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龚莎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四川   都江堰  610000

摘要:目的   护士是针刺伤的高发人群,常常在患者诊断尚未明确时,即对患者开展医疗活动,一旦发生针刺伤时,面临着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等,本文征对针刺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防护措施处理流程,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针刺伤            危害

Keywords    nurse      Pricking  Wound      harm

危害

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类型之一,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据调查,我院2019年到2021年发生针刺伤共43例,其中护士发生针刺伤占24例,医生7例,检验人员1例,其他人员11例。护士占比55.81%,医生占比16.28%,检验人员占比2.32%,其他人员占,25.58%,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1],有关专家评估中国艾滋病感染约65万人,近年来以30%速度递增,我国还是乙肝高发国家,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丙肝感染率为3%,而发生针刺伤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或乙肝病毒,这意味着临床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过程可能接触到HIV或乙肝感染者机率在增加,目前全球大约有3340万艾滋病感染者,而且艾滋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医院恰恰是这些传染病的凝聚地,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发生针刺伤后受伤者心理影响严重而持久,多数受伤者会因此产生重度或中度焦虑和悲观的情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2]。目前对这些疾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一旦感染,这意味着生活、工作、家庭等发生改变,甚至生存也成了问题,还可能传染给家人、同事、亲戚等,给他人造成伤害。虽然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预防的。

防护措施

1、加强防护意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虽已经得到普遍重视,但部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并不乐观。我院院感科调查显示,2019年7月~2020年9月,我院手卫生依从率达66%,有部分科室仍未达到院内标准,医生护士处理患者血液和体液时戴手套率不足77%,脱手套后洗手或涂抹消毒液不足70%,认为戴手套不方便和较麻烦是医务人员不愿意戴手套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增强对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操作中避免针刺的技术尤为重要。医院管理组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培训,重视医务人员的执业防护。

2、认真执行安全操作标准   规范操作行为    在我国,黄建英等[3]研究发现,97.5%的护士曾发生过锐器伤,而且锐器伤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个人习惯及自我效能、压力、护理工作量大小及护理器材等因素相关有关。秦新玲[4]研究发现,违规操作造成的锐器伤占38.6%。主要是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职业安全意识不强,对锐器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因此提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尤为重要,如:不徒手处理破碎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后及时做好收尾工作并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放置。不要将污染的针头及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禁止对使用后的针头重新盖帽。避免用手分离针头。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应保持环境宽敞、明亮。为不合作、躁动患者进行操作时,可多人协助。锐器盒不可过满,不超过容器的3/4,由专人管理,放置位置固定,安全[5]

3、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  加强职业安全   我院2019年到2021年共发生针刺伤43例中,2019年14例,2020年14例,2021年15例,这数据不只是说明针刺伤发生率在增加,还证明了知晓上报流程重要性的护士在增加,随机调查得知,护理人员经历锐器伤后,仅有20.2%上报,未上原因包括工作太忙,不知道上报流程,认为感染风险小存在侥幸心理等。因此我院已成立针刺伤的报告流程和制度,制定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此外,我院院感科每年对在职人员及新岗人员分批、分段进行专题培训来弥补护士相关理论与技能的缺陷,提高护士对锐器伤的危害的认知,提高风险意识,让每个受培训人员都能熟悉锐器伤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及上报流程。

4、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医院应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

5、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2019年到2021我院发生针刺伤,按科室划分后,显示,肺病科、老年科、心脑病科、心病科护士针刺伤发生次数分别高于其他科室,病人数多,环境吵闹,工作繁忙的科室发生针刺伤频率较高,而工作较清闲,心情平和或愉快时,发生锐器伤的频率较低,姚琳

[6]对某三级医院的调查发现,情感耗竭、个性化与锐器伤发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处理措施,有助于防止执业暴露的进一步损害:保持镇静,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损伤出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按压,立即用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伤口后,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报告感染科,感染科应立即给予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开具乙肝、甲肝、丙肝、HIV检查单,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或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伤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甲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注射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定时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并在护理部、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溯[7]

小结: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越来越严重。医院管理层对于职业安全应制定相应的防护制度及措施。全体医护人员必须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知晓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合理采用防护用品,远离针刺伤害,维护身心健康。

附1:                                      附2:                                                                                     

年份  职业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合计

年份 年 限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合计

医生

1

2

4

7

5年以下

11

11

5

27

10年以下

2

3

9

14

护士

8

9

7

24

15年以下

1

0

1

2

其他

4

3

4

11

15年以上

0

0

0

0

1.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530-536.

2.李雁凌,张占杰,吴宇等。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现状的调查分析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04-507.

3.黄建英,黄建美。护士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3-5.

4.秦新玲,邓志平。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14):120-121.

5.沈传华,方贞琴,石正楠,等.某市护士锐器伤相关因素分析。

6.姚琳.某三级教学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2011.

7.潘应峰,周燕。围手术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2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