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畜禽品种改良站 广西靖西 533899)
【摘要】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影响鸭群身体健康的细菌性传染病,又称鸭疫。该病不仅传染快,而且发病率、致死率均高,2~8周龄内的雏鸭为高发群体,这对于以肉鸭养殖作为收入来源重要渠道之一的农户而言,可谓损失惨重。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个人诊疗体会,为肉鸭养殖户或养殖企业提供防治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肉鸭养殖;传染性浆膜炎;病因;症状;诊疗体会
引言
鸭肉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种禽肉制品,可制作成不同口味的美味佳肴,如烤全鸭、酱板鸭、啤酒鸭、白切鸭、菠罗鸭、柠檬鸭和老鸭汤等,深受人们喜爱,市场需求旺盛。然而肉鸭养殖过程中易受到疾病、种苗质量低劣、养殖环境卫生条件差、喂养方法不当、防疫药品限制使用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受到经济损失,尤其是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高等特点【1】。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染。潜伏期通常为1~3天,有时可达7天以上。尽管该病多发生于雏鸭中,但成鸭也会感染带菌,鸭场中混养鸡、鹅等家禽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因此,需要加大对该病的认识、重视和防治力度,确保鸭群健康生长。
1、发病原因及易诱发因素
鸭疫里氏杆菌是引起鸭感染传染性浆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温暖多雨的潮湿季节发病率增多。养殖者不慎购入该病潜伏期的鸭苗,或者购入携带该病原菌的鸡苗或鹅苗且混养在鸭场中,或者饲养员到患有该病的鸭场参观走访,人为地带病菌进入鸭场而发生。尤其在以下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容易造成鸭体抵抗力极速下降,致使鸭群更容易暴发该病:一是购入质量差的鸭苗。部分养殖户为眼前利益,购买价格低廉、质量差的鸭苗。此类鸭苗多数未采取防疫措施,抵抗力往往很差。而本病易感群体是2~8周龄内的雏鸭,其中2~3周龄最易感,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鸭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二是养殖环境卫生条件差。个别养殖户受资金限制或为降低成本,在简陋条件下养殖密度大,且通风不良,排水不畅,地面湿冷,粪尿蓄积,空气中氨含量过高。有的鸭场没有设置档雨棚,经常被雨淋受寒、受冻,在这种脏乱环境下也容易促发本病。三是喂养方法不当。有的鸭场采取粗放的喂养方式,饲料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低、质量差,或者喂料量不足,不能满足鸭群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各种营养元素的欠缺,造成鸭群营养跟不上,免疫力及抗病力下降,也易受该病侵袭。四是政策性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在不利的饲养环境下,又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鸭群仅凭借自身免疫力难以对抗疾病,也是促进该病发生的一种原因。五是长期不清粪和垫料,不定期清洁消毒,致使用具、地板(或网床)、墙壁等附着物上的细菌、有毒排泄物等含载量大,超过机体正常承受范围,也容易诱发本病+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往往损失惨重。
2、病鸭临床表现
最急性的病例,通常无任何明显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的病程,仅1~3天就波及全群,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且程度不一,腿软无力、步履不稳,或蹲伏不起、不愿走动,离群、昏睡、缩颈;食欲大减或完全停食,有的饮水反而增多;眼鼻分泌物增多,部分伴有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后期有的眼睛失眠,眼球混浊灰白;羽毛松乱,肛门处周边羽毛污脏潮湿;初期排水样粪便,后期排黄绿色或青绿色粪便。部分鸭出现摇头、痉挛、颤栗、昏迷等症状,有的病鸭颈部扭曲触地或望天观看;有的呈角弓反张姿势【2】,头颈后仰、双腿摇摆呈划水姿势,尾部摆动,不久便抽搐而死。病程发展较慢的可达7天以上,有的遇惊鸣叫,有的原地转圈或倒退,有的跛行。若能存活,多数发育不良、消瘦,因体质虚弱易遭其它健鸭踩压致死,或因突发暴雨、受寒等因素继发其它疾病而死亡。
3、诊疗过程
3.1病理解剖
采用死鸭或频临死亡的病鸭进行剖检,出现广泛性奖膜炎病变,在心包、气囊、肝脏及脑膜表现最多见。急性型的可见心包膜增厚,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于包膜表面;心包液明显增多,呈淡黄色浓稠液体,加热极易凝固。病程稍长的可见心包、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薄而半透明灰白或黄白色的纤维素性薄膜。肝脏多数肿大,土黄色或棕黄色。此病理变化与大肠杆菌病理变化相类似,需注意鉴别,大肠杆菌病感染无头颈歪斜、转圈倒退等神经症状,但混合感染时均同时具有。气囊膜多数增厚,散在附着小颗粒淡黄色斑块。脾脏少数肿大,颜色暗红或带花斑。解剖出现神经症状、昏睡的死鸭或病鸭,可见脑膜严重充血或出血,后期出现脑积液或脑水肿。个别鸭颈部肌肉有出血斑点。肠黏膜多数充血,少数出血或没有变化。解剖病久未愈的病鸭,多见颅脑部积水,心肌变薄,极度消瘦,胸腹腔浆膜表面附有炎症渗出物吸收后凝结的颗粒或斑块等痕迹。
3.2实验室检查
病鸭心血、肝脏、脑经无菌采集后再通过涂片、烘干、染色、镜检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杆菌,两极着色的菌体,初步判定为鸭疫里氏杆菌。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病料后接种于培养箱并设定37 ℃ ,恒温培养24 小时可见长出直径约1~2mm,圆形隆起、表面湿润的灰白色菌落,与鸭疫里氏杆菌的特征相符。
3.3综合诊断
根据病鸭临床症状表现、病理解剖情况及鉴别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3.4防治措施
首先,对于死鸭及濒临死亡且无治疗意义的病鸭,进行无公害深埋处理;将病鸭捡出,单独隔离饲养和治疗,以防交叉扩大传播速度;同群未发病的鸭设为密接鸭群,应随时观察如发现病鸭同样捡出隔离治疗。其次,采取药物防治,不论病鸭和同群密接鸭群,均采用有效药物进行防治。对相临鸭舍的健康鸭也应用药物预防,严禁人员往来。临床上,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盐酸头孢噻呋钠等药物对该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应按说明书脱水、拌料或注射。应首选用平时少用的药物,并根据病程实际和药物特性合理选择。如病程相对较重的,应肌肉或皮下注射法给药。病程较轻的,用药物脱水或拌料法给药(必要时饮水和拌料同时进行)。用药后要观察药物是否有效,如果发现没有效果的,应及时更换其他类药。在用药间隙,可在饮水中补充一些电解多维(多种维生素),以促进快速恢复。最后,对人员及鞋冒、用具和场地(包括鸭舍及养殖场四周)进行严格消毒,以后每天进行1~2次。其中人员及鞋冒可用酒精喷雾消毒,用具、活动场所和带鸭消毒,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地板及养殖场四周用二氯异氰脲酸钠喷洒消毒。也可以选择其他有效消毒药,按说明书应用,同时注意舍内外通风干燥。
4、诊疗体会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肉鸭养殖中常见传染性疾病,笔者根据多年诊疗经历得到以下体会:
一是鸭场基础条件必须完善。应用高架网床上养殖,可以大幅避免其接触地面或污染粪便,减少该病传播机会。鸭舍间应加装防护网,防止鸭群乱串和混群。二是选好鸭苗,做好引种。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经过免疫的健康种苗。保种场在引种时,需异地隔离饲养3周以上,确保健康无病后方能进入鸭场;种蛋要事先消毒、单独孵化,从源头上杜绝该病传入。三是做好该病的免疫。经过免疫的鸭群在抵抗该病的能力上更强,相比未接种免疫的鸭群要健康好养。应选择优质高效疫苗,如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菌苗或选用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苗接种,均取得良好效果。四是不能混养。鸭场不能混养鸡、鹅、狗等其他动物,防止交叉感染。五是加强营养。选择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元素,每天按时足量投喂,保持洁净饮水,保证鸭群营养充足,以增强鸭群抵抗疾病能力[3]。喂后及时清除剩余饲料,清洁饮水设备,及进更换饮用水,以免食用变质饲料和污水而患病。六是做好环境卫生。要为鸭群创造干燥通风、舒适的饲养环境,严格控制养殖密度,每天清扫鸭舍、清除鸭粪及污垫料,定期消毒。七是经常观察鸭群动态并加以防范。一旦发现马上处置,只有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对同群密接鸭及其他健康鸭给予药物预防,同时做好鸭舍、用具、垫料及养殖场内外消毒工作,才能快速控制疫病的蔓延和传播。如果鸭群在短时内同时发病,隔离措施就没多大意义,关键重点就在于全群用药治疗和后期环境消毒。八是选用有效药物治疗。该病多与大肠杆菌病等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临床诊断时要注意综合判定,并合理配伍用药。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而该病菌的血清型种类也较多,容易产生耐药性,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建议有条件的鸭场应同步采取病料送检,分离培养细菌及药敏试验,从中选择最佳药物来治疗,因为时间不等人,用药越快越好,需做好统筹安排。要注意观察药效,对没有效果的药物要马上更换,以提高疗效。也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副作用,以免产生药害。九是做好应激管理。尽量避免转群、突然换料、陌生人或动物突然进入等对鸭群产生的不良应激。十是做好出栏后的各项严格消毒。多次教训证明,曾发生过该病的鸭场,如果没有进行彻底而有效的消毒,即使引进健康的鸭苗、有良好的饲养环境,同样面临再次暴发该病的风险,因此鸭群出栏后必须对场地、用具及相关设施进行严格而有效的消毒,最好选用两种以上不同消毒药进行连续消毒,进鸭前一周再消毒一次,以达到彻底消灭病原的目的。十一是主要靠临床诊断该病时,要尽量多解剖病死鸭,找出共同的病变特征,才能较准确地判断,不能仅查看一只就下诊断结论,以免延误病程和损失。
综上所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肉鸭养殖中的最常见病,由其引起的危害,要引起足够重视。无论是鸭场建设、种苗挑选,还是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均应做好疫病预防工作,通过接种免疫,提供全面营养,抓好日常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建立良好环境等措施,为鸭群健康生长、促进养鸭技术提升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钟梅,徐诗文.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 畜禽业, 2020, 31(10):2.
[2]林梅贤.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J].福建畜牧兽医, 2020, 42(5):2.
[3]冒国祥.雏鸭浆膜炎病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