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 云南省玉溪市6531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满足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需要,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开展的。在当下重视“双基教学”的学校培养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讨论了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心理健康是个人综合发展的基石,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上可以维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心态,具有适合于周围环境的行为与心理状况。以往,老师和家长通常重视的是学生们的身体,常常忽略学生的心灵是否健康。近年来,我国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态势,很多学生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容易出现自卑、不安、孤僻、抑郁等表现,青少年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社会事件屡次发生,学生性犯罪和毒品问题的低龄化不断冲击着社会的神经。我国年轻人的身心健康情况已经开始得到社会、校园和家长的密切关心,所以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的意义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教会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从个人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如下三个方面含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功的概率。2、促使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3、保障学生顺利健康地生存和健康发展直至成人。在学校青少年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孩子、校园、父母和社会教育,四者相互联系着。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校建立和完善身心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水平,使学生整体而和谐的成长;可以加强同学间的相互理解与友爱,提高集体主义价值观;还可以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让家庭生活更美满;还可以面向整个社会,极大的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为提升整个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作出了贡献[1]。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思想比较活泼、充满朝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社会经验较浅、缺乏思辨能力,容易受到社会迅速变迁对他们人格发展成长的冲击,使得处在青少年末期的他们在心理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困惑。对于这种不能避免的成长之痛,应当怎样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无疑能够给他们一些指导与帮助。心理健康教学的第一职责,是提高并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心理健康科学研究的研究成果,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所存在的困难,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咨询辅导、心理训练等),以减少学生的障碍或冲突,逐步养成自强、独立、自由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其处在心态和谐、情绪稳定、积极进取、思想敏捷、是非分明、行为适宜这样一个有利于心灵正常发展的良好状态当中,作为一个心灵健康的人,为追求更完善的人格发展,为事业成功打下扎实的心灵基石[2]。
二、生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步入青春期的学生,由于他们自己身心的改变,知识的增长,导致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而不愿意再被人当成小孩子对待,而这时的父母和老师如果不予以关注,学生们则更易于遭到外部各种因素的诱惑,开始学习吸烟、喝酒,并自以为这是一个人潇洒、成熟的表现,从而误走歧路。所以在生理教学关于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课程中,要向学生们介绍吸烟对身体的影响,它可以引起毛细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病变;烟草中的烟碱,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危害,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而酒中含有大量乙醇,不但对心脏、血管都有危害,而且还会使人的大脑皮层处在过分亢奋状态或麻痹状态,从而导致神经衰弱和智商的下降,所以应该告诉学生,孩子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不要抽烟和喝酒,并帮助学生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在进入青少年以后,不少学生都看到了自己身体的巨大变化,尤其是随着性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对突然发生的月经来潮和梦遗等现象更是不知所措,既困惑不解又害怕向父母、老师咨询、求教,这些积压在心头的各种问题,让他们长久地闷闷不乐。因此在有关生殖系统的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年龄情况合理地编排相关内容,说明月经与遗精发生的原因,青春期的男孩开始发生遗精、女孩刚好开始出现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情况。从而减少学生中存在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困感,以便让其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变化,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激烈的学习竞争和枯燥的学习生活,常常让学生出现过分紧张的情绪,产生对考试的不安、焦虑心理甚至厌学心理,有的学生一到考场就假装生病,然后临阵脱逃了,这是一种很消极的逃避心态。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个别谈心,组织有益的文艺活动,举办心理卫生专题讲座等来帮助他们。青春期阶段的少男少女很容易对异性形成依恋心理并出现早恋等现象,怎样处理这些现象,有的父母们仅仅采用强制措施而不加以引导,反而让他们形成了逆反心态,引发不好的结果。所以,我们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举办“青少年性心理和性生理保健“的座谈会,并播放相关电影,给孩子们讲解关于青少年性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们知道青少年性意识的萌动,以及形成喜欢异性的心情是性心理发育的正常过程,是一段很单纯的感情。在学生的黄金时代,学生们应该将大部分精神资源集中于学业上,而身为老师,就必须适当地指导学生,辨别友情与爱情,研究早恋的危害性,并教导学生准确地掌握自身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己的志向,通过有益的集体活动,加深与同学间的认识,从而发展健康的友谊。同时注重发展他们的课外兴趣爱好,充实和完善他们的人生,让他们的精神得到健康成长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科教学培养过程中,渗透式心理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是对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课程教学观,不但要传道、授业、释疑解惑,更要以课堂为载体,全面发掘学生的非智力潜能,培养其优秀的心理素质,以此达到教书育人、育心育智、育德育品的全方位一体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唐静. 如何在解剖生理学教学中渗透灾难身心健康教育[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1):48-51.
[2] 王四存. 浅析农村学生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 语文课内外,2019(5):322.
[3] 罗竞. 生理学教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J]. 大健康,2021(18):78.
叶霓女汉族云南玉溪 1981-12 讲师 本科学历 主要从事生理学、儿科护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