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燊古建(上海)文化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72
摘要:本文以浙闽地域移民历史渊源探寻为纽带,在今天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缺乏可信历史记载和文献参考的背景下,探讨民系、语系与区域乡土建筑之间的对应关系,挖掘区域乡土建筑匠技传播线路与两浙东路移民线之间的关联影响,从而为区域乡土建筑匠作谱系的划定提供支撑。
关键词:浙闽地域;历史移民;技艺传播;乡土建筑
引言
历史移民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往往呈现出显著的偶然性、历时性、特异性特征。在今天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缺乏可信历史记载和文献参考的背景下,挖掘区域乡土建筑匠技传播线路与移民线之间的关联影响,定能为区域乡土建筑匠作谱系的划定提供些许必要支撑。
一、明清以前浙闽地域移民历史
古代浙闽地域大规模的持续移民,始于唐末五代,主要是自福建和我国北方地区向两浙移民,以建炎四年(1130)和乾道二年(1166)最为集中。建炎四年主要是北方移民,即史家所谓的“建炎南渡”。北宋由于辽金入侵,大批北人迁入两浙。金兵灭亡北宋,“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
两宋时期全国中心南移,两者移民剧增,福建移民遍布浙江各地,“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 ,尤以浙南温州为最。乾道二年浙南的移民以福建人为主,当时浙南沿海遭特大海啸,“浮尸蔽川,存者十一”,“温州郡守传檄福建移民补籍”。
至明代初年,浙江和福建被统一规划,设浙闽提督,这一时期浙闽地域移民动向,主要以倭患卫所戍民、闽浙沿海海商(盗)向浙南温州地域的移民为主。明末福建灾荒频频,在大多数年份,福建都是靠外省之米度过饥荒的岁月,这个时期的江浙航线已经成为福建沿海民众的生命线,引发福建向浙江的移民热潮。番薯被引入中国后,浙南的温州和台州地区成为闽南的重要移民区。同时“大约从明代末年开始,来自福建汀州的客家移民迁入金衢盆地的两侧山地,从事蓝靛的种植。清代初年,随着战争导致的土地荒芜,福建移民的规模有所扩大,遍布浙南各大山区”这些以闽汀客家人为主体的移民主要迁入地集中于云和、龙泉、庆元、景宁、青田、松阳、遂昌、缙云、龙游、泰顺等地。乾隆前后,江西、福建移民活动范围还曾至浙西淳安、建德乃至浙北临安、长兴地区,但至1980年代除长兴外其他地区已经未见后人踪迹了。
二、1970年代以后浙闽地域反向移民路线
与明清时期移民方向相反,1970年代以后,随着浙南土地人口关系紧张,开始有大量家境贫困的浙南移民入闽谋生甚至举家移民。可见,历史上浙闽山区的发展,主要是在福建和浙江南北两个方向的双向推动下完成的,其民系也主要由浙西、闽北、闽东、闽西乃至闽南地区的移民构成。这一区域文化同时也杂糅了古代的瓯越文化、闽越文化,如在浙南现在的苍南、平阳等县至今仍有古代闽越文化通行方言的闽南方言通行。历史上几个关键时期的浙闽移民路线中,水系、陆路交通成为主导因素。浙江内部历史上自北向南的移民方向主要为以下两条:1)杭州湾地区→衢州→丽水→南部山区;2) 宁波→奉化→瑞安(平阳)→南部山区。历史上由闽至浙南的移民也主要为以下两条:3) 漳州、泉州 → 霞浦→苍南→平阳→洞头→玉环;4)福建汀州→连城→永安→尤溪→延平→建宁→政和→松溪→龙泉→处州(丽水)。
三、移民产生的浙闽地域匠派迁徙与匠技传播
浙闽地域的历史移民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情况:一类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来自强势文化地区,通常为明清以前躲避战乱的大族迁徙或经营商业,这种移民在迁入地所建建筑,自然带有浓重的故乡痕迹,并极有可能对周边产生示范引领效应,如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江西籍客居商人于浙闽二地所建造的商会会馆等移民建筑。
