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350015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PICCO监测技术应用到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容量管理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分析评估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选对象共计36例,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入院治疗,在容量管理中应用PICCO监测技术,同时采取综合护理管理,分析研究护理效果。结果:分析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所占比例为2.78%,证实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和护理干预前进行比较,综合护理管理以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数值均明显升高,心功能指标数值改善,前后数值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在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容量管理中应用PICCO监测技术时应用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以及护理管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重症心衰;容量管理;PICCO监测技术;护理效果
冠心病重症心衰属于临床实践中最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类型之一,患者在病情发展期间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等相关情况,心肌组织处于长期缺血以及缺氧状态,心功能处于逐渐减退的状态[1]。在临床实践中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抑制心肌重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善和缓解患者心脏功能,对减少日常活动限制具有积极意义。PICCO监测技术属于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量以及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的监测技术,医护人员可以根据PICCO监测技术的数值判定病情转归,可以为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措施和途径[2]。虽然PICCO监测技术可以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数据,但是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PICCO监测的有效性、安全性。本文展开实验研究,分析探究冠心病重症心衰容量管理中展开PICCO监测技术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于本院收治的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研究展开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对象共计36例,其中包含男性28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最小值54岁,最大值76岁,年龄均值为(65.24±3.24)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4.24±1.05)年。
纳入标准:患者体征及症状与冠心病、重症心衰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研究资料比较齐全;研究内容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瓣膜性心肌病者;存在沟通、意识、精神障碍者;具有心脏手术病史者;合并发生严重肺部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患者;一般资料缺失者。
1.2方法
36例患者在容量管理中均应用PICCO监测技术,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股动脉置入PICCO导管,连接PICCO仪,监测心输血量、心脏指数等相关指标。在落实PICCO监测时选择应用综合护理:(1)患者准备:进行患者实际病情、血管情况的密切关注,详细解释PICCO监测操作的意义、目的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以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手术过程、术中配合以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以及家属存在的负面心理。(2)操作配合:患者采取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股动脉置管术时在静脉端连接温度传感器、换能器测温、测压,将一腔连接到PICCO模块的监护仪进行动脉血温测量,另一腔连接至换能器测动脉压,对于需要输液的患者选择中心静脉导管的另一腔正常输液,在置管期间需要对患者病情密切观察,在必要情况下进行肢体约束,同时按照医嘱使用镇静剂[3]。(3)导管维护:因PICCO置管属于侵入性操作的一种,会长期留置管道,细菌感染的风险性比较高,需要加强无菌操作、手卫生,在动脉导管穿刺的位置处定期更换敷贴,在出现渗血、污染以及敷料卷边等情况时及时更换,同时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在动脉导管、深静脉导管端分别应用加压输血带,妥善固定导管,加强巡视,在手术一侧对肢体制动,保持肢体处于伸直状态,告知患者在翻身时切忌用力过大或者过猛,避免对管道拖拉牵拽,预防管道移位、打折以及脱出等不良事件,对于躁动较为明显的患者需要约束四肢,合理应用镇静剂,观察患者置管期间监测系统、股动脉导管以及深静脉导管是否处于通畅状态[4]。(4)拔管护理:PICCO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于10天左右,在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可以拔除管道,在动脉导管拔除以后需要加压包扎,按压15分钟左右,关注穿刺部位是否存在出血、肿胀等相关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析36例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观察是否存在管道感染、管道移位、管道滑脱、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
统计分析护理管理前后患者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等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
此外分析评估患者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从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安全护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单项评分为100分,分值和护理质量评分呈现为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包含的观察指标数值均借助于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展开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展开X2检验,表示为(n、%),P<0.05即表示研究数值对比差异显著。
2.1心功能指标对比结果
护理管理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干预前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如表1所示。
表1:心功能指标对比结果()
组别 | CO(L/min) | CI(L/min/m2) | GEDVI(ml/m2) |
护理后(n=36) | 4.54±0.51 | 3.72±0.42 | 678.82±20.32 |
护理前(n=36) | 3.34±0.47 | 2.14±0.34 | 652.36±20.19 |
t | 10.3815 | 17.5435 | 5.5423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2.2护理质量评分评估结果
干预后,36例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干预前进行比较远远较高,P<0.05,如表2所示。
表2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服务态度 | 操作技能 | 安全护理 | 护理满意度 |
干预后 | 36 | 89.76±8.44 | 90.42±7.04 | 88.76±7.96 | 94.78±4.26 |
干预前 | 36 | 82.95±8.15 | 84.72±6.86 | 83.98±7.54 | 88.27±6.46 |
t | -- | 3.4826 | 3.4793 | 2.6158 | 5.0322 |
P | -- | 0.0009 | 0.0009 | 0.0109 | 0.0000 |
2.3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分析
36例患者在护理管理期间仅仅发现1例管道移位,发生概率为2.78%,未见管道感染、心源性死亡、管道滑脱不良事件。
心力衰竭是因心肌功能以及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机体组织发生灌注不足的复杂症候群,也是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5]。因心衰患者心室组织处于长期负荷过重状态,且伴有心肌收缩力减退的情况,因此心排出量会有所降低,患者常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6]。对于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而言如果临床治疗以及控制不佳会导致病情加重,疾病危险性增加,对于患者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影响较为严重。PICCO监测技术是利用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以及经肺温度稀释法结合措施监测心功能、组织代谢、外周阻力等相关指标的措施,在应用期间仅仅使用一个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精确、简便的展开心排量监测,对于提高危重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监测和处理具有积极意义,可实时监测心输出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强心药物作用的分析评估,可以给出准确的前负荷变化[7]。因PICCO监测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在容量管理中应用PICCO监测技术时存在一定的不适,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和护理管理前进行比较,干预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对比心功能指标等相关数值,护理管理后所得结果优于干预前,P<0.05;36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为2.78%,充分证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容量管理中应用PICCO监测具有确切效果,分析原因如下: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预后比较差,因此在护理期间具有较高的难度,在护理工作中任务量较大,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心理、社会需求[8]。综合护理模式以常规护理措施为基础,对于护理工作的规划更加全面和深入,在护理期间更加注重工作流程以及内容的细节,要求患者做好PICCO监测的相关准备工作,提高了护理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此外综合护理模式针对PICCO监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不良事件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对于诊疗期间的危险因素可以及时发现,对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为患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减轻患者病痛。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重症心衰容量管理中应用PICCO监测技术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保证PICCO监测技术正确、合理的运行,对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苏云侠,邵胜南,周丹丹,等.精细化护理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05):914-917.
[2]刘静静.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及ALD水平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7):761-763.
[3]任玉珍.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康复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90-92.
[4]孙娜,刘宏伟,涂国红,等 .PICCO技术在冠心病重症心衰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8):3-4.
[5]祁莉萍,刘宏伟,洪昌明,等.早期有创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对老年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01):19-22.
[6]陈小倩.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06):166-167.
[7]孙永静.有氧运动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5):104-105.
[8]聂见飞,胡杰.慢性病管理在冠心病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07):1094-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