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后护理小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1

阑尾炎手术后护理小知识

张仁桃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643030

    李先生为一家公司高管,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经常需要应酬。某天晚上突然感到剧烈腹痛,家人拨打了120将其送至医院,医生确诊为阑尾炎,连夜进行了手术。术后李先生因为工作繁忙,表示工作时间不能耽误太久,但是护士提醒,阑尾炎术后有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需要加强和医护人员的配合,才能完全治好。那么阑尾炎术后护理应当注意什么呢?

1 术后常规护理

    当患者做完手术之后,医护人员应保持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快速向普通病房转移患者。患者需要全程保持仰卧姿势,等待麻醉药物药效过,患者清醒之后,麻醉护理人员完成和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手术室医护人员才能离开普通病房。对于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情况应当形成书面记录,明确腹部症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决定是否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并针对性展开急救。当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医护人员应在患者肩部、颈部下方垫好针头,将患者上半身抬高,令患者保持半卧位体位。若病房病床可以自由摇动,也可以改变床的高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最大程度将患者腹壁张力降低,避免患者感到剧烈疼痛,同时为后续引流和呼吸提供方便。

    若患者在24h之内,生命体征没有明显异常现象,可以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患者快速坐起。若坐起不受影响,可以在术后2-3天内协助患者下床活动,通过增加运动的方式,加快患者肠蠕动,避免患者引发肠粘连等并发症。若在术后数小时内,患者没有呕吐、恶心、反胃等消化系统异常现象,肠道排气不受影响,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给予患者流食,保障患者正常营养所需。为避免为消化道带来负担,应避免为患者服用牛奶等。若患者情况良好,则可以从流食过渡为半流食,为患者服用稀饭,或蔬菜汁等。4-5天过后,若患者没有腹膜炎或阑尾穿孔等并发症,患者可以进食普通食物,否则应当进一步延长。

    针对患者切口,即使是微创手术,患者切口也存在一定感染概率,因此在术后5-7天内,护理重点应聚焦于患者切口护理,观察切口附近存在脓液、红肿现象,并可以通过测量患者体温的方式,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发热现象,通常情况下,切口感染的患者会同步伴有高热。另外,应倾听患者切口疼痛主诉,若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现象,应第一时间将切口敷料更换,并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患者持续高热。

    在引流护理方面,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引流管挤压、堵塞、脱落等。护理人员在查房时,应当检查患者引流管是否处于通畅,记录引流液外观、颜色和液体量等信息,对各项信息应形成书面记录。对于有更换引流袋需求的患者,应保证全程操作的无菌性。

2 粪瘘护理

    粪瘘在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中并不鲜见,通常是因为患者病情相对严重,术中医护人员未能正确处理阑尾根部,增加了阑尾残端愈合难度,进而增加了粪瘘形成概率。另外,患者引流管若留置过长时间,或没有控制正确的引流位置,就可能导致肠壁穿孔或坏死,进一步引发粪瘘。通常情况下,术后6-7天之内是患者出现粪瘘情况的高峰期。如果患者感到腹部疼痛,或者存在食欲减退、全身发热等现象,即有可能发生粪瘘。粪瘘的护理要点,除了应重视引流管通畅,还应当重视患者皮肤的情节,为避免患者肛周皮肤发生感染或糜烂,应涂抹氧化锌软膏。为最大程度降低粪瘘发生的可能,为患者灌肠时应严格控制液体量,避免提升结肠内压力。

3 腹腔出血护理

    为阑尾炎患者做手术时,如果未能充分患者患处,或者结扎线滑脱,都会令脂肪组织出现回缩血管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腹腔内出血的情况。若阑尾基部缝合线相对较紧,则患者肠管中可能会引发出血,导致患者下消化道出血。尽管患者腹腔微量出血并不会引发明显症状,但极有可能提高腹腔感染概率。若大量出血,则可能导致患者1-2天内血压下降,引发强烈腹痛。若未经及时救治,也有引发出血性休克的可能。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腹部包块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定时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如患者存在上述症状,应将患者发生血肿的情况考虑在内,及时为患者补液、输血治疗。

4 腹腔脓肿护理

    腹腔脓肿通常在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中易于出现,其实质是积聚于患者腹腔中的脓液,依照脓液位置,可分成肠间脓肿、盆腔脓肿等。术后大约6天是发生脓腔脓肿的高峰时段,患者体温会高于其他患者,腹部会产生包块,同时伴有腹胀、腹痛感。针对腹腔脓肿患者,护理人员应抬高床头,使患者保持半卧姿势,降低胃肠道压力,缓解积液和积气症状。若患者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异常,应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为患者引流、穿刺治疗,排出腹腔中脓液,同时给予患者维生素和电解质。

5 其他护理

    为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普及关于阑尾炎的相关知识,解答患者各项疑问,建立患者对阑尾炎的正确认识。对于疾病反复发作,治疗信心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沟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来源,安慰患者放平心态,耐心接受治疗和护理,建立患者康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