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伴随着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广大民众对于环境及安全相关的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地下建筑空间因为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和特点,即内部通道多、各类业态紧密衔接,如果发生火灾险情,后果将不堪设想。火焰在地下空间蔓延速度比较快,容易在短时间内生成有毒的浓烟,火焰扑救以及人员撤离难度较大。本文就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方案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
0引言
地下空间建筑具有多种用途,其中购物商场、娱乐场所、停车场、仓库、交通场地等空间建筑是人群密集场所,人流量密集、流通性强。而地下空间建筑结构复杂、环境封闭,如果发生火灾事故,人员不易疏散,会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一般地下空间建筑工程需要一定的消防技术、消防器材设备、消防人员、消防通道、消防救助场所等来应对各种火灾事故。
1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的特点
1.1火势蔓延迅速温度上升快
一般地下空间里建筑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因为地下商场的租金要相对便宜,所以摊位比较拥挤,空间也是能用尽用,各种货物摆放杂乱。由于物品的种类繁多材质也是多种多样,大量物品属于可燃物;并且地下空间各种电器使用频率高,一旦出现火苗,这些堆放的物品以及店铺使用的装饰材料便成为火灾的助燃物,促使火势快速蔓延。由于地下空间建筑较为紧密、空隙少,只要发生火情,燃烧所产生的热和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由于热量越堆积越重,地下空间建筑内的温度便会急剧上升,严重情况下会有“轰燃”的发生。
1.2烟雾浓烈,高温毒物,不易救援
地下建筑物空间是封闭密集的场所,如果火灾发生后,烟雾不易排出,在火灾高温状态下烟雾会快速蔓延变得更加浓烈,部分燃烧物还会排出有毒气体,加剧火势。另外,因为起火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火灾发生位置处的温度会急剧上升,附近地区的温度也会渐渐上升,这些会给灭火救援和应急疏散带来阻碍。
1.3人员疏散困难
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人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防火常识技能等各有不同,再加上对地下空间的结构不够熟悉了解,人们就会出现慌乱的情绪,人们会争先恐后地逃命,采用不恰当的逃生方式,人多拥挤更容易受到伤害也难免发生踩踏事故。加上地下空间建筑安全出口较少和安全出口宽度的限制以及人员对安全疏散出口的不熟悉、不了解等因素,地下空间建筑内火灾人员疏散的难度要远远超过地上建筑火灾的人员疏散难度。通常情况下建筑发生火灾,为避免火情触及相关电线电路造成更大的伤害,会第一时间切断电路,只保留应急照明设施,而地下空间建筑本身远离地面,采光不好,仅有应急照明灯光源稀少昏暗,加上浓烟,疏散人员可视范围小,疏散速度下降。
2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措施
2.1开展应急疏散和排烟散热救助
对于地下空间建筑火灾的救援需要重点围绕消防应急通道疏散和排烟散热工作进行,从而提升救援效果,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实际的应急疏散和排烟散热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提高消防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向他们宣传和普及基本的救援知识、逃生常识和灭火救火常识,提升消防人员的职责意识,并定期组织消防员开展日常灭火救援演练,保证每一个消防员都具备专业的消防救援知识和技能,提高灭火救援工作效率。第二,消防部门需要购置一些先进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督促消防员定期学习和操作,从而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可以正确使用各种灭火救援器材,并及时引导人员进行逃生。第三,对于地下空间建筑基地,需要安装各种排烟散热设施,比如排烟管道、通风口,以此保证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可以通过这些排烟散热设施进行排烟散热,避免人们吸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另外,消防人员也可以使用其他机械式的排烟,并利用喷雾枪对烟雾进行稀释,从而减缓温度升高速度,将烟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人员安全出逃。
2.2相关消防救援人员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战术进行灭火救援任务
现阶段,相关消防救援人员在收到火情报警信息以后,就必须按照地下建筑物所属空间的真实构造及布局,对于救援路线进行科学的研究。根据相关消防法规及技术标准可知,我国一类居住建筑要求消防水枪的最小额定流量为5.15L·s-1~6.85L·s-1,因此所需储水箱的最小额定容积大于等于12.75m3,单枪供水的时长为30.15min~40.75min。基于此,一类公共建筑物所需的水枪最小额定流量同上,其所需的储水箱最小额定容积大于等于18.85m3,单枪供水的时长为46.25min~60.75min。二类居住建筑物所需的水枪最小额定流量同上,其所需的储水箱最小额定容积大于等于6.75m3,单枪供水的时长为15.75min~20.15min。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出实际用水,进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前方用水的安全强度。相关消防救援人员在到达火灾现场以后,消防指挥人员能够对于火情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以最快的速度将整个过程进行布局。相关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火场侦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地下建筑物的二维工程平面布置图,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正确可靠的救援相关内容。针对地下建筑物所属空间构造的布置状况,具有较强针对性地进行实战化训练,强化实战演习,最大限度地提升火灾事故的救援水平。
2.3优化防排烟系统
在地下空间建筑灭火救援过程中需要设计防排烟系统,并根据实际救援效果和火情不断优化防排烟系统,保证排烟量不对排烟系统造成一定的阻碍。一般,不同的地下空间建筑发生的火灾火情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地下空间建筑实际情况优化防排烟系统,提高排烟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效能,减少火灾损失。
2.4多种类型灭火模式进行合理组合
在通常状况下,不同区域或是地下建筑物所属的空间,必须根据真实状况,行之有效的选取具有针对性的灭火救援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火场被困人员的疏散,并且使用地下建筑物内部安装的消防救援装置进行灭火,采用固定与移动相互结合的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火势完全控制住。相关消防救援人员在仔细侦查以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取最合理的救援线路,在第一时间到达地下建筑物内部的火源具体位置,进而判断用水需求量,使用消防水枪进行内攻式灭火救援。在火情蔓延的过程中,浓烟毒气就会持续地扩散,在面临此类危险的状况时,相关消防救援人员就必须利用自身佩戴的各种照明装置或水车,实施灭火救援任务。在相关消防救援人员无法进入火场的状况下,此时必须应用泡沫灭火装置向地下建筑物建立内部喷射的灭火模式。该技术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稀释浓烟毒气的浓度,还能够显著提升实际的灭火效果,进而完成安全灭火的目的,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宝贵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地下空间建筑物将会继续增加,建设面积和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因此需要在地下空间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各种火灾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最大化地保证人们的安全。考虑到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特点,消防部门和建筑基地需要加强各种消防设施建设,并定期对各种灭火防火设备进行检查,以此保证火灾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救援,从而降低火灾破坏程度。
参考文献
[1]韩志军,吴建平.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20(05):222.
[2]刘为民.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方案[J].今日消防,2020,05(06):46-47.
[3]敖欠根.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援救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0):121-122.
[4]刘为民.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方案[J].今日消防,2020,05(06):46-47.
[5]韩志军,吴建平.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05):22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