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张云飞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 讨论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0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小儿发热患儿,分为A组(病毒感染)、B组(细菌感染)、C组(风湿性病症),每组各17名患儿。另外选取17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进行临床检验,将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得知,根据检测结果得知,A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1.4±0.1)mg/L与对照组(1.3±0.1)mg/L相比无差异(P>0.05);C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30.5±14.6)mg/L最高,其次是B组(25.4±4.1)mg/L,B组、C组血清C-反应蛋白均高于A组与对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WBC水平(5.2±2.1)109/L低于其他三组,但与C组(5.4±2.5)109/L、对照组(5.3±2.2)109/L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WBC水平(15.3±4.3)109/L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验,可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情况判定小儿发热病症,准确率较高。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清C-反应蛋白;WBC水平;小儿发热;诊断

发热属于一种常见临床症状,更是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如果儿童出现发热症状,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发热状态无法降温,可能对患儿脑神经造成损伤,因此需及时明确患儿的发热原因,并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1]。本文结合我院接治的部分患儿进行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0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小儿发热患儿,分为A组(病毒感染)、B组(细菌感染)、C组(风湿性病症),每组各17名患儿。另外选取17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A组中8名男患儿,9名女患儿,年龄4个月至12岁,平均(4.6±1.3)岁;B组中10名男患儿,7名女患儿,年龄5个月至12岁,平均(4.8±1.6)岁;C组中9名男患儿,8名女患儿,年龄5个月至13岁,平均(4.9±1.8)岁;对照组中7名男患儿,10名女患儿,年龄4个月至13岁,平均(5.0±1.4)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所有受检儿童均采集静脉血,并通过离心操作,对分离出的血清部分进行加经验。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并通过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分析WBC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百分比(%)代表计数数据,x2用于检验。测量数据表示为“±s”。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得知,A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1.4±0.1)mg/L与对照组(1.3±0.1)mg/L相比无差异(P>0.05);C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30.5±14.6)mg/L最高,其次是B组(25.4±4.1)mg/L,B组、C组血清C-反应蛋白均高于A组与对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WBC水平(5.2±2.1)109/L低于其他三组,但与C组(5.4±2.5)109/L、对照组(5.3±2.2)109/L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WBC水平(15.3±4.3)109/L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对比 (±s)

 组别   例数   血清C-反应蛋白(mg/L)   WBC水平(109/L)

A组    17        1.4±0.1               5.2±2.1

B组    17        25.4±4.1             15.3±4.3

C组    17        30.5±14.6             5.4±2.5

对照组   17        1.3±0.1               5.3±2.2

3讨论

发热症状属于临床疾病类型的一种症状,儿童发热后,通过实验室检查以及体征观察能够明确其疾病类型,但感染型疾病还需为患儿进行深入鉴别诊断,明确发病原因,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方案,避免发生治疗效果不理想等不良事件[2]。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这主要是由于采用病原体检测的方式需耗费大量时间,且检验精确度不足,如果医生在未对患儿发热原因进行明确前,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进行疾病判定为患儿用药,这就会导致患儿出现用药错误以及药效不良等现象,不利于患儿尽早康复[3]。根据检测结果得知,A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1.4±0.1)mg/L与对照组(1.3±0.1)mg/L相比无差异(P>0.05);C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30.5±14.6)mg/L最高,其次是B组(25.4±4.1)mg/L,B组、C组血清C-反应蛋白均高于A组与对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WBC水平(5.2±2.1)10

9/L低于其他三组,但与C组(5.4±2.5)109/L、对照组(5.3±2.2)109/L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WBC水平(15.3±4.3)109/L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检验,可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情况判定小儿发热病症,准确率较高。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宝玉,张学艳.血清C-反应蛋白、WBC、PCT检验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1(19):72-72.

[2]潘本凤,秦焕永,王俊华.白细胞计数检测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鉴别诊断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5):183-184.

[3]严佩强,费彩霞.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8):14-17.