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

耿华英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修文中学   贵州贵阳   550200

摘要历史学科作为人文领域的重要学科,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而家国情怀素养正是育人功能中的“关键一环”,它体现了在学习研究历史时应形成的人文底蕴和人格修养,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历史学科其他核心素养的根本归宿。高中阶段作为承前启后的学校教育,对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能够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认识中国,从而认同祖国,热爱祖国,这些都离不开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立德树人;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应根据新课标做出相应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精神。以历史教学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不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精神。挖掘教材内容、讲述历史故事、设计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家国情怀教育充分渗透于历史教育之中,是历史教师应充分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形成家国情怀。

一、提升思想品德

新课改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至关重要。具有较强思考能力的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涵,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汲取其背后的立德树人价值,更好的发展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及核心素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利用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引发学生的探讨欲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充分发挥教材中一些隐性素材的价值。例如在教材中有很多插圖,这些插图与文字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创建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述插图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潜移默化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或者教师也可在这些插图的基础上搜索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开展情景剧小活动,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必要时学校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如学习红色文化、开展主题活动,以多样性的历史实践,增强学生的思想品质。

以红军长征这一部分的知识为例,在教学期间,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索与长征有关的资料,自行根据资料规划长征路线,让学生现有直观的信息在真实情景的辅助下感受到红军的艰辛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艰险的精神品质,使之能够在有效的情景支撑下,增强自身的爱国素养。

二、挖掘整合家国情怀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的开展以教材为依据,组织教师对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资源有些以显性的形式存在,而有些是以隐性的形式存在,教师要抓住这些家国情怀教育的切入点,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来强化家国情怀教育,要以教材为基础但不完全局限于教材。比如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虽然是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开展的教学,但也隐含着家国情怀教育的切入点。教师需要从这一角度切入,对教材中的隐性家国情怀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来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充分利用线上的视频资源、影视资源、史料资源、图片资源等,线下的名人轶事和历史典故相关资源等,跨学科的文学作品相关资源、地理相关资源、艺术相关资源、政治相关资源等,作为历史教材的有效补充,通过深化教育和拓展教育,使家国情怀教育有更加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如引入一些千古流传的文学作品和名言警句,用文学魅力和人文精神来感染学生的家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不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如引入一些地理中的历史遗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习俗和典故、艺术领域的美术、音乐、雕刻作品等,通过这些丰富生动的素材,使历史学科的教学不再过于枯燥。

三、言传身教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立德树人,首先要树立师德。做中国的老师,一定要讲道德。我们所说的道德,就是教师必须遵循伦理规范,确立教师伦理。“师德”是指教师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远远不够,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具有优秀的教师素质。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而且还要认识到不论何时何地,自身都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要责任人,那么教师自身对于历史抱有的态度是如何的,那么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确保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家国情怀教育思想进行全面渗透。而且一直以来,在学生的固有认识中,都认为历史教师是最具备家国情怀的人,所以,教师必须要运用自身的行为,进而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确保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情感,进一步深刻感悟到家国情怀,同时,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以这一课程为出发点,将一些历史知识引入进来,告知其对于人们的迫害,确保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激发。

四、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历史课外活动作为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补充并延续历史课堂中的不足,从而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就知识与能力角度而言,课外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为了能够通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并带领学生对一些历史代表性的场所进行参观和考察,通过参观和考察使得学生认为原来历史我们的实际生活如此紧密相关,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通过对这些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除了参观这些文明遗址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历史剧文艺表演,也可以在学校定期举办历史专题讲座,创建历史园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这些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道德教育,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些课外活动都能很好地培养學生的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民族文化自豪感,正确的审美感。在进行情感教育的初始阶段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了解和感知,形成记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来对历史进行分析从而进行价值判断,让学生在内心中发挥真实的情感体验。第二步就是有效整合学生的价值分析以及社会实践和学生的个性,最终帮助学生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结语作为历史课程中阐述历史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教学中必须得到有效落实,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教学机制与教学模式,深入贯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维林. 家国情怀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审美化建构[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3):7.

[2]刘波.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2021(2011-10):43-45.

[3]吴价宝.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培育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以珠海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