第二类移民状况为明清时期自福建闽东、闽南地区沿海路辗转迁徙进入浙南山区的手工业移民,如苍南县、泰顺县、平阳县、瑞安县等山区从事陶器生产的福建移民,且这种移民地理选择往往与生产资源关系紧密,而与交通是否便利关联较弱。这种移民选择的结果体现的建筑上,便是这种类型的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仍保留着始迁地的营造习惯与痕迹,如空间方位观念、上梁习俗等营造细节,明显呈现出与沿海移民线上相近,反而周边邻近地域关联度较弱的差异性。
第三类移民为始于明末,自福建汀州途径福建连城、永安、尤溪辗转到达浙西南山区从事蓝靛种植的客家移民,这其中伴随移民产生的沿途区域匠人的迁徙、驻留、交流乃至匠作传承,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对浙闽二地山区乡土建筑营造技术和形制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做出解释的,如看似山水阻隔的闽中尤溪、永安、三明地域为何同浙南龙泉、庆元等地的乡土营造技术之间看似偶然性的相似元素?均与历史上匠派的迁徙与交流有所关联。
与明清自闽入浙的移民线路相反,浙闽山区还有一类移民状况为1970年代以后因土地紧张,家境贫困而入闽谋生的浙南移民,他们在闽地扎根后,因根深蒂固的家庭居住模式与生活习惯,而建造故乡模式的普通民宅,这种民居同当地民居相较,明显成为“异类”,且因为文化弱势通常不会对当地民居产生影响。
四、结束语
纵观浙闽地域古代各个时期的移民动向,从东瓯国举国徙江淮间,到东晋北方士族南下绍兴、永嘉,到晋末卢循下海水居于闽粤港汊,至五代两宋河南固始一代移民经福建回潮浙南和北方移民直接进入浙南,以及明清自安徽、宁绍的卫戍移民和闽南的海商(盗)、番薯种植业移民进入浙南山区。浙闽地域的移民动向呈现出围绕江淮和福建地区,向两浙东路移民线上循环往复迁徙的现象,在浙闽各地乡土建筑特征分布中也体现出了这种移民动向的影响。
同时移民对本地乡土建筑的影响,也呈现出显著的偶然性、历时性、特异性特征,一个家族、一位匠人的移民与迁徙,可以影响一个村庄,乃至一个区域。尤其是强势经济与文化引领下,商贾巨擘斥巨资所建的大型宅第,既彰显经济实力又引领当地建筑风尚,成为乡土营造技艺传播涵化的重要载体。
今日浙闽地域的民系、语系分布与这一区域历史移民信息基本上是吻合的,在营造层面,尺系、手风、匠派分布又与语系、民系的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传统营造多以工匠间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语言相通、习惯相同的地域工匠间合作、交流也较为便利。传统建筑营造是以言传身授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实践活动,所以营造观念、营造工具、匠习手风、经验尺度等基本上都是依靠师徒口传身授。以营造尺为例,若师承派系相同,则用尺必然相同;若师承自不同派系,在合作过程中用尺自然也会逐渐趋于统一。相信以地域移民历史渊源探寻为纽带,在今天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缺乏可信历史记载和文献参考的背景下,探讨民系、语系与区域乡土建筑之间的对应关系,挖掘区域乡土建筑匠技传播线路与两浙东路移民线之间的关联影响,定能为区域乡土建筑匠作谱系的划定提供些许必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浈. 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与思路. 中国建筑研究室60周年纪念暨第十届传统民居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13.11
[2] 常青. 风土观与建筑本土化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纲要.时代建筑,2013(3)
[3] 林亦修.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 吴松弟,刘杰.浙江泰顺历史文化的国际考察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5] 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 杭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