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学习理论下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下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王,宁

延边大学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学生日后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而“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本文首先阐述情境学习的内涵,随后初步了解分析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现状,以情境学习为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是初中学生,对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情境学习理论;语文核心素养;初中;培养策略

一、情境学习理论概述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在一定的情境或社会文化背景下主动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互动、整合、联结,并融合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1]]学生积极有效的投身于文化实践里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在进行文化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就构成了语文学习情境。

教师要学会运用相关情境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方法,依据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开展。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状况,创设相符合的课堂情境,以达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注重实践意义,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

二、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2]]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更加注重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只是把语文中的内容当成简单的概念去讲解,把语文课堂的内容模式化了,偏向机械化的死记硬背,刷题巩固,忽视了语文这个科目在具体情境运用中对学生的理解、建构的运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几个方面便会存在严重的缺漏。

三、情境学习理论下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创设语言情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品味语言是指在具体的语境当中对文本含义、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展开深入辨析,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3]]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重点的词句,感受语言的魅力,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文章中某些具有思考价值的句子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描写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探讨,对作者描写的语言进行细致揣摩。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内涵,教师可以用语言描述来再现文本的情境,教师应该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启发性,同时配合相关的背景音乐,更自然的将学生带入情境。生动形象的语言更能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学生在听教师对语言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再进行补充。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适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文本内容,有利于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体悟作品语言的运用。在课堂上,每名学生都可以伴随着背景音乐,阐述自己对关键语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赏析能力,在了解语言的特色、作者情感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语言环境,使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4]]比如《曹刿论战》这篇文言文,文中有多处对话语句,教师可以生动的讲述这篇文章,也可以通过给学生分配角色任务,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作品中人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到不同角色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就能提升课堂效率,这就需要老师精心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对文本的理解。问题的设计需要不断的层层递进,实现由简到难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对课堂问题的预设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再结合学生的目前的知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让学生像爬梯子一样,逐渐了解文本内容。[[5]]鲁迅的散文对于初中学生的来讲在理解上相对困难,教师在教授《祝福》时,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不断提出深入的问题,先询问学生:《祝福》讲述的是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惨境遇,但是为什么作者要以“祝福”为题目,原因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本篇文章的深刻内涵,同时体会作者对祥林嫂的同情之心,以及文中“我”的软弱无能,使学生形成思辨性的思维。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教师通过层层设问,由简到难,提出有层次的“阶梯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求知欲,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思考能力。

教师要在提问之前,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的情境,由简到难的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到一种文本解读的最佳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想象情境,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想象对优秀的古诗词作品进行想象,以填补其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中不断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提高,在想象的过程中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根据诗歌的语言创设语文本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所包含的独特的美,其中包括景物之美、情怀之美、哲理之美、用句之美,若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感悟,对于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6]]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描绘出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进取的精神和抱负。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意象,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气势磅礴的景象,充分揣摩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带来的审美体验。

古诗词所具有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构成了一种艺术美,甚至有些诗词蕴含了深奥的哲理,在诗歌的讲解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揣摩诗词的语言,创设想象的情景,拓宽想象的空间。学生要对诗歌的内涵充分理解,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感。

4.创设影像情境,培养文化自信

影像多是利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幻灯片投影、电影、课件等教学工具,把课本上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7]]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课堂的内容,适当的拓展课外知识,对学生的知识把握、文章背景都有很大帮助。比如教师在讲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陕西省传统舞蹈,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通过视频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像,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本篇课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就能大致了解陕西省独特的地理风情和人文风貌,进一步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师灵活的运用影像视频,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影像情境成为了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文化的平台,有利于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文化自信。

情境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时期,对散文、小说、诗歌都处于了解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文本内容,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适当的添加课堂情境教学法,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所必须具备的一个环节,当代教师要用崭新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发展情境教学,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其雨.情境认知与学习视阈下语文要素深度学习策略[J].语文建设,2020(18):24-29.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

[3]温玉峰.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J].新智慧,2018(23):127.

[4]易红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7(03):55.

[5]王玉琼,钱月珍.巧设语文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科研论坛,2009(06):56.

[6]陈卓. 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0.

[7]史婧. 初中现代散文的情境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9.


[[1]] 林其雨.情境认知与学习视阈下语文要素深度学习策略[J].语文建设,2020(18):24-29.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

[[3]] 温玉峰.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J].新智慧,2018(23):127.

[[4]] 易红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7(03):55.

[[5]] 王玉琼,钱月珍.巧设语文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科研论坛,2009(06):56.

[[6]] 陈卓. 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0.

[[7]] 史婧. 初中现代散文的情境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