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写景抒情散文中的名篇,也是步入人生中途的作者唱出的一首秋天的赞歌。《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写景抒情的散文,独特在于它朴素凝练的语言,在于它精巧匀称的文章结构。笔者试从语言特色和文章结构两方面对《故都的秋》展开赏析。
关键词:故都的秋;语言;结构
《故都的秋》的结构、取材、都很有特点,出色地运用了议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语言洗练、细致而自然,是郁达夫的物事散文的精品。笔者试从语言和结构两方面对《故都的秋》的写作特色进行赏析。
一、语言特色
郁达夫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或描述,或记叙,或状物,都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并且能文随意遣,无复窒碍。《故都的秋》便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文字功力,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语言的俊逸风格,笔者试从句式、修辞、音韵、选词等角度赏析《故都的秋》的语言美。
1.整散相间的句式
文章中运用整散句相间的句式参差错落,别具美感。例如“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又如“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2.数量词的妙用
品味语言需透析关键语句,领会言语的精妙细微,《故都的秋》当中有不少数量词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例如第三段中“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其中“一椽”“一碗”“一坐”“一丝”等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一椽”表明房屋进深狭窄局促,作者即使暂居故都简陋破小房屋也自得其悠闲自如的满足之意。舍“一间”而用“一椽”,其间隐含着作者对故都发自心底的深深眷恋之情。再如“一坐”,姿态洒脱,随性而为,有一种惬意恬淡的感觉;若改为“在院子端坐下来”,则拘束了赏秋的心灵。细细品读“一椽”“一碗”“一坐”“一丝一丝”等相关语句,除了闲适、清幽、从容的感触外,还或多或少又有那么一种落寞的意境、姿态与氛围。
3.修辞格的运用
(1)排比
本文有许多并列的句子或短语,使得语言具有工整、雅致之美,这与排比修辞格的运用分不开。排句也是本文语言中的亮色,看似随意,实则严谨,例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有关“来得”的短语精要的概括了全文的旨意,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比喻
在文中,作者就是采用了一系列奇特的比喻,把无形的秋写得形神兼具,可触可摸。如“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作者用反喻的方法将江南之秋比作“半开的名花”、“(让人喝得)半醉的美酒”,名花含苞欲放,半开不开,方能让人尽情欣赏到它的美态;美酒浅尝辄止,半醉不醉,方能让人充分品尝到它的相冽清醇;秋却不能这样,必得充分欣赏,尽情领略,方能酣畅淋漓,令人感到尽兴和满足。
4.平仄音韵的交错
作者郁达夫兼具诗人身份,《故都的秋》也结合了诗歌与散文的特点,文中平仄音韵的交错使得散文语言富有节奏与诗性,回环不断,一唱三叹。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ùn)“淡”(da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二、分析结构
《故都的秋》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格式,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作比较,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文章首段总写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感受,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文末段总括,写北国之秋色浓味永,抒发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故都的秋》行文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部分充分展开,记叙描写尽显清秋的意味、意象与图景,议论抒情则酣畅淋漓、兴之所至。
本文在抒情上的结构也很值得我们学习,郁达夫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故都的秋》主观成分和抒情色彩浓重,也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它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有研究者认为,文章取名“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含有以故都喻故国故园之意
【1】。郁达夫把自己对故都秋天的情感都熔铸在了文章开头的“想饱尝一尝这‘秋’”、中间的“觉得有点儿落寞”以及结尾的“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中,充分展现了情感的连贯性,彰显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董一菲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J].中国教师,2020(8).
作者简介:杨素(1998.07-);女:汉族;江苏东台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