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出入量管理对住院心衰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准出入量管理对住院心衰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宋佳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 分析准出入量管理对住院心衰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 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准出入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夜间利尿次数和住院时间以及出入量变化情况。结果 经比较,研究组的夜间利尿次数、住院时间和具体的对出入量改善情况,都优于参照组。结论 应用准出入量管理,对住院心衰患者进行干预,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准出入量管理;住院心衰患者;治疗效果

目前,要想保障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首先要平衡处理患者对液体的需求容量。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出入量方面还存在问题,这会降低临床治疗效果[1]。因此,需要准确记录住院心衰患者的液体加入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液体出入量,加强准出入量的管理力度, 保障住院心衰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8:15;年龄61-80岁,平均(71.85±2.32)岁。研究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为63-79岁,均值(72.71±2.25)岁。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进行常规管理,医护人员需要24小时观察住院心衰患者的实际情况,记录患者的出入液量情况,根据他们不同病情变化情况,实现保持出入量的平衡性,满足其在治疗中的要求,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2.2研究组

给予此组患者准出入量管理,相关操作内容为:(1)晨间需要提前制定患者的全面出入量计划方案,保持出入量的平衡性。同时,还需要估算全天入量,做好相关的记录,结合患者的生理需要量,进行有效管理。在此过程中,要结合他们的病情,适当加减入量,实现对出量的有效统计。在白天要干预患者的出入量,保持其在晚上有一个足够的休息,并且白天也要保持入量的合理性,让患者有一个充足的休息时间。

(2)当容量不足或者是过多时,需要及时对出入量进行调整,然后综合判断其血容量的充足性。但是,当前还没有统计标准,有时候患者血管舒张会表现为血容量减少,然而实际上他们体内已经出现组织液体多。当容量不足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等情况,严重情况下血压会不断降低,尿量减少。过多的时候,在诊断中会发现患者对腹部氧饱和度下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以前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掌握出入量的实际变化情况,然后做出合理判断,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

(3)注意对静脉液体的选择,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重视健康宣教工作。医护人员在对住院心衰患者的出入量进行管理时,需要提前统计其返室前后的出入量波动情况,观察患者在补液后的并发症,及时处理和预防,并且还要对他们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优化管理流程,从而预防住院心衰患者在补液中出现其他意外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出入量变化情况,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利尿次数和住院时间[2]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出入量情况

表1 两组的出入量情况对比[n(±s)]

组别

例数

术后第一天

术后第三天

入液量

出液量

入液量

出液量

研究组

33

1598.66±217.65

1531.25±170.24

1390.11±210.12

1385.11±463.21

参照组

33

1864.56±270.55

1350.17±320.13

1581.32±290.13

1180.54±263.53

t

/

4.399

2.869

3.066

2.205

P

/

0.000

0.006

0.003

0.03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利尿次数和住院时间

表2 两组夜间利尿次数和住院时间情况对比[n(±s)]

组别

例数

夜间利尿次数

住院时间

研究组

33

0.62±0.41

8.05±1.73

参照组

33

1.34±1.03

12.11±3.12

t

/

3.731

6.538

P

/

0.000

0.000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想时刻保持心衰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要注意血容量对有效控制,加强对心肾等重要器官的保护。一般情况下,要保障心衰患者在尿量满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减少液体的补充量,加强对出入量的严格控制,更加地促进组织间隙水肿的及时消解[3]。同时,如果容量过少,会导致组织低灌注的发生,当其过多时会引发心功能不全和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需要对心衰患者进行临床干预,通过对出入量的严格控制,保证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研究发现[4]

,在住院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准出入量管理措施,可以指导医护人员更加科学地调整液体的出入量,当液体失衡时对患者进行及时干预,避免其在治疗中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加强对心力衰竭的有效预防。同时,要重视管理中的“量”,也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对液体和晶体液的配比进行严格控制,优化其饮食结构,注意对水与其他营养物质的配比,掌握准出入量管理中的要点和难点,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强化临床治疗的效果。此外,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加强对利尿次数的严格控制,将出入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住院心衰患者进行准出入量管理干预,能够在改善患者各种临床指标的基础上,满足他们对液体的需求,保证补液的安全性,减少组织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温雅,游桂英,徐英,贺莉,田晓萌. 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包在心力衰竭患者易损期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6):122-125.

[2]王伟,赵小静,赵旭,王芳,王爱霞,金琳.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管理的循证实践[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4):1868-1874.

[3]郭亚文. 标准化专项护理管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9):1481-1482.

[4]赵旭,王伟,赵小静,历广招,金琳,杨丽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3):45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