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县人民政府 四川省甘孜州 627650
【摘要】社区是发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场域,积极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社区是甘孜州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甘孜州巴塘县在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实践项目“浙里学堂”,发现学堂以空间嵌入,到以空间为载体的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以及其中自下而上的社会活动方式,对于推动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巴塘县提升社会自治能力过程中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社会自治能力、各民族互嵌式社区、空间嵌入。
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治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指向,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是必然趋势,甘孜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鼓励各族群众多走动、多来往,形成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提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这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招好琪,同时,这与涉藏州县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甘孜州巴塘县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围绕提升社会自治能力,思考谋划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公权引导、以人为本、从下至上,以社区为具体治理半径,从热心居民到更大范围居民动员,组织居民发现社区问题、引导居民共同解决,同时以需求为导向,撬活更多社区社会资本,以“内培外引”的方式,逐步提升地区社会自治能力。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巴塘县以夏邛社区为点,聚焦当地学生及家长对校外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家庭教育能力有限、社会公共服务覆盖不全、本地无优质市场服务供给之间的现实矛盾越发凸显,尤其在“双减”后,针对这一家长普遍关心且急需解决,但仅仅依靠政府或学校又无法精细化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撬动浙江社会爱心资金172万元,多点布局,打造“浙里学堂”实体空间,围绕周末和寒暑假,通过购买服务,形成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引领,以社会工作者为枢纽,组织协调本地社会力量、外部高校、慈善机构共同参与的社会力量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分析锁定学生校外学习需求,开发学堂最佳教学内容,以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为长期主要运营力量,开展常态化公益性教学服务,有效缓解了学生放假期间家长的烦心事,改善了广大学生校外学习环境与条件,逐步发展成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实际行动。
“浙里学堂”作为甘孜州第一所在浙江援建政策背景下由社会资金捐建的公益性社区学堂,正是两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形成果,从治理主体看,是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的公权力量代表为引导,以社会工作者为具体组织者,引导社区内外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呈现出开放多元的各民族治理主体;从治理机制看,学堂以“邻居”身份,聚焦社区青少年校外教育环境优化改善这一公共利益,以空间及空间内公共活动为切入口,不断扩大组织社区内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并将活动影响范围逐步从空间内走向空间外的社区社会,深入促进了社区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治理效果看,学堂逐步成为社区一份子,围绕浙里学堂,社区居民形成集体认同,由于日常接触的便利性和个人利益的有效解决,各族居民之间相互了解、深层互动,使得居民之间关系联结更为紧密,搭建了各民族居民之间的情感和利益联结,实现了各族群众从空间嵌入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嵌入,对于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
这一实践尝试,也引发了本人就提升社会自治能力与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更多思考,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是必然趋势,这也是持续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过去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够开放交流的社会环境,没能足够发挥好巴塘对多元社会力量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资源整合能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愿望满足,随着川藏铁路、社交网络等设施建设、技术发展,广大本地居民,尤其是广大原住民,需要尽早适应各民族互嵌式社会,学会跨民族合作与交流,政府需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这里所指的社会力量是县内县外、州内州外、省内省外甚至可以是国内国外的多元视野和力量,这既是社会治理的重大课题,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行之事。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顺势而为,有机结合二者,实现1+1大于2的双向奔赴?本人有以下几点浅见。
优化顶层设计,设立政社枢纽型机构。在当前机构设置中,沟通联系社会工作力量的主要部门机构为县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股,但有且只能联系社会组织、社会人才等传统社会力量,针对社会治理所需的,包括高校、研究院、社会企业、新社会阶层人士等大社会力量,尚没有统一的机构负责联络、服务和必要的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步伐,地区社会治理将面临多元的各民族社会治理对象,与此同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放多元的社会力量参与,与其被动等待,不如早做准备,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治理主线,设立政社枢纽型机构,主动打通与县内县外社会力量的协商合作渠道,大力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提高县内各类自治主体或关键个体的社会工作能力,吸引、服务、链接巴塘所需的更广泛社会力量。
聚焦社区实践,营造各民族互嵌式社区。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治理最小单元。社区营造是从国家与市场外寻求社会内部自我驱动发展的一种技术和制度,其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意识为目标,通过空间、文化、精神营造,围绕社区参与与社区自组织体系培育,以社区文化为中心改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满足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激发居民的公共精神,推动社区自主运转。因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巴塘县城关镇是过去商贸流通重镇,各族群众在空间、生活、文化乃至精神等诸多方面自然的互相嵌入、彼此交融,也是这一开放的经济社会基础,在城关镇出现过不少对涉藏州县历史变革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但随着交通位置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城关镇的这一区位优势逐渐弱化,相较于过去商贾云集、欣欣向荣的城关镇老街,这会儿的老街似乎丢了“魂”,老街居民对社区共同体的集体认同不明显,对社区公共利益维护的积极性不强,因此聚焦城关镇某一区域,营造各民族互嵌式社区是适合巴塘县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践切入口。
激发治理活力,引导培育有效治理主体。如何撬动居民从“被动式”“配合式”的“弱参与”走向“自主式”的深度参与,促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良性循环,是推动社会自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党和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但过度的行政介入有违治理的本意,同时因为地区社会自治能力和活力严重不足,也导致行政力量不得不过多介入,这样情况下,就需要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力的社会组织,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辅佐力量,自下而上,以社会工作方式,深入社区居民身边,从居民的情感、兴趣、爱好和需求等方面,寻找和夯实集体认同意识,发展热心居民,组织、引导、帮助、陪伴、培育各类有效治理主体,并代表党委政府为其实现有效治理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持,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更大范围的联系和更多主体的挖掘与培育。巴塘县现有自治主体,包括居委会(村委会)、网格员、藏戏团等民间社团,但前两者自治主体在实际治理参与中,更多是根据上级指示要求被动参与,自主参与意识普遍较弱,社会工作能力普遍较差,藏戏团等民间社团,虽然有着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因社会工作能力较差,就其关注的社会公共利益,还是单一通过向有关部门反应,寄希望于有关部门。
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中央、省、州的一系列新要求都表明,顶层设计开始把推动民族相互嵌入作为民族事务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同样充分认识到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是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剂良方。民族互嵌的场域并非只有社区,但社区涵盖了居民的各类生活场景,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营造各民族互嵌式社区是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的实践切入口,一旦开始,也将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投入的工作,但相信这个过程是值得挑战、充满惊喜并不断集聚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