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123200
摘要:在清朝各代皇帝执政期间,制瓷业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青花瓷器的发展风格也各有千秋,且均具有本时期的鲜明特征。基于此,本文将对清朝各代青花瓷器的艺术研究和鉴定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字:清朝各代;青花瓷器;艺术研究;鉴定
前言:
就清朝时期来讲,其青花瓷器繁多且特点各异,尤其是民间流散的青花器这一特征更为突出。从青花瓷器的艺术研究与鉴定方面来讲,若专业知识储备量不够充盈,则只能“望瓷兴叹”了。本文通过分析清朝各代青花瓷器的艺术研究与鉴定方式,以期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研究参考。
一、顺治时期
(一)胎釉:顺治时期的胎釉多呈青白色,胎体厚重感较强且多见酱口,同时,碗圈足有着较大深度,瓷器底部清晰可见旋削纹。
(二)造型:筒瓶、筒花瓢等是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造型。
(三)纹饰:纹饰风格较为独特且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绘画线条粗狂豪放,且多以怪石、怪兽为主。
(四)款识:民窑供器多干支记年款;官窑款多为楷书、篆、隶等字体
二、康熙时期
(一)胎釉:早期:胎体厚重,瓶口多见酱黄釉;中期:胎体在厚重感上开始呈现薄厚之分,釉色光泽度较高,呈粉白色;晚期:胎质细腻度更高,釉面青白。
(二)造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为:凤尾尊、莲子罐、斗笠碗等。
(三)纹饰:平涂、纹饰或题字相配是早期较为常见的纹饰类型;而处于中期的纹饰题材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长篇诗赋最为多见;待到晚期,绘画无论是用笔还是质感上都有了更明显的进步,且纹饰更加多元化。
(四)款识:早期无款识;中期为六字双行双圈款;晚期出现六字三行双圈款、堂名款、图记款。
三、雍正时期
(一)胎釉:胎质细致、洁白、釉面莹润;胎体轻薄,修胎精工细琢,琢器腹部削足规整,圈足较深。
(二)造型:此时期的青花瓷造成特征主要包含:赏瓶、葫芦瓶、灯笼尊等造型。
(三)纹饰:此时期青花瓷作品的绘画线条更加柔和细腻,构图更加生动形象,且人物刻画更加传神。
(四)款识:楷书与篆款并用,楷书为六字三行横排。
四、乾隆时期
(一)胎釉:此时期青花瓷器的胎质更加细润、洁白,釉面多见青白色;此时期胎体在薄厚上均匀程度更高。
(二)造型:乾隆时期青花瓷器以贯耳瓶、葫芦瓶等较为多见。
(三)纹饰:画风精巧、壮丽,以吉祥图案为主。
(四)款识:多见篆书,虽见楷书,但数量极少,书体为六字三行横款,。
五、嘉庆时期
(一)胎釉:胎质略显粗松,釉薄色青,青花制作粗糙,器物露胎较多。
(二)造型:沿袭旧制,无创新。
(三)纹饰:常采用寓意吉祥的图案。
(四)款识:虽然有少量楷书体存在,但多以篆书为主,六字三行横款居多。
六、道光时期
(一)胎釉:道光时期青花瓷器胎釉与之前几个时期相比略有下降的趋势,胎釉不仅粗糙,而且胎土淘洗依然有杂质,胎质存在疏松现象,导致出现波浪釉。
(二)造型:多以生活用具为主,器物略显笨重,线条折角处棱角分明且生硬,缺乏美感。
(三)纹饰:吉祥与龙凤图案是此时期较为多见的纹饰类型。
(四)款识:此时期款识开始多样,如篆书款、堂名款、干支年款等,以篆书款为例,主要是六字三行形式。
七、咸丰时期
咸丰时期的胎体较为厚重,粗松状态突出。同时,釉厚的青花瓷器出现波浪釉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从造型方面来讲,此时期与道光时期并无明显差异,而纹饰开始以人物居多。此外,款识以楷书款和堂名款为主。
八、同治时期
同治时期青花瓷器釉面主要以莹白色为主,具有施釉薄、造型呆板的特征。纹饰已具备图案化的特征,而款识大多为楷书。
九、光绪时期
从造型方面来讲,胎体竖且细。同时,其釉面延续了同治时期稀薄的特征,但其瓷化度较高。釉面颜色大多纯白,具有了现代化特征。此时期青花瓷器造型较为传统并无太大创新,纹饰绘画纤巧、精细,多见吉祥图案。款识多见"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十、宣统时期
(一)宣统时期无论是胎体方面还是胎釉瓷化度方面与光绪时期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就釉面和釉色来讲,均匀度较强且以白色为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期的纹饰更加丰富,例如海水异兽纹、龙凤纹以及八卦纹等在青花瓷器中极为常见。款识以楷书款最为多见。
结束语:
青花瓷器是一种艺术价值极高的传统瓷器,而清朝则是青花瓷器漫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此时期的青花瓷器带有浓重的时代特征,且会因时期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围绕青花瓷器造型、纹饰等进行讨论对瓷器真伪鉴别有巨大帮助。此外,清朝时期有许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流传于世,值得广大群众研究和鉴赏,品味其中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