。因此在幼儿进入大班之后就是幼儿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按时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能做到注意力集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丰富多彩的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获得各种感官性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而小学教育是学生接触国家基础教育的开端,它与幼儿园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就会难以适应。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应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小衔接应具备的行为习惯

(一)主动性的培养

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独立性的培养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独立意识,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并自觉去做,培养幼儿自理、自觉的能力,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独立性强的幼儿,上小学就能自己整理书包,管理好学习用具物品,按要求安排好时间,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三)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人际交往能力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等,结果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降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减弱。这一能力与主动性密切相关,应重视培养。

(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的培养

小学环境中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如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上课前书要摆在书桌右上角、上课不喝水、坐姿端正、不能搞小动作等等。新入学的幼儿往往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所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尤为重要。

三、幼小衔接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方法

如何做好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幼儿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的培养以及发展幼儿动作和增强儿童体质这一幼小衔接工作是贯穿于学前教育的全过程的。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到了大班下学期,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以帮助儿童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

(一)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

1. 调整一日活动作息制度: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作息制度,以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为前提,大班下学期可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减少游戏时间,延长集中教育活动时间,每次可达35~40分钟,也可以适当增加课时,如上午安排2~3节、下午也增加一节集中教育活动。

2. 改变活动室环境的布置:大班后期活动室环境要减少活动区角,扩大图书角,增加图书角的书籍;将6人围坐的小桌椅改为类似小学低年级的双人桌椅,按小学方式排列;绒布板与磁性板改为直接使用黑板。

(二)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

1. 开展培养幼儿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大班下学期的教育内容可安排培养幼儿小学适应性方面的内容。如,认识小学及其学习生活,培养幼儿的各方面适应力。如,可在活动区里增设整理书包的操作活动等。激幼儿童入小学学习的愿望,形成生理、心理和能力上的准备。加强普通话的语音教育,学习正确发音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培养幼儿理解课堂语言,培养幼儿良好倾听的习惯和说普通话的积极性。加强前阅读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大班下学期,教师可以一次或多次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熟悉小学环境,有条件的可以深入到课堂,观察了解小学生上课的情况,包括课前准备,倾听教师讲课,举手发言,上黑板书写,回答教师提问等学习行为习惯。参观后回园要引导幼儿讨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进一步激发幼儿向往小学之情。

(三)家园合作,共同培养

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如,家长可以根据小学作息制度来要求幼儿按规律完成,做好督促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幼儿的心理疏导,不断地鼓励和帮助幼儿。

结语

既然培养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我们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来帮助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点滴累积的过程,所以一定要从小事做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能做到坚持下去,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将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做真做实,以帮助幼儿在成长之路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高岚:《学前教育学》,广州:广东高等师范出版社,2004

[3] 虞永平主编:《幼儿教育观新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