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三中学 351152
【摘 要】不难发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所以教学手段的改进逐渐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混合式教学无疑是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具体而言,混合式课堂就是指把传统课堂和网络课程的优点融合起来的这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利用这种二种课堂教学方式的组合,能够由浅入深的对学习者实施较为合理的指导。不难理解,对于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是对传统常规教学方法的一个否定,而且提倡充分发挥各种新教育方式的优点,同时这个观点也更加适应于当前的教学实践方式。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必须对于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做出了必要的探讨,并以此为依据选用比较适宜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比较适应于中学物理的课程性质和学生具体的知识状况,以便于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拓展线上资源,促进知识理解
线上教育资源也是混合教育中的一项重要部分。当然,进行混合教育的终极目的并没有去利用线上网络平台,也并非去构建电子化的教育资源,而只是借此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中学物理课程中,教师们应针对不同的课程选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媒介,并借此来丰富线上教育资源,如此一来,就能够合理简化学生的知识点掌握难度,以便于让学生完成对最终的知识点了解和掌握。
《磨擦力》这一章,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产生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各种原因,及其减少和提高磨擦力的办法等。在组织学生进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时,我还运用了提前拍摄好的微课教学视频,对他们进行了指导。在这个微课教学视频中,为孩子们确定了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使孩子们掌握了此阶段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重点知识点。同时,在微课教学视频中,为让学习者对段课的重点知识进行了初步的认识,我还在教学视频中添加了一个生活素材,这段素材重点介绍的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防滑性措施,正是借助着这一段素材,让学习者们初步的认识了滑动摩擦力和机械结合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机械结合表面所承受压力大小的变化有关。
二、组织线下活动,引导深入探究
如同上文提到,学习者经过线上的练习对知识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和熟悉,而这些认识往往是浅层级的,所以在课堂上,老师更需要借助丰富多元的线下互动来指导学习者对知识加以积累。另外,老师必须知道,在新课程的思想上,对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主动性有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在举办中学物理的线下课程中,应该指导学校开展一些自主性的研究项目,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起来,以便有效鼓励学校对课程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探索。
编写《浮力的大小》这些文章时,我要求他们采用协作的形式开展了自己研究过程,借此来探讨造成浮力变化的各种因素。首先,我根据他们的要求把他们区分为了若干小组,接着,又要求各个小组开展了协作探究,并制定了自己研究的过程。在自主研究过程中,我并不加以太多干预,仅仅为他们介绍了试验时可以使用的工具,还向他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试验技术和研究原则。而各个小组也按照自己的猜想制定了试验的过程。例:某组猜想浮力变化与物体重量直接相关,该组设想的试验过程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吊住铜块,再测量铜块的重量G1,把铜块放在水面,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铜块漂浮能力变化为F浮=G1-F1,然后,再用类似的办法计算出和铜块重量相等的铁疙瘩块所受浮力F2。最后计算F一与F二值,若二者相等,则说明浮力与重量没关系,若二者不同,则说明浮力与重量相关。最后,通过这样的线下培训形式,让学习者对这部分的重要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三、完善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测评,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的完善。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混合式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反馈是根据课堂教学全过程展开的,不论是线上课堂或者线下教学活动,老师都必须及时对学生做出正向的回应。利用这种反馈,能够让课堂教学显得更为富有针对性,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老师的课堂教学就能够获得显著的提高。
同样以《浮力的大小》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为例。在线上学习中,学习者们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影响浮性大小的各种因素,及其测算浮性大小的办法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主要采用课堂测评的方法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不足,并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指导措施。而在对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进行评估时時,我也主要点出了学生在实践过程的一些关键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于让学生知道了需要怎样对实践方法加以完善。最后,通过采用了这种评估与反馈的方法,更加巩固了学校线上线下读书活动的成效。
四、注重课后练习,深化知识理解
进行混合教育,一项非常关键的教育任务是让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和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在初中物理课程上,只让他们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们在掌握了课堂的主要知识点以后,要适时让学生们开展一些适当的课后练习活动,这样,老师才能让他们的课堂上所学知识得以更有效运用,以便于继续加深他们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掌握。
进行了《功和功率》这部分的课程以后,老师马上就为他们设计了这么一条练习题:引体向上是一种非常训练臂力的动作,这种姿势的基础动作是:两手正抓单杠,然后上身自然悬垂,向上拉使下颚越过单杠,在分权化动作时,把二臂放直,不要屈臂,然后按这个方法反复动作。现测得小明的身体重量约为34kg,并于一分钟内进行了二十个引体向上的操作,每向上拉所上升的距离约为零点五m,g为10个N/kg,试着求小明所作的动作和每进行一个操作,小明所作的动作功率。最终,经过这个训练,不仅让他们对这部分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比较熟练的了解,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
归结起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混合式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适合于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应熟练掌握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对每一教学环节加以优化和完善,唯有如此,方可持续推动中学物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江.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J].南北桥,2019,(7):54.
[2]俞秋雯.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初中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