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技师学院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一些智能化设备和各种自媒体平台的诞生,促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环境下,我国新闻传播的传统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闻传播在各种主流媒体的应用下有了新的传播方式,给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影响的同时,更是使得新闻传播的行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要促进新闻传播的效率,拓展新闻传播的范围,使得所创造的新闻有更高效的传播价值,就需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和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对其传播形式进行创新和改善。笔者在本文主要以新媒体环境为背景,分析了该时代下新闻传播所具备的主要特征,通过认识当前传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希望可以为该行业的相关人才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引言: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其传播形式相对单一化,受众也比较少。而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工作和生活形式的改变,加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使得新闻传播的途径更为广泛,受众人群也比之前成百上千地增长。可以发现,人们能够从各个方式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这不但扩大了新闻的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某些可能原本不会被受到关注的新闻内容。同时,这样的主流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对新闻发表评论,展开探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促进了新闻的传播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么在这样的时代下,要尽可能地挖掘出新闻传播的正向价值,使其朝着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传播,就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和调查。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分析
社会环境的变化会给各个行业带来影响,尤其是在信息复杂多样化的今天,新闻传播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传播形式,其传播速度和传播内容,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也在发生变化。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存在的特点也和传统的传播有很明显的区别。
(一)时效性较高
众所周知,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主要是以电视、广播和报纸为主,而人们接收新闻的被动性较强,因为传播范围较小,和时间的限制等等,会使得新闻传播的效率比较低。尤其是报纸的形式,一般传递到观众手中的新闻,往往都不具备新闻的特征,失去了原有的时效性。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等这种智能化的设备,只要连接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他们可以随时地将自己所见所闻发布在媒体平台上,这样就使得人们接受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也更加凸显出了新闻的价值[1]。
(二)实时互动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言,随时随地和各个地区的人进行沟通。以往进行新闻传播时,我们都只能怪单方面地接受来自于电视、广播和报纸所传递的新闻信息,这种新闻传播的形式不具备民主价值,起到的作用不够大。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所有用户都能够不受限制地及时和发布新闻的媒体平台进行互动。这样一来,媒体也能够及时听到人民群众的声音,从而借助新闻来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相应政策的完善。
(三)传播形式更丰富
借助保证、电视、广播这些途径所传递的新闻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声音和图片为主。电视虽然有些动态画面,但是无法保存,只能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观看。而新媒体时代中,新闻的传播形式更为丰富,我们不但能够看到各种文字形式的新闻,还可以看到更为真实的新闻图片、动态视频等等。甚至有些人为了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将一些新闻制作成漫画、手绘图等形式。这使得新闻的传播方式不再受到限制,也进一步地拓展了新闻的受众群体。
(四)新闻传播主体更多元化
以往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只能是相关的新闻部门和新闻人员来进行传播。而新媒体时代之后,人人都可以借助客户端发布各种具有新闻属性的信息,这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新闻人员,而是所有的人,只要有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提供,就可以发布新闻,这一点也是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的一大标志[2]。
二、新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也进一步扩展了传播的范围。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微小的新闻都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由于新闻传播主体可以是任何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这就导致一些新闻的真实性很难得到验证,从而也会给新闻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干扰,这也是目前新闻传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注重时效性
和以前不同,现在的环境下所发布的新闻越早,就越有价值,越容易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正因如此,一些新闻人士为了及时捕获第一手信息,往往因为过于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可能考虑不周全,对一些公民的自身权益造成了伤害。这一点,和最初投身到新闻行业的初衷有所违背。而正是如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自身也因此面临着更多的考验,他们不仅要为人们提供一手信息,也要注重新闻的价值性,考虑到当事人以及该新闻传播后是否会给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等等
[3]。
(二)新闻的真实性有待考验
过去,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形式所传播的新闻,一般都是经过更为专业的新闻人士,在相关部门的许可下进行传播的,这些信息具有的真实性较强。而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传播信息,一些受众可能会为了博取眼球获得利益,发布一些并不够真实的虚假新闻。这样不但会让人们对新闻行业产生一定的错误认知,也会影响到新闻人自身的发展,对社会环境更是有着不利的负面影响。目前,这是所有新闻人在新媒体时代下所需要极为注重的一点。
三、在新媒体时代下促进新闻传播模式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不难发现,新闻传播的方式在如今的时代环境下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大的积极传播作用。在考虑到新闻传播所面临的某些问题的基础上,要提高新闻传播的价值,使其具有更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就要认识到观众更容易关注哪些新闻内容,也要不断地引入更多新的传播介质,使得新闻传播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考虑到群众生活习惯,创新传播方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智能手机的应用,短视频的兴起,更是让人们的注意力从图文平台转移到的视频平台。不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众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较大,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显得都比较紧张。因为时间比较紧张,继而导致人们在关注新闻方面的注意力上也不够集中,获取的信息都比较碎片化[4]。再加上各个平台发布信息的数量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促进新闻的传播效率,就要认识到哪些信息才是人们所关注的,也要充分地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包括工作和生活理念,以及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等等。结合这些,尽可能地挖掘出更具有主流社会价值的新闻信息,注意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以及表达的侧重点,同时,要选择大众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间来发布新闻信息。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爱好和专业等因素,对信息关注点的侧重不同,因此就可以将新闻进行分类,在大数据和算法的结合下推送给关心这类新闻的人群。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得新闻传播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促进新闻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新型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地被研发和创新,对新闻进行传播的方式,需要结合这一时代的变化来进行优化与调整。互联网时代中,人们频繁使用智能设备接收信息的方式,就可以借此来改善新闻的传播途径。比如,从最开始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这种新闻的传播途径为主,到现在,一些新型平台的诞生,需要让新闻传播着充分契合大众的使用习惯,对这些平台进行合理地应用,借此来传播相关的重要新闻。例如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小红书这些新兴起的平台等等。只有紧跟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拓展新闻传播的渠道,才能够为新闻传播引入更多新型的信息传递模式。
(三)挖掘深度新闻,使得新闻传播更有意义
由于新闻的类型越来越多,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类型也更为丰富,要更好地在该时期凸显出新闻传播的意义,集中人们的注意力,就要以小见大,充分地挖掘出某个新闻背后的深度意义。借此来引起人们的反思,为社会文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带来帮助。比如,一件简单的社会性新闻,一个十分细小的细节举动,就可以从中挖掘出深层的含义来,借此调动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达到新闻的正向传播效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更加注重对新闻人才的培养,结合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对新闻人才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5]。
(四)合理应用大数据,评估新闻舆情发展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新型科学技术的诞生,也促进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新闻传播中,由于考虑到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传播的速度以及范围,以及新闻对人们带来的影响力,就可以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借助相关的数据判断新闻所带来的舆论,和新闻给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结合这些,对后期所产生的类似新闻进行评估,从而就能够为新闻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如此一来,新闻行业也会在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充分应用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的方式因为新媒体环境的变化而有了一系列的改变,在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其传播范围更为广泛,传播效率也更高。人们对于新闻展开评判和讨论的自由度也有了一定的拓展,与此同时,新闻传播也面临着一定的弊端。要让新闻行业在新媒体时代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价值,就要及时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考虑到新闻传播所面临的问题,对其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为人们传播更高效的新闻信息。
参考文献
[1]胡韵卿.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探索[J].文化产业,2022(15):25-27.
[2]王佳力,李忠昌.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试析[J].新闻传播,2022(01):36-37.
[3]姚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01):94-96.
[4]晁新坡.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0):41-43.
[5]罗俊彦.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1(10):54-56.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1.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