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重庆市 400709
摘要:中职教育中《哲学与人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载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本文重点阐述《哲学与人生》课程所具有的特点,针对问题,提出措施,以此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策略
在一些学生的认知里,认为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兴趣不足,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并没有认识到哲学所具有的魅力,也没有灵活的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此,《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其中魅力,将所学习知识与自我发展相互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进行践行,感悟其中包含的人生道理,实现自身价值。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特点
(一)贴合实际,开展课程教学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要贴合实际,符合身心和思维发展规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载体,将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相关的理论相互融合,树立正确价值观,以此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其中,构建完善道德品质,贴近实际生活,紧跟学生发展,以此让学生融入到课程学习之中,构建完善知识体系,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1]。课程教学中,要着重突出体系限制,基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要注重摒弃传统教学束缚,突出主体,基于兴趣、身心发展特征,基于知识学习,提升兴趣,以便使得习得的知识更好的满足学生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课程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融入到课程学习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融入创新元素,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中,教材只是其依据,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要着重发挥教材的作用。不能过渡重视知识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意识,以此在潜移默化中,具体良好学习习惯。在课程学习中有所收获,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融入其中,基于已有知识,构建完善知识体系,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2]。从形式上,《哲学与人生》属于哲学属性的课程,事实上其中也包含德育内容,与传统意义专业的哲学课程是存在区别的。在课程教学中,目的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引导思考,在思考中,挖掘内涵和本质,提升人生价值,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生活中的热情,发挥课程作用。
二、当前《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现状
(一)认识不足,思想有待纠正
虽然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开展了《哲学与人生》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实际作用。很多学校在设立课程时仅仅是为了不从形式上落后于他人[3]。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真正重视该门课程的开设,在资源方面投入不足,缺乏专业教师,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也不够重视,不够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学生也不能感受到课程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实践不足,有待规范
当前中职教学中,该门课程的开设仅仅是学习知识,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实践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有待更新,并没有真正的发挥课程学习所具有的作用,最终导致在学习中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不利于学生解读其中内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中职学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资金不足,在人才招聘方面也存在难度,导致在课程教学中只是几个哲学教师,这一现状,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负担,降低教学水平。由于教师人数相对比较少,在教学中,也会无形之中由于负担过大,精力不足。不能顾及到学生[4]在学习中的表现,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精力不足,不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三、《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主体,深化知识、技能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要着重突出学生主体,发挥教师引导,以多角色融入其中,摒弃单一教学,促进自主学习发展,提升综合素养[5]。在课程教学中,还要着重挖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融入其中,挖掘知识本质,构建知识框架,完善知识体系,真正感受其中所表达的乐趣,将所学知识融入自身知识体系,也让学生更多的感受知识具有的乐趣,提升自身哲学素养,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中职阶段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中积极性不强,思维能力不足。为此,中职教学中,要摈弃单一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活动,积极主动参与,在活动中习得知识、技能,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在这个过程功能中,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加深知识认知、理解。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注重构建相应情景,在情境中加深知识认知,对问题分析、解决,优化学习效果。在对情景进行设置时,要基于目标、内容,熟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融入其中,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融入生活化元素,提升教学有效性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实际,在目标、内容的设置上,融入生活化元素。贴近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方式习得知识,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便于学生在熟悉的情景氛围中,习得知识,优化学习效果,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体会哲学知识学习与自身学习、成长之间具有的联系,以此引导学生融入到知识学习之中,优化教学效果。将哲学知识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解读,让学生感觉哲学知识通俗易懂,理解其内涵,挖掘其本质,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知识学习之中,以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升效率,也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注重不断的创新,以优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知识学习的乐趣,将所学知识纳入自身知识体系,感受知识学习魅力。教师需要挖掘哲学教学中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找准结合点,以此优化教学,提升效率,解读其中包含的生活化元素,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发挥哲学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以此指导学生不断努力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
总之,《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改革创新,基于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制定针对性措施,优化教学。发挥教师引导,促进自主发展,提升综合素养。构建知识框架,完善知识体系,开展多样化活动,积极主动参与,在活动中习得知识、技能,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融入生活化元素。课程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措施,以此更好的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也为后续教学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汶武.《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J].教育艺术,2022(04):61.
[2]王金花.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学生积极心态培养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218-219.
[3]郑晓冰.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思政价值功能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47):120-121.
[4]谢馨慰,周轶群.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体会——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42):84-85.
[5]阮绮霞.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创新途径——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02):141-142.
作者信息:樊敏,(1972.9-),女,汉族,重庆铜梁人,重庆大学 本科毕业,重庆市轻工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