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造口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

李莎 ,杨丹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究造口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高危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择在我进行造口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n=140例,统计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并进行高危因素分析,依据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中发生42例发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0.00%。造口术后未发生压力性损伤与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下床活动次数具有显著差异。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贫血、下床活动次数以及低蛋白血症是造口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造口手术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下床活动次数均是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依据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时降低褥疮发生率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造口手术;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针对性护理

压力性损伤又名压疮,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因术后患者卧床,造成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受压部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而导致组织发生溃疡以及坏死[1]。主要位于患者骨隆突处、医疗以及器械下的皮肤/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以完整/开放性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患者可伴有疼痛感[2-3]。此疾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患者伤口迁延难愈,同时会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单纯的治疗虽可改善临床症状,但属于被动式治疗,缺乏主观性,因此明确压力性损伤发生因素,针对性给予预防措施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以在我院进行造口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压力性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在我院进行造口手术治疗的患者,n=140例,编录时间:2020年-2022年1月。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在我院实施造口手术;②年龄在40-70岁之间;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将其临床资料用于研究中。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皮肤感染者;②伴有精神系统疾病;③配合度不佳;④临床资料不全。140例患者中男76例、女64例,年龄40~70岁,平均(55.00±1.23)岁。

1.2 方法

对入组患者发生进行相关资料调查,包含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是否低血压以及术中输血量等。将术后发将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归为对照组、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归为观察组,对组间各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压力性损伤发生因素。

1.3 观察指标

(1)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2)压力性损伤单因素分析。

(3)压力性损伤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多因素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140例患者中42例(30.00%)发生压力性损伤,未发生压力性损伤为98例(70.00%)。

2.2压力性损伤单因素分析

通过表中数据可见,组间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下床活动次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压力性损伤单因素分析

指标

组别n

P

对照组(98)

观察组(42)

性别

48

20

0.022

0.882

50

22

年龄(岁)

<65

60

15

7.692

0.006

≥65

38

27

体质量(kg/m2

≤26

64

17

7.434

0.006

>26

34

25

术中低血压

38

18

0.204

0.651

60

24

手术时间(min)

>180

44

27

4.421

0.035

<180

54

15

术中失血量(ml)

<1000

65

32

1.344

0.246

>1000

33

10

低蛋白血症

26

24

12.000

0.000

72

18

贫血

28

30

22.254

0.000

70

12

下床活动次数

<3次/d

15

28

36.444

0.000

>3次/d

83

14

2.3压力性损伤多因素分析

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贫血、下床活动次数以及低蛋白血症是造口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3。

表3  压力性损伤多因素分析

指标

B

SE

Wald

P

OR

95%CI

年龄

0.352

0157

4.955

0.023

1.420

1.040~1.942

体质量

0.431

0.15

6.080

0.012

1.540

1.090~2.175

手术时间

0.430

0.163

6.853

0.008

1.520

1.113~2.120

贫血

0.288

0.133

4.554

0.032

1.329

1.022~1.730

下床活动次数

-0.430

0.163

6.820

0.010

1.538

1.110~2.218

低蛋白血症

0.443

0.210

4.444

0.033

1.560

1.030~2.360

3 讨论

压力性损伤是常见术后并发症,在阻碍术后康复、增加感染风险的同时,会加重患者机体疼痛,增加医疗负担,如何有效降低术后压疮发生率成为临床研讨重点。

本次研究中以140例造口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研究得出:120例患者中发生42例发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0.00%。且经多因素分析可见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贫血、下床活动次数以及低蛋白血症与造口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存在关联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皮肤功能衰减,较之年轻人,老年患者结缔组织较为疏松,长期受压极易造成褥疮[4]。当患者体质量过高时,长期卧床受压部位压力高于体质量正常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时,患者会在全麻状态下保持手术体位时间延长,增加皮肤组织受压时间,引发褥疮。贫血患者血液循环相对较慢,导致局部皮肤抗压能力减弱,增加褥疮发生风险。低蛋白血症的出现会引起患者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皮肤组织水肿,从而引起褥疮。下床活动次数较少,患者长期卧床,增加皮肤受压面积以及时间,极易引起褥疮。为有效保障手术治疗效果,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针对性护理措施:①为确保护理科学化、系统化,临床可通过成立造口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各组员开启头脑风暴,依据护理经验,制定护理计划,同时护士长需对组内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考核,开展压疮护理知识技能竞赛。②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压疮相关知识讲述,并告知自身护理要点。为患者分享成功治疗褥疮经验,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指导患者家属术后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疾病康复,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降低褥疮发生率。③做好围术期保温护理,尤其术中保温护理,可通过内环境(提前预热冲洗液以及输注药物)、外环境(调节室内温度,可采用预热床垫预防患者体温过度流失,加大监测力度)干预,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以免造成患者术后延迟苏醒,增加卧床时间,引发褥疮。④加强术前访视,术前对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患者给予干预,纠正代谢紊乱。术后鼓励患者早期间下床活动,做好褥疮发生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给予重点关注,术后为患者进行定期翻身、按摩护理,降低褥疮发生率。

综上:造口手术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下床活动次数均是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依据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时降低褥疮发生率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龙照.基于Braden评分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6):121-122.

[2]乔祎,奚蓓华,查庆华.造口门诊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2):1788-1791.

[3]赖俏兰,周书剑,吴晓珩,徐定英.压力性损伤患者延续护理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1,41(11):1167-1169+1172.

[4]黄玲,翟大红.远程家庭护理在郊区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模式初探[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S